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依附根--於梨华与留学生文学_文学论文

绿叶依附根--於梨华与留学生文学_文学论文

绿叶对根的眷恋——於梨华与留学生文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绿叶论文,留学生论文,文学论文,於梨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1999)06—0104—04

作为华人女性文学家,於梨华的名字是和“留学生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五六十年代起,於梨华就以自己的《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等长篇以及一批中短篇小说而享誉台湾文坛,她的部分作品被列为大学教材及留学生的必读书,她的名字也被载入了当代文学史。七八十年代,她又连续创作并出版了《傅家的儿女们》《会场现形记》《三人行》等一批以留学生和海外学者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在这些小说中,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生动地叙述了身居海外的学者和留学生们的种种遭遇,他们的思想与生活,事业与追求,成功与失败等等,从而赢得了大批读者,因此被誉为台湾“留学生文学的鼻祖”。著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过,“在台、港留学生的书架上常常看到於梨华的小说”。可见她的作品是深受他们喜爱的。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於梨华多次回到祖国,她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新中国的女性》《美国来信》等作品和书信,她的著作逐渐在国内广为流传,多家出版社出版了有关她的书,许多学者开始对她的作品进行了研究。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和世界各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渐,我国的留学生开始一批批走出国门,学习科学技术,学习政治经济,寻求真理,寻求救国之路。一个半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留学生的思想、行为无不打上各自时代的烙印。在他们当中,一些人开始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写下来。被人称之为近代“留学生鼻祖”的容闳,1847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就曾写有《西学东渐记》,记叙了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这是一部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著作。

真正意义上的留学生长篇小说应从向恺然创作的《留东外史》算起,这是一部白话社会小说,长达十集一百六十章,书中以官费留日学生周撰为主要人物,通过他的一系列活动,在社会大背景下揭露了民国初年在日本的一些留学生和流亡政客的丑恶行径,具有不可忽视的认识价值,颇受读者欢迎。此后以留学生为题材的比较重要的作品是苏雪林创作的《棘心》,书中以十五岁的女学生醒秋为主角,描写了她离家前往法国里昂的法外大学留学的经历。这两部长篇小说,前者实际上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余绪,作品侧重于暴露当时社会的弊端,谴责某些人的丑恶行径。后者的创作意图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的,“目的是要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烦恼、苦闷、祈求和愿望的状况”。此书十余年间曾连续印行10版之多,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除长篇小说外,二十年代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曾写过《藤野先生》,郁达夫写有《沉沦》,这两篇作品都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留日学生的精神状况,描述了由于国家的贫弱,而使留学生在国外抬不起头来。《藤野先生》中的那位因不愿看到愚昧的国民而决心弃医从文的留学生,《沉沦》中孤独、颓废的“我”,都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出那个时代留学生的悲凉心态。当然,近代以来描写留学生的作品远不止这些,这里所写的只是部分早期留学生文学创作的概况。

从上述可知,在我国文学界,留学生文学创作已有较长的历史,也出现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作品。正是基于此,我们说留学生文学创作并非始于於梨华。然而,於梨华对我国留学生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是有其独特的贡献的。这是因为:一、尽管在於梨华之前,已有一些留学生文学作品出现,但毕竟在当时文坛上并不显眼,没能引起太大的反响,而且作品数量也很有限。而於梨华却在几十年间一直从事这一题材的创作,写出了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反响的作品,她和白先勇等一批作家,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留美学人的生活、思想、心态等,使“留学生文学”的创作成为当代华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也正是在她(他)们的辛勤耕耘下,华人文学中才有了“留学生文学”这一独特的称呼。二、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本世纪初的留学生文学作品,其着眼点并不注重于反映留学生特殊的境遇和问题,只是从留学生的经历来揭露中国社会问题,以及表现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的。而於梨华的作品,却紧紧关注着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描述他们在异乡的土地上,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人生道路的选择时所处的一种两难境地,他们那种拼搏后的失落,奋争后的无奈,无不引发读者的思考。三、於梨华的作品其最为感人的是她作品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寻根意识。寻根意识并非中国文学特有的现象,在世界的文学史上就有美国的非洲裔黑人、欧洲移民后AI写作的寻根作品。当然,生于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华人的寻根意识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对于这个问题,於梨华显然是作了一番认真的思考的。她通过自己的作品,通过作品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对这个问题作了认真的探讨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正是她的作品的可贵之处。下面,我想集中就这一问题,通过对她的三部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和《三人行》,来分析於梨华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於梨华“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曾获台湾年度文学奖。作品以主人公牟天磊从美国回到台湾,对眼前一景一物、一言一行的触景生情的回忆、想象和思索,把自己数十年间,从祖国大陆到台湾、到美国、又回到台湾的经历、感受,交融在自己主观的意识流中的,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再现出在中西两种文化的夹击中海外学子学成业就后价值取向上的迷惘以及无法找到最后归宿的心灵历程,深刻地体现了“无根”的时代苦闷。

