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策略分析
戚缤予
(北京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北京 100101)
摘 要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新闻媒介的进步和多样化,为人们接收新的信息提供了更多便利,新的媒介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影像等信息内容转换为数字信号,促进新闻传递和共享,实现媒介信息的融合。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也不断实现创新,传统的媒介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更加具备快捷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传播策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人们接收新闻内容提供了更多便利,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途径的单一性,利用先进的媒介传播技术,人们可以及时获取信息,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可以做到快速接收信息并及时进行信息传播,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内容要加快传播,只有强化自身认识,调整完善传播策略,与时俱进,实现新闻媒介传播的长远发展。
一、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多媒体性
信息技术、广播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旧媒体之间相互融合,为信息内容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新旧媒体的相互融合下,信息内容也呈现了新的姿态,信息生产过程中,利用高科技技术对信息进行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的呈现,传播方式也出现了不同。在传统新闻传播媒介中,单一的传播途径难免会出现新闻趋同化、内容娱乐化的倾向,为了迎合收视率,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导致新闻视野过窄,同时针对突发性新闻的应对也缺乏一定的能力,影响新闻的时效性,并且在新闻报道中难免带有主观性,使得新闻对民众的吸引力降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和新闻内容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二)技术性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体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技术性。媒介融合背景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成为新闻传播的技术保障,新闻传播越来越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设备,只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作为保障的新闻传播和媒介,才能达到新闻快速和广泛传播的目的[1]。媒介融合背景下,新旧媒体融合可以有效提高新闻传播的即时性,将新媒体技术充分参与到传统媒体新闻制作和传播中去,利用视频等方式,促进新闻内容的多样化,有利于新闻内容的传播。
(三)系统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旧媒介之间相互融合,彼此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融合后的媒体会更加呈现系统性特点。在新闻传播中实现由传统的权威性媒体进行广泛报道,由新媒体进行细节报道和实时报道,新闻传播更加呈现系统化的特征。在传统媒介背景下,受众只能单向接收信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旧媒体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利用二者的优势,填补二者在新闻传播上劣势,并实现新闻传播的系统化和专业化,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
(四)互动性
媒介融合背景下,观众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自己所关心的新闻内容进行互动,通过手机客户端、网络平台等等实时关注新闻事件进展,并进行即时互动,发表自己的意见[2]。互动性将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发展趋势,新闻传播的广泛性离不开新闻即时互动。传统媒介缓解一般没有条件去关注观众的反馈,或者观众的反馈较慢,在新闻传播中缺乏民众对新闻内容的意见和看法,大部分新闻传播媒介缺乏民意反映的平台和渠道,部分新闻关注度不够,都会影响到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件的影响力。
学术本来是一个崇高的名词,但由于各种原因,学术论文现在成为“抄袭”和“作假”的代名词,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学术期刊编辑部有责任和义务对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作层层把关,防范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的发表。
(五)介质性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内容和媒介会更加呈现一种多样性特点,多种媒介的参与使得新闻传播会是一种全介质的传播,新闻传播既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可以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利用多种介质实现新闻的广泛传播。
(六)私人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获取和传播新闻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从而提升新闻价值,在互联网技术保障下,新闻报道可以更加全面,并及时进行下一步的报道,提高新闻内容的关注度。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效应
(一)长尾效应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要提升传播速度,就要重视新闻内容,内容的多样化是新闻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稳步发展、吸引观众的基础和前提。受传统的传播方式和媒介的限制,媒体在获取新闻内容时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媒介多样化的今天,新闻传播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新闻媒介,及时获得第一手资料,使得新闻内容更加及时、真实。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各种媒介收集和整理新闻信息,使得新闻内容更加全面具体,满足新闻内容多样性的需求,减少传统的新闻背景下的新闻重复的问题[5]。新闻传播中,传统的传播媒介比如电视、报纸、广播等更加侧重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官方微博和微信等传播内容上更加趋近于细节报道,可以使民众获得更加全面的新闻内容。
