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论文_范文彬

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论文_范文彬

天津振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130

摘要: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消除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水害和利用、开发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投入很大。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水利工程项目中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指明,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与预防措施,确保水利施工安全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隐患;解决方法

1水利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1.1自然环境所引发的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施工场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这时如果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会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举例来说,一些中小型的水电站,大部分都修建在山区或者峡谷低带,由于地势险要、地形崎岖,如果遇到阴雨连连的天气,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势必就会对水利工程项目或施工人员安全构成威胁。如果当时没有安全问题的出现,以后也会对工程的进度产生影响,给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埋下隐患。相对于在施工期间出现的短时间的暴雨或特大暴雨,由于雨量过大就会引发河流的水量和流速暴涨,这一定就会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一些不安全的环境因素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再比如,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遇到旱季或雨季,江河湖泊也会因此出现潮汐、凌汛等各种复杂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在水利施工中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从而进行施工。气象、土壤、水文等不利的条件也是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的一些影响因素。

1.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施工对施工方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还存在施工技术和操作工艺较为复杂的特点,并且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客观因素的限制,需要运用到复杂的施工技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过程的操作难度,增加了安全隐患。水利工程施工必须要重视质量问题,质量是工程的核心和灵魂,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南方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中,某些领导信誓旦旦的保证堤坝不会有问题,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但是,当洪峰来时,堤坝出现溃坝现象,直接威胁了下游人们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事后发现堤坝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1.3水利工程现场控制难度较大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与其他工程施工不同,其他工程施工可以通过设立工程施工区域,利用工程建材,栏杆、设置门岗等行为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但是水利工程现场不同,水利工程现场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工程施工现场地点多,分布较为分散,除了重要领域,重要物品采用集中式管理以外,其他东西往往会直接放置在施工现场,因此带来施工建材管理困难。同时,这种开放式作业方式也会因为管理难度大,外部人员易进入而造成人员安全事故,其责任认定和管理难度较大。

2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解决方案

2.1树立安全管理观念,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企业必须建立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具体包括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立安全控制目标,从而为每一道工序构筑安全屏障。其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措施计划制度、安全例会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确保制度化良性循环,形成“有人决策、有人协调、有人督查、有人落实”的工作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动态监管,确保施工过程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队伍安全操作水平

当前我国建筑业安全事故頻现,与施工人员素质低下关联至深。据估计,在建筑业接受过两周以上正规培训的农民工不到2%。要想真正提高安全施工水平,水利施工企业就必须严格执行新《安全生产法》的各项规定,建立人员安全培训体系,实施三级安全教育,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操作能力。特别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危险源防范培训,提高警觉性和应急操作能力,使他们正确能够面对各种危险状况;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验评估,对施工人员开展应急演练,完善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制度。当前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企业要加强培训和学习,使工人能够正确掌握使用方法,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水平。

2.3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水利施工现场非常复杂,各种工序、作业、设备交叉,而且随时处于运动的状态。施工企业必须规范现场管理,施工前详细勘察场地的地形、地物、地貌等,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根据项目特点、人员安排、工艺难度等确定安全技术交底的层次,使作业人员明确施工方法、操作规程、施工要求等,特别需要清楚安全隐患、危险源、紧急救援措施等,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标化”。水利施工机械设备较多且复杂,项目部要定期维护保养机械设备,每次使用结束都要检查,避免带病作业或过度使用。并且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控,重点关注现浇混凝土、基坑支护、土方开挖、降水工程、起重吊装等安全隐患点,并进行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然后制定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和事故预案应急措施。

2.4要注意制度保障工作

完善的施工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一是,良好的施工制度对施工操作技术有着硬性规定和衡量的标准。硬性规定和衡量的标准的统一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流程和工艺,找出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要点,及时发现项目施工过程中与操作规定不同的地方,并通过正常的沟通渠道做好上级沟通工作,有利于及时做好施工工艺的变更,保障水利施工质量安全。二是,良好的施工制度必然具有系统化,可量化,可操作性特征。完善的施工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施工制度必须本身保障系统化,可量化,可操作性。否则再好的制度只能是挂在墙上的摆设,成为上级监管和企业的花瓶,中看不中用。三是,良好的施工制度应该具有自我修改功能。施工制度和规定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具体水利工程项目的不同,在细则方面做好修改工作,因此良好的施工制度应该具有自我修改功能,可以通过良好的上下沟通工作实现这一点。

2.5做好材料检测工作

使用合格的材料是水利工程施工安全基础。因此必须要做好材料检测工作。一是,要做好材料供应商挑选工作。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土方的要求可以实现就地取材,但是其他,包括水泥、钢材等就需要专业的挑选。目前,水泥、钢材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严重现实,市场低质量的建材较多,高质量建材较少。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关系到众多人们群众的利益,具有公共利益性质,因此,在施工时,必须要坚持使用高质量的建材,选择具有正规资质,实力雄厚,有行业信誉的供货商。二是,要做好材料检测工作。选择具有正规资质,实力雄厚,有行业信誉的供货商并不意味着建材的合格。由于采购建材具有较高的利润,市场风险较大,部分采购人员通过偷梁换柱形式,以次充好,用劣质材料顶替优质材料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做好材料的抽查,检测工作,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找到问题根源,并解决问题。三是,材料采购与检测分开。

结论

在施工中一定要将安全放在首位,绝不能够不顾生命安危抢进度、抓工期,更不能够减低安全投入谈成本、谈效益。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处理和排查,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做好事前准备,和安全隐患发生时的立即响应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水利工程事故率,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炳英.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J].环球人文地理,2014(12):86.

[2]徐晓东.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农技服务,2015(06):211.

论文作者:范文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论文_范文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