牟是在传统文化的薰陶下长大的,当六十年代赴美留学之风盛行于台湾时,大学毕业后他随波逐流地到了美国留学。在美国苦熬了十年,虽然得到了“新闻博士”的文凭,也找到了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却始终无法摆脱一种惆怅与迷惘的孤寂心态,无法将自己融入到美国的文化意识中去。他曾发出“我是一个岛,岛上尽是沙,每颗沙都是寂寞”的悲音。当他怀着孤寂无寄的心情,为寻找人生的归宿回台湾时,却发现盲目崇尚西方的表象随处可见,让他“觉得自己仍是一个客人,并不属于这个地方”。一种缺失文化归属感的失落心绪,导致在他的潜意识里台湾并非是故乡。而面对隔海眺望的大陆,“祖国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想起来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哀伤又欢喜的乡思的一种凌空的梦境”。他曾在一次联欢会上含着眼泪,悲切地唱了一首名为《故乡》的歌。他的故乡在大陆,大陆代表着祖国,虽然一海相隔,并由于两岸的“对恃”无法沟通,以致产生误解,但却始终无法摆脱他对祖国思渴的向往之情。正是这种思渴与向往之情,让他倍感自己的生命之根似有若无。

在牟天磊的精神气质中所反映的,首先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在张扬“个性”的文化面前,所陷入的一种深深的困惑,以及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痛苦。其次身为炎黄子孙,他却无法与有着同样文化底蕴的祖国大陆亲合、沟通,从而导致的心灵上的失落感!

牟被公认为是“无根的一代”的典型。正如作者所说,“书中牟天磊的经验,也是我的,也是其他许许多多年轻人的,他的‘无根’的感觉,更是他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共同感受的”。在牟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有家难归,有国难投,无根飘泊的悲凉。这种“无根”的困扰和痛苦,正是六十年代青年留美学人共同的精神压抑症。

作家於梨华本人是五十年代赴美的留学生,她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探索中,找到了海外学人的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这种根源不是别的,正是由于远离祖国,寄身异域,无根飘泊。她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使她割不断对祖国和同胞和深情怀念。她把自己和整个“无根”一代的悲苦,熔铸在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里,使整部作品弥漫着无根寂寞、飘泊无寄的时代苦闷。而在她以后的作品中,又从“无根”引发出“寻根”、“归根”的情思。

《傅家的儿女们》是於梨华七十年代的作品,作者的本意是要通过“傅家的儿女们”来表现“六十年代末期旅美留学生中最颓废也是最现实的一群”(於梨华《前言,也是后语——序“傅家的儿女们”》)。当作者写到一大半时,她有机会回到祖国大陆访问,看到了一个新的中国、新的世界。她以一颗海外华人作家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并以其特有的创作敏感,捕捉到海外学人对祖国的关切与眷恋之情,并将这种情感融入到作品的后半部,塑造了几位更有独立意志的青年人,在他们身上表现的不再是“无根”的苦闷与彷徨,而是一种民族忧患意识的涌动,“寻根”意识的觉醒。

