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脾胃科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将50例行ESD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雷贝拉唑20mg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日,后序贯口服雷贝拉唑20mg;B组20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日,后序贯口服奥美拉唑40mg;比较两组腹痛,创面溃疡愈合,消化道出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腹痛缓解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在7d,14d时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均能促进ESD术后创面溃疡的愈合。
【关键词】奥美拉唑;手术后并发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上皮内瘤变;胃早癌;雷贝拉唑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17-02
Comparison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read with rabeprazole and omeprazole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read with rabeprazole and omeprazole.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ESD were randomized to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ministered rabeprazole(20mg twice a day),omeprazole(40 mg twice a day)for 7d.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ach drug such as auound surface healing and their symptoms such as stomachache,perfor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of the group in the degree of stomachache release(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of the group in wound surface healing after 7d and 14d postoperation(P>0.05).Less adverse reaction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Effects of rabeprazole can promote the earlier healing of wound surface after ESD.
【Key words】Omeprazol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arly gastric cancer;Rabeprazole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出率逐渐增加。既往早期胃癌的治疗采用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但其弊端在于创伤大,存在一定的病死率,且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已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因ESD具有创伤小、腹痛轻、恢复快、住院短等特点[1],我国早在2006年就开始陆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在国内广泛使用。然而,ESD产生的如腹痛、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却难以避免,而新型质子泵抑制(PPI)雷贝拉唑对缓解ESD引起的腹痛,出血等并发症的作用是否与临床上最常用的奥美拉唑相同呢?作者为此设计了本项临床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住院,且行ESD患者40例,病变均位于胃窦,将其分为雷贝拉唑组(A组)和奥美拉唑组(B组),一般情况见表1,均经胃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及胃早癌。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镜下ESD治疗前病灶大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内镜治疗 采用PENTAX治疗内镜EG-2931,德国ERBE氩气刀ICC-200D及相应高频电圈套器、IT刀、针刀。在电子胃镜直视下,先染色标记病灶,氩气刀标记病变范围,黏膜下注射,然后使用针刀切开,IT刀逐步剥离。患者行ESD术后可出现上腹疼痛或不适。
1.2.2术后用药 术后按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雷贝拉唑20mg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h,后连续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 1次/日,连续口服1周;B组20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d,连续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mg 1次/日。同时均给予胃粘膜保护剂,24h内禁食禁饮,7d内禁忌刺激性及粗糙食物。
1.2.3观察指标 患者住院观察7d,然后门诊观察7d。分别在术后第1、3、5天观察腹痛,并对术后患者的腹痛、消化道出血、创面溃疡面积、不良反应程度进行比较。
腹痛评分标准如下,0分:无腹痛;1分:轻微上腹痛,不影响日常活动和进食;2分:持续上腹痛,影响进食,但不影响日常活动;3分:明显上腹痛,无法进食,影响日常活动;4分:剧烈腹痛,无法忍受,需要使用其他止痛药物。
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根据大便颜色,大便隐血试验,呕吐物颜色以及呕吐物隐血试验证实是否出血。计算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出血例数/组内总例数×100%)。
术后分别于第7、14天复查胃镜,观察治疗部位创面溃疡面积。用药过程中可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1.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平均年龄、身高、体重和腹痛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入选该临床研究的40例患者均完成实验,无中途退出者。术后分别与第1、3、5天行腹痛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于术后第7、14天复查胃镜,镜下测量创面体积大小均较术后当天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7d复查胃镜测量创面面积大小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复查胃镜,溃疡面积较术后当天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在临床观察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亦未出现消化道穿孔等其他并发症。
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较为少见。A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但未给予处理后自行缓解;该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B组有1例出现恶心、头痛,予以减慢输液速度后缓解,未推出研究;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ESD在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并首先应用于临床。目前ESD已成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手段之一,这被认为是内镜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但随之而来的是腹痛、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增加。而质子泵抑制剂(PPI)一直是预防和治疗该类溃疡的基础性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并可促进溃疡愈合。程华和刘治智[3]进行了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但对ESD术后溃疡使用何种PPI,目前尚无明确定论。通过对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ESD术后溃疡的对比观察,作者发现对于ESD术后腹痛,使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在术后第3天均可明显缓解,第5天几乎完全消失,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可能是两种PPI对胃酸分泌抑制的作用都很强,故腹痛的缓解均满意。对ESD术后溃疡,两组在术后第7天及第14天时复查胃镜,溃疡均已明显缩小,两组间无差异,提示这两种PPI抑酸能力都很强,皆能促进ESD术后溃疡的愈合,故在术后14天,两组溃疡愈合情况相似。
综上所述,对于ESD术后溃疡的抑酸治疗,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均有减轻疼痛、减少出血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Oda I,Saito D,Tada M,et al.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ndoscopic re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Gastric Cancer,2006,9(4):262-270.
[2] Goldman RJ,Salcido R.More than one way to measure a wound:an overview of toolsand techniques[J].Adv Skin Wound Care,2002,15(5):236-243.
[3]程华,刘治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0,31,(5):1980-1981.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贝拉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奥美论文; 溃疡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