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论文_韦春荣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论文_韦春荣

黔南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中作者对地域特征的概念及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探讨了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和应用,以供同行人士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更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因此,风景园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在地域特性上要多方面考虑,例如环境、气候、人文等,充分进行相关因素的开发和利用,使园林规划建设能与自然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一方水土一方园林,这句话值得每位园林工作者深思。

1、地域特征的概述

1.1地域特征的概念

所谓的地域特征,就是在某一地区的一些特征条件,例如当地的气候环境、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其因素主要包括人文和自然两种。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征,这就导致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尽相同。

1.2地域特征的主要内容

地域特征的不同将直接影响风景园林的建设,风景园林要充分的考虑当地地域的特征,在进行自然环境考虑的時候,要从当地的土质情况、气温、降水量大小等方面来进行考虑,确保园林中建设的树木能够很好的生存,其生长条件应该符合当地的气候。在考虑人文因素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习俗、历史等,避免造成当地人民的反感。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应考虑的自然环境因素

2.1气候

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而言,气候条件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不同的区域气候可能会不同,不同的气候种植的植物也不相同,如果不考虑这种情况,就可能会导致园林内植物的大面积死亡,从而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在我国北方种植榕树,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我国北方冬天天气寒冷干燥,不适合榕树的生长,其在北方栽植不能存活。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之前,要仔细查阅当地的气候情况,并根据气候情况来选择植物,不能为了美观而选择一些不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

2.2地质

不同的地方一般其土质也不相同,植物对于土质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果出现土质不符合植物生长的情况,就可能造成植物死亡。有些植物适合在沙土中生长,有些植物适合在粘土中生长,还有些植物适合在黑土中生长等。所以,这就要求设计者和建造者要对建设区域进行严格的土质检测分析,根据检测结果来选择植物,确保植物的存活率。

2.3植被

植被是人居环境建设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因子。由于植物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语汇,是体现风景园林学科生态属性的主要方面,是人居环境建设中活的因子,因此,地域植被特征对园林作品影响特别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搭配要科学合理,既要保证园林的美观性,又要保证其合理性,园林中的植物一是要多样化,使园林看起来不单调,乔木、灌木、草的搭配要合理,才有很好的美观性。二是园林植物的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即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切不可过多种植贵重树木,避免大面积死亡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4水文

水文因素对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能直接影响建造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当地水资源是否丰富对园林选择植物有很大的影响,当地水资源比较丰富,可以选择一些喜水树木;当地水资源比较匮乏,可以选择对水依赖较少的树木,切不可在水资源匮乏地区栽种喜水的树木,从而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民俗风情

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各种原因,每个民族,经过若干年演变和发展,总会形成一些特有的传统风俗习惯。这些习惯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出现,具有大规模的时空连续性、社会性、集体性、地域性等特征,主要通过语言文字及相关行为活动传播及传承后代。很大程度上给民族打上了特有标记,成为了十分有代表意义的地域人文特征形式。

2.6社会特征

相对于历史背景,该项更多的从社会现实功能角度来剖析地域人文特征。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产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情况都有所不同,人对社会的现实需求、社会对人的规范,也在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从而导致了地域人文特征呈现出社会性、时代性的一面。

3、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和应用

3.1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一个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因素、植被水文等因素不是单独存在的,这些自然因素往往产生错综复杂的联系。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每一个自然因素都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它们与人们生活产生的联系,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必须达到自然生态、园林艺术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和谐统一,使后期的规划建设更合理、更科学。

3.2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每个地区都有当地独特的文化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将当地的文化进行延续,是风景园林设计非常重要的—项指标。

3.2.1历史遗迹因素的影响及应用

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人类会在地域上留下种种遗迹,这些是长期以来人类活动与地域相互作用产生的印记,是地域人文特征中的一笔财富。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对这些因素加以合理地保留和利用,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使园林的规划设计与当地人文要素相融合,用园林进行演绎和表达人文含义。

3.2.2人文符号因素的影响及作用

在当代很多园林设计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因素的体现。譬如,在法国的富兰克林纪念馆的设计中,设计师把先前的旧居建筑当作人文符号,整个纪念馆的主体都是在地下。在外部,整个广场都采用了白色大理石,广场地面使用红砖,与先前的人文符号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通过这些特定景观的营造,简单而完美地勾勒出建筑灵魂,使整个建筑体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生活情趣。

3.2.3民俗风情因素的影响及应用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不同地域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在不同地域也形成了不同的民情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风俗同时得到了延续和传承,成为当地人文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当地进行开发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人文因素,特别是在园林这种艺术实体建造中,如果忽略了民情风俗就等于脱离了当地实际,犯了严重的错误,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之初,就要充分将民情因素融入到设计中。

3.2.4社会特征因素的影响及应用

在现今的园林规划和设计中,不同的风格和艺术形式使园林各不相同。当今的园林建设,是依托各个城市的基层基础建设,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各种社会特征,在设计和规划之初就将这些要素充分融入到设计中,园林的建设要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需求,绝不能只对一方面服务。所以,通观现代的园林建设,大多数都呈现出敞开、开放的特征,园林内部各种各样的场地,能满足城市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风景园林建设行业的发展,始终都坚持的一条,准则就是公益,服务群众,这就要求设计者和建造者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会特征因素,紧密地跟着时代发展步伐,不断优化设计思路,改善管理方法,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园林建造工程中,提升我国园林建造水平。

4、结束语

地域特征是当地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的双重性体验,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能够引导设计师对园林设计中地域特征因素的综合分析,实现城市景观建设综合性发展,增强风景园林设计的人文情怀和地域特征,促进城市建设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中国汉传佛教山地寺庙的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2]王乾宏.结合生态学思想探析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梁月桂.试分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

论文作者:韦春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论文_韦春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