傅家的儿女们几乎个个都是被家长胁迫出国留学的。在父亲的迫使下,他们一个个走上了艰难的留学之路,开始了在东西方文化撞击的两难境地上求生存。

由于作家的视野扩大,思路开拓,作品生动地刻画出傅家儿女们的思想观念分野,精神状态各异的表现。他们的身上不再只是“牟天磊式”的迷惘、无所归属的失落情绪。作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以傅家儿女为代表的不同类型留学生的心态。以大女儿傅如曼、大儿子傅如杰为代表的留美学生,在他们颠沛、失意的留学生涯中,内心也常常因思念故国家园、亲情乡情而阵阵隐痛;当人生理想失落时,他们既无力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又无法认同西方竞争社会中完全个性主义的人生方式,因此懊悔出国,但又碍于面子,不得不继续留在异国他乡梳理自己受伤的羽毛。无论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与否,但在精神上他们总是孤寂的、空虚的,甘心扮演人生悲剧的角色。

小儿子傅如华、小女儿傅如玉为代表的台湾青年未来归宿的描述,显示了作家新的创作视角,傅如华在台湾留美热潮的反思自审中,有着可贵的独立意志,意识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振兴台湾与祖国强盛密切相关,因此勇敢地宣称自己决不去美国留学。小妹傅如玉不仅支持傅如华的选择,还表示将来要和未婚夫李泰拓一起去大陆。这种叛逆的行为,表明新一代台湾青年,做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整体意识的觉醒。李泰拓这一人物的刻画,尽管笔墨不多,却是作者创作“寻根”、“回归”意识觉醒的关键人物。他在侨居国及留美期间,接触了较多对祖国客观的报道,对祖国没有那么多的误解和隔膜;作为一个华人,他觉得还是站在自己故乡的土地上更踏实,为祖国效力更有意义,因此他打算完成学业后,“要回国去做事”。虽然他的愿望还未成为现实,但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寻根”回归的欲望。作者在作品的序中写道:“除了要写一个由中国大陆到台湾到美国的留学生的心态之外,还要寻找他们以一个中国人立场作出发点的心态”。显然,李泰拓形象就是作家“以一个中国人立场作出发点”创造出来的,作家思想的回归和艺术形象的“寻根”回归是同步进行的,它代表作家创作的一个新起点的到来。

《傅家的儿女们》是作者创作的一个过渡带,它将以此告别充满感伤情怀的“失根的一代”,继之迎来的是充满坚定信念的“觉醒的一代”、“归根的一代”。这正是作家紧扣时代脉搏,对同一题材创作上的又一次升华。

七十年代后期,国家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经回大陆观光的於梨华又创作了中篇小说《三人行》。在这部作品中,“觉醒的一代”已付诸行动,开始了艰难的回归历程。几位在美国已有成就的学者,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寻找自己的“根”,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对根进行回报”。

小傅是一位“超博士”,当他第一次回国观光,就诚恳地提出要留下来工作,态度坚决,并且谢绝任何优厚的待遇;黄胖、婉明夫妇,不惜放弃芝加哥大学的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国定居,到南京的一所大学废寝忘食地组建实验室;陆耀先这位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学者,在美国拥有实验室并掌握相当数量的国家基金,是位权、钱并重的人物,也能豁达、愉快地接受回国讲学的邀请,满怀喜悦地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尽管在归途中他们有过不同的疑虑,也对当时国家的落后,科技人员素质低的现实,有过失望与不满,甚至他们在大陆的一些亲属都曾在“极左”路线下受过很大的伤害,但这一切并没有打消他们回归的信念,因为在与祖国多次的接触中冰释了多年的隔膜,在逐步的了解中消除了种种的误解,在一代游子身上“归根”的渴望能填补长期“失根”的空茫。还有什么能比“归根”更充实,更能安抚飘泊中的孤寂心灵?还有什么能比为振兴祖国而献身更为重要呢?国家的昌盛,更能使海外华人的地位提高,受到尊重。当祖国敞开胸怀,呼唤着海内外一切志士仁人来共展宏图之际,身为炎黄子孙的有识之士,无论飘泊何方,落到何处,那潜伏在血脉中的民族忧患意识就会升腾,就会迸发,就会化作实际行动来证明“叶落归根”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在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生涯中,《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三人行》三部作品,各有其独特的代表性。分别代表了她创作思想上的成熟、深化与升华。从给她带来声誉的“无根的一代”、到与以往段落告别的“寻根的一代”、并向新的目标迈进的“归根的一代”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家创作思想发展的轨迹。

