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黄明

(成都航天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与传统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锥颅液化抽吸术治疗的观察组与应用传统微创手术治疗的对照组,通过对照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以评价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7d神经功能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d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30d观察组累计再出血、脑疝、脑积水等并发症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7%、13.0%、4.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1%、21.7%、13.0%(P<0.05)。结论:全新微创手术术式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快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清除血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59-02

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生在高血压患者身上的一种高死亡率与高致残率的心脑血管疾病,排除外伤因素,患者静脉、脑内动脉、毛细血管发生自发性破裂,造成脑实质出血即为高血压脑出血[1]。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高血压患者群体不断壮大,相应地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也日趋上升,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就诊我院的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取得良好疗效,现就应用体会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便于研究给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分病例23例,观察组分到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范围48~82岁,平均年龄(62.4±11.3)岁;高血压病史最短的为3年,最长为12年,平均病史(5.2±0.8)年。对照组分到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46~84岁,平均年龄(61.7±11.5)岁;高血压病史最短的为2年,最长为13年,平均病史(5.3±0.7)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传统颞部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首先在CT扫描下明确血肿位置,以标记过的位置作为穿刺点,完善穿刺前剃发、消毒、备皮、铺巾等常规准备后再进行穿刺,局麻状态下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置入引流管抽吸出血。术后患者再行头颅CT扫描,探查颅内血肿量,通过引流管注入3~4万/U尿激酶稀释液溶解颅内残留较多的血肿,同时进行2小时的夹管,2小时后开放引流,结合患者头颅CT复查结果选择是否重复使用尿激酶,若血肿残余量在5ml以下时可考虑停止使用尿激酶。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颅内压与血压控制治疗,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鼓励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用t检验(x-±s)表示的计量资料,χ2检验(%)表示的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组内比较术后7、14、30d神经功能评分发现神经功能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两组组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变化趋势一致(P<0.05)。组间比较术后30d神经功能评分发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比较结果(x-±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7、14、30d观察组再出血累计发生率为8.7%;相同时间点观察组脑疝累计发生率为13.0%;相同时间点观察组脑脊水累计发生率为4.3%;相同时间点观察组死亡率为8.7%。对照组术后7、14、30d再出血累计发生率为26.1%;相同时间点对照组脑疝累计发生率为21.7%;相同时间点对照组发生脑脊水累计发生率为13.0%,相同时间点对照组死亡率为30.4%,观察组再出血、脑疝、脑脊液等并发症与死亡累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高发病率与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并存的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病之一,该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心脑血管疾病,预后较好者术后可能残存部分日常生活能力,预后较差者可能完全丧失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抑或是直接死亡。内科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规范治疗方案,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是一种全新的微创术式,应用该方法治疗不仅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组织受到的干扰小,而且能及时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对降低颅内压力、挽救患者生命而言意义重大,该病应用非手术疗法治疗病死率较高,张操魁等[3]研究报道非手术疗法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病例所占比重达40%~70%。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有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减轻占位效应与缺血状态,促使凝血过程与血液成分崩解释放出毒性生物活性物质与其它炎性介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以此改善患者预后。插管全麻是传统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主要麻醉方式,这类手术耗时长,患者脑组织受到的损害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为高龄老人,机体功能退化,手术耐受性差,患者自身条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故而临床应用效果反馈并不理想。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临床广泛普及使得更多患者获得了及时有效救治。师冬晓等研究报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中仍有约20%的患者死于不同原因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死于脑疝形成和再出血。

作为新型微创手术的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主要应用优势包括:操作简单,堵塞发生率低,患者脑组织受到的损害小,避免开颅操作,利于争取更多抢救时间,其次,该术式手术耗时短。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量较大患者疗效确切,短时间内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抢占充足的后续治疗时间。本文观察不同时间点再出血、脑疝形成、脑脊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说名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建议采用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治疗,该术式属微创手术,对患者脑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风险小,清除血肿效果好,临床应用安全性可靠,非常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伟,张学军,王东挺,蔡文黎. 经额锥颅穿刺基底节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03):42-44.

[2]史进,齐平建,刘建生,于东,王华民,及时雨,李钦涛,沈凤彪,付浩.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6、hs-CRP和NSE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4):6105-6107.

[3]张操魁,胡丹,郭卫锋.高血压脑出血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3):134-135.

论文作者:黄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黄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