学生党员对公寓三亮,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所有党员预备党员公寓统一挂牌,亮明党员身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承诺在宿舍做好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党员参与“党在心中”、“党员模范,传递信念”、“诚信考试,党员先行”等活动,使学生党员真正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叠加效应
按照“两票制”相关规定,药品批发企业开具的销售发票项目要填写齐全,《应税劳务清单》不被认可。因发票“备注”栏空间有限,企业每张发票一般只能开具1至3个品种,发出的一批货物一般需开具多张发票,空白发票本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因税务部门对空白发票本的领用量有一定限制,全面执行“两票制”后,有可能会造成企业空白发票短缺,发票无法随货同行,从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发货。
(三)窗口效应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大量应用,使得个人也可以进行新闻内容的相关设置,因此新闻传播又具有私人化的需求特点。在新媒体平台上,比如网络、手机新闻APP等,可以根据用户平时的使用习惯,推送相应的新闻内容,比如生活、财经、国际等等板块,提高用户的阅读效率,同时促进新闻内容的传播。
媒介融合背景下叠加效应是利用多种媒介,有效融合各种媒介和传递方式,提高新闻的覆盖面,使其更加具体而广泛,提高新闻的影响力,比如在夏季一些自然灾害报道中,在传统的电视媒体、广播等媒介对自然灾害的广泛报道外,也可以在微博公众号和论坛上对自然灾害报道详细和具体地进行报道,群众可以对事件进行了解,提高新闻的影响力,扩展新闻的影响区域,最大程度上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
(四)波纹效应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相似的新闻内容也会被不断提起,在众多媒介影响下,相似新闻都加快传播速度,人们也会去了解新闻报道,对新闻内容更加深入地进行探讨,促进媒介融合渠道的多样化,也提升了新闻的影响力和覆盖面[4]。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策略
(一)新闻内容需要更加多样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会产生长尾效应,由于大多数的传播媒介仍然采取传统的传播方式,比如电视、广播等等,其余的传播媒介大多为网络媒体,新媒体发展时间短,市场占据的份额较小,但是发展速度快,在新闻行业逐渐占据了长尾区域,传统媒体也逐渐向新媒体方向扩展,比如在微博平台经营自己的公众号等等,运用网络媒体的力量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提升媒介融合的发展空间[3]。
(二)注重新闻媒介的新旧交融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新闻传播,需要将新旧媒体进行有效结合,通过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保证新闻核心内容的真实性,利用新媒体来加快传播速度,获得第一手资料,拓宽新闻传播范围,并从中更新新闻资料和信息,将观众引导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增加用户与新闻媒体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吸引大众对于新闻内容的关注度,提升对新媒体的认可度,为新闻传播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6]。
(三)注重新闻的层级开发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要打破传统媒介束缚,不断改进,向层级开发靠拢,进行多种媒介的融合,深入挖掘新闻内容和资讯,对新闻内容进行全方位报道,体现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将传统媒体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来表达的内容通过新媒体支持,利用影音和视频表达出来,还可以在网络中与网友进行互动,对人们对新闻内容的看法进行深入挖掘和报道,满足公众的互动需求,也可以深入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提升新闻质量。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要多利用各个媒介的优势将新闻内容完美地呈现出来,利用各个媒体的特点,做好分工合作,将不同的工作分给不同的媒介,从而发挥各个媒介的优势,将单一化的内容生产模式演变为全媒体生产模式。
四、结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媒介影响会产生多种效应,对新闻的内容和媒介多样性有所深化,新旧媒体实际上的融合可以通过从信息的开发和制作,使得新闻传播覆盖面不断拓宽,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新闻传播速度在不断加快。
交际情境的创设是交际的首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充满乐趣的事物或情节,孩子们往往有很大的兴趣,并乐于参与。因此,我们可以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参考文献 :
[1]贾艺宁.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14):18-19.
[2]杨之汀.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24).
[3]舒龙.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23):30-31.
[4]周静漪.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7(21):12-13.
[5]裴艺蒙.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8.
[6]苏莞荃,王冰,赵井元.基于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研究[J].中国报业,2017(23):58-59.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18-0036-02
作者简介 :戚缤予,女,汉族,辽宁凌源人。研究方向:新闻学、新媒体传播。
标签:媒介融合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传播策略论文; 北京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