於梨华在留学生文学创作中表现的价值取向,既含有传统游子文学的思想意蕴,又有强烈的时代感。她创作的“牟天磊式”的无根的幻灭感,得到台湾旅美华人心灵上的共鸣。“无根的一代”成了台湾留学生的代名词,因为它很贴切地形容了他们在外飘泊的处境。於梨华这一创新的价值在于作者不仅突破了传统游子文学思乡、忆旧、怀人的框架,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描写坎坷飘泊的道路,而是将乡愁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忧时伤国的特殊的时代氛围。其中最感人的则是作者蕴含其间的对国家富强、民族统一的呼唤,最富感染力的是作品中流动着一种身在海外,心存故国的民族责任感,这种创作的思想境界是很可贵的。

中国的传统文学中,常将家乡与客地描写成对立的两个世界,游子在客地往往是无法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这就构成了游子哀怨、思乡的缘由。於梨华承袭、发展了这一创作思路,并将其运用到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加以展示。传统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行为准则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者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从更为开阔的民族文化心理差异来审视留学生的内心世界,来表现闯进美国社会的台湾学子,如何在中西方文化的夹击中竞争生存。她的贡献并不在于得出某种确定的文化结论,而是在于极其真实地写出了他们在西方社会的矛盾、痛苦和拼搏,尤其是再现了他们学成业就后价值取向上的迷惘以及无法找到最后归宿的心灵历程。这一精神主题在《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一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牟天磊这位“无根的一代”的典型形象,与同类题材的其它作品相比,这一形象的成功在于他忧时伤国的独特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不仅仅是源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带来的精神压抑所致,还在于报国无门,无所归属的时代苦闷所带来的失落感。时代在前进,当祖国不再是一个不敢回去的地方时,於梨华又以她创作的敏感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为她的留学生文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在她的两部作品中分别塑造了“觉醒的一代”,出现了独立意识较强的傅如华、傅如玉,有着“寻根”欲望的李泰拓,“回归”祖国的小傅、陆耀先等一系列形象。这标志她创作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弥补了她在这一题材创作中主调单一的缺憾。但就艺术价值而言,作者对“觉醒的一代”的描绘,感情过于直露,相比“失根的一代”形象不够丰厚。这表明即使是成熟的作家,在形成一个新的创作视角后,依然要有对生活的深刻的体验和观察,并进行典型形象塑造的过程。

於梨华的创作对八十年代以来国内留学生文学创作有着潜在影响,比如她在那在东西方物质、文化冲撞的艺术框架中描写留学生人生百态的构思形式,那承继着传统游子文学的乡愁与现代特征的民族忧患意识相结合的创作思维,都可以在国内留学生文学中找到影子。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作家心境的差异,国内的留学生文学没有於梨华作品中自我放逐的飘泊。其着眼点主要是放在具体的现实人生问题的解答,偶尔也转向民族心理的探求,但总体而言,成功的作品还不很多。

作为一位多产作家,於梨华的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是开阔而丰富多彩的,本文仅仅就其作品的一个方面进行了评析,不当之处,呈请方家赐正。

来稿日期:1999—06—18

标签:;  ;  ;  

绿叶依附根--於梨华与留学生文学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