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在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隧道工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显得越发重要。但是隧道工程施工工作面小,施工工艺复杂,危险性较大,施工管控不到位,极易发生隧道坍塌事故,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隧道施工前的监控量测,以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施工建设不出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顺利完工并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隧道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浅谈;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导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与日俱进,在这种形势下,公路等基础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隧道工程做为公路施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因此得以愈加重要。但是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工作面小,施工工艺复杂,危险性较大,施工管控不到位,极易发生隧道坍塌事故,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隧道施工前的监控量测,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提前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且施工中对施工质量严加控制,以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施工建设不出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顺利完工并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1隧道工程施工所具备的特点
1.1隐蔽性
隧道工程属于是隐蔽性的工程,隧道工程施工也必然带有隐蔽性的特点。施工中,往往可视面只有一个,其他的施工都是隐蔽性的,这就必然会存在很多难以预见的状况。即便工程施工中留下隐患,也难以及时发现,也无法做出判断。
1.2动态性
隧道工程所在环境往往地址环境复杂而多变,施工中,这种变化必然会产生各种偶然因素,导致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相符合。这就说明,对隧道工程进行设计,不仅要进行施工现场勘察,还要对当地的围岩状况充分了解,以使得隧道设计具有动态性,以便于施工现场条件产生变化时便于对初始设计进行修改。
1.3风险性
隧道工程施工所在区域往往环境条件恶劣,多数的施工都是在山洞中或者在地下展开的。即便是在同一个环境空间中展开作业,也会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包括掘进技术、支护技术以及通风技术等等,都要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保证各个施工环节之间密切相连,这就必然会使施工环境局促,而且不同的施工技术之间相互干扰,其中必然会存在风险因素。另外,隧道施工中,恶劣的环境条件对施工人员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还会造成生理问题。特别是隧道施工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多变,缺乏稳定性就必然会存在风险,使得隧道施工中随时都有危险事故产生。
2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2.1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这么几个环节:在对于洞口施工设计的层面上,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将其和附近的工程施工进行统筹安排,这样的话能够很好的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程完成的时间;与此同时,还应当尽可能的避免寒冷季节和雨季;在对于隧道的洞口施工之前,我们应当尽可能的保证仰坡以及边坡的稳定性,还应当在第一时间处理危险的石头;与此同时,还应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开展监督以及预防工作;在雨季即将到来之前,我们应当及时做好隧道周边排水系统的修建工程;最大程度利用现场的环境,比如说在仰坡的坡面做好防护的工作,这样可以很好的保证隧道的洞口位于稳定状态之下;在隧道开挖的时候我们要今早的进入山洞,这样可以很好的杜绝高边坡的状态;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当的减少施工对于山体的损坏,进而杜绝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隧道的明洞以及洞门的施工要点
在整个隧道工程项目中,隧道的洞门以及明洞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就这两项施工环节来说,其本身存在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点。对于隧道明洞的施工来说,一定要严格的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来工作。第一步应该完善底层的加固处理,接着可以适当地采取分层开挖的手段进行施工,同时还应当设定好相应的支护措施。举例来说,可以采用植草、格宾网等形式来确保仰坡的稳定性能。只有基于上述的工作我们才能够开展明洞的施工,然而在对于明洞的侧壁进行施工的时候,我们务必要保证地基的稳定性,这可以说是整个项目安全生产的基础。
2.3隧道开挖施工技术的管理要点
隧道的开采工作可以说是整个隧道施工项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对于隧道开采之前我们应当采用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围岩存在有自我承接的能力,而在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之后我们才能够进行隧道开挖工作。结合过去研究可以发现,隧道开挖的技术大部分应用的是预裂爆破的技术、光面爆破的技术以及非爆破机械辅助开挖的手段。就隧道开挖的整体角度来说,不同的部位我们应当采用不同的技术来实施。
2.4采用科技手段推动隧道工程技术的管理
无论是在什么年代,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采用科技的手段推进我国隧道工程技术生产的工作,这样能够很好的改进项目工程。在实际的隧道工程项目中,可以适当的应用信息技术为隧道工程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智能化的方法;与此同时,还可以针对隧道工程领域中的关键性、基础性,以及管理层面上的难题,进而采取科技的手段予以解决。除此之外,我国应当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新材料、新技术,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进而增强我国隧道工程技术中的科技成分。
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3.1隧道支护质量控制
按设计要求开挖隧道后尽快施作围岩支护体系。要控制喷射混凝土的质量,首先做好水泥、砂等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然后试验检测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检验混凝土与围岩是否粘结牢固,回弹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重点进行围岩变形和粉尘的控制,以减小荷载并发挥其承载能力。除浇筑时同期制作混凝土试块外,可直接凿取支护结构上混凝土块进行强度检测。对于锚喷支护,可制作锚杆试件,对照质量标准采用劈裂法检验锚杆的材料质量及其弹性、粗糙度、延展性和抗拉强度。或直接将装有拉杆的加力板提起埋设在围岩岩面上检验锚杆的尺寸和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也可采用千斤顶进行逐级加载检测锚杆拉拔力、注浆是否饱满。目前,采用超声波探测技术检测锚杆长度逐渐适用起来。
3.2隧道防水系统质量控制
公路隧道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排水条件,因而对防水材料的长度、宽度、厚度都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当前大多数公路隧道工程都是将高分子防水卷材铺装在两层衬砌之间形成防水层,这样的防排水系统低温柔性好,而且耐酸碱腐蚀、耐老化,服务年限比较长。排水盲管应该沿隧道壁环向、纵向、横向敷设。敷管前需要对照设计要求对试件进行合理裁剪,将渗水引排至纵向排水管集中排出。目前业界尚缺少一套严谨规范的防排水系统的质量检测评定方法和操作标准,只能在实际施工中按设计要求控制接头宽度,确保接头连接牢固,接头强度应该与同质材料一致。另外,就是先检测防水材料的原材料质量和施工悬挂质量和松紧度,不能出现褶皱、孔洞、鼓包等现象。
3.3隧道衬砌质量控制
在施工二次衬砌以前,要确定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同时考虑与掌子面的间距问题,适度紧跟开挖进度,满足安全间距的要求。浇筑前,检查二衬模板堵头板的密实与否,止水带是否居中紧贴,是有效减少漏浆、错台的关键,有利于提高二衬的外观质量。尽可能的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确保浇筑工作的连续性,减少施工缝的形成。在浇筑只拱顶时,及时对拱顶导管处进行补浆,减少拱顶空洞的形成,提高二衬质量。
结语
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使用性能始终关系着的整体通车水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企业需要针对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强化与提升,保证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与先进程度,同时不断强化质量控制的落实效果,如此可以促进隧道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岳诚东.隧道工程施工塌方风险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宋杰.隧道施工不良地质三维地震波超前探测方法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6.
论文作者:安,峰,徐百成,王海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隧道论文; 工程论文; 围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技术论文; 要点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