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转换:一个伪问题_社会再生产论文

价值转形:一个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自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之后,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的经济学家(张忠任,2004;白暴力,2006)。近年来的研究包括:Saad-Filho(1997)通过描述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百分比同部门利润率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利润的平均化过程,从而说明“两个总量”可以相等;Kliman与Meglone(1999)提出在价值体系和生产价格体系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从而把两个体系变成一个体系。我国学者较为著名的观点有:张忠任(2001)、白暴力(2006)、丁堡骏(1995)、岳宏志和寇雅玲(2005)、朱奎(2004)等。各种答案层出不穷,却没有公认的成功。

传统上,所谓“价值转形”问题,就是要求在利润平均化之后,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以及生产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简称“两个总量相等”),尽管每一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不再等于它的剩余价值,特别是,每一部门的单位生产价格不再等于它的单位价值。然而,本文却证明:在满足两个总量相等以及某些相当宽松的技术假定条件下,每一部门的单位生产价格与单位价值总是相等的;反之,如果每一部门的单位生产价格与单位价值不相等,则整个经济的生产价格总量与价值总量也不会相等。因此,如果说有所谓的价值转形,则每一部门的价值都只是转形为在数量上与自己完全相等的生产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形不过是一种“假转形”,或者不如说,价值转形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①本文关于技术的假定主要包括两项:第一,生产的技术不变;②第二,生产的技术矩阵行列式不等于零。③

二、简单再生产

为了说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我们先来讨论整个经济只划分为两大部类的简单模型,然后再分析两大部类细分为多个部门的更加一般的情况。

1.价值体系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的基本理论可用如下模型概括:

在该模型中,第一个等式描述了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的行为:它使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了一个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生产资料价值——分别是第Ⅰ部类生产时消耗掉的第Ⅰ和第Ⅱ部类的产品价值。第二个等式描述了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的行为:它使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了一个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消费资料价值——分别是第Ⅱ部类生产时消耗掉的第Ⅰ和第Ⅱ部类的产品价值。

于是,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构成模型可以变换为如下等价的、但明确包括技术关系在内的价值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面的等式中,各个系数尽管出现在以价值表示的关系之中,但实际上,却是由实物量的比率决定的,因而,反映的是两大部类之间的技术关系。④

为了使生产能够按照原有的规模持续下去,即进行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是: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即:

根据比例关系进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可进一步把社会总产品构成的价值体系转换为如下的联立方程组:

2.生产价格体系

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构成模型是建立在价值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由它推导出来的是所谓的价值体系。

它们分别代表第i个部门消耗掉的来自第一和第二部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简单再生产要求三个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并按照这些比例关系进行相互交换。为看得更加清楚,我们用下划线标出了所有需要参与部门之间交换的项目,并在需要相互交换的项目下标上了相同的数字。

仿照对两部类经济的讨论,通过引入投入系数,同样可以把三部门经济的社会总产品构成模型变换为如下等价的、但明确包括技术关系在内的价值体系:

相应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为:

三、扩大再生产

每一部门的单位生产价格和单位价值恒相等的结论不仅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成立,而且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也成立。和讨论简单再生产一样,我们下面的分析也从相对简单的两部类经济开始。

1.两部类经济

如前所说,关于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体系可以写成:

于是得到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经济价值体系的实物结构方程:

3.一般情况

根据三部门经济价值体系和生产价格体系的实物结构方程,不难推断相应的n(n>3)部门经济价值体系和生产价格体系的实物结构方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三部门经济价值体系和生产价格体系的实物结构方程可以直接扩展成n部门经济价值体系和生产价格体系的实物结构方程:

由此得到结论: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只要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以及生产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则在技术不变和技术矩阵行列式不等于零的条件下,每一部门的单位生产价格和单位价值就总是相等。这就说明,所谓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形是一种“假转形”,或者说,价值转形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

注释:

①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否定的只是以“两个总量相等”为基础的价值转形问题。

②在局限于讨论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时,显然没有必要考虑技术变化的影响。

③实际上,经济上合理的技术矩阵行列式都不等于零。此外,按照劳动价值论,它也不能等于零。否则,价值就是不确定的。

④本文关于技术不变的假定就是指这些技术系数不因计量单位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⑤允许部分的技术系数等于零。

标签:;  ;  ;  

价值转换:一个伪问题_社会再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