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北京 100050)
【摘 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口腔治疗的护理配合工作基本是由牙科助理完成,其教育模式与资格认证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在日本,这一工作由口腔卫生士完成,其教育体系、资格认证体系及口腔卫生士的临床操作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在我国,大部分口腔专科护士接受的则是通科护理教育,只有极少数的专业院校设有口腔专科护理专业,未形成完整体系,毕业后护生通过全国统一的护士资格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大多数口腔专科护士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是在工作岗位上进行的,这种经验式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专科护理要求,通过对文献的查阅、专科护士认证体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我院在护士岗前培训实践经验的总结,探讨适合我国口腔专科护士培养及认证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现状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348-02
我国口腔专科护理是在护理学和口腔医学的学科交叉中发展起来的,它即具有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又突出了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及专科护理技巧[1-2]。我国的口腔专科护理虽然经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探寻,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口腔专科护理教育方面的发展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口腔专科护理不能满足口腔医学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由此可见,以我国口腔专科护理现状为基础,以我国的国情为依据,发展与建立具有我国特色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及认证体系,对提高口腔专业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辅助人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进行操作的辅助人员,包括口腔技师、口腔护士和口腔预防工作者;另一类是可进行操作的辅助人员,包括口腔卫生士、口腔治疗士[3]。各国从事口腔专科治疗护理与配合的人员职责范围和称谓各不相同,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主要名称有口腔卫生士(dental hygienist)、口腔治疗师(dental therapist)、口腔护士(dentalnurse)、口腔助手(dental assistant),在日本则称为口腔卫生士[4],设有提供系统培训的院校及相对独立的认证体系。目前我国还缺乏相应的职业定位与分类,也没有相应的口腔科助理专业院校,这项工作基本由毕业于普通护理院校的护士承担,口腔专科知识普遍缺乏[5],口腔专科护士的培养大多是在工作岗位上完成的。
2 口腔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及认证现状
2.1 西方发达国家口腔专科护理人员培训及认证体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口腔治疗的配合工作基本是由牙科助理完成的[6],在美国没有牙科护士这一称谓,代之的是牙科助手(Oental Assistan)。相较于护士而言,牙科助手对教育背景与资格认证方面相对宽松一些,原则上高中毕业以后,通过考试,进入以大学为主开设的各类牙科助手培训课程学习,学习时间通常为一年[7],其教育模式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8],毕业后的牙科助手需要通过考试取得牙科助手资格,成为注册牙科助手,注册牙科助手还可以针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培训、考试,取得专业注册牙科助手资格.
2.2 日本齿科卫生士的培训与认证体系
在日本,口腔卫生士取代了口腔护士,日本的口腔卫生士教育体系和临床操作水平位居世界前列[9],绝大部分齿科卫生士学校要求报考学生具有高中学历,参加入学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入学就读,专业学习年限为3年,最后一年为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毕业后学生需参加国家齿科卫生士执业考试,通过者方可从业[10][11]。2008年开始日本齿科卫生学会开始专科齿科卫生士认定制度,由专业协会安排参加一定的专业课程达到规定学分,经审查会核准后颁发相对应的认定证书[12]。
2.3 我国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与认证体系
在我国口腔专科护士职责介于牙科助理和护士之间,护理工作除具有临床护理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口腔专科护理的特殊性[13],目前国内大部分口腔专科护士在校期间接受的是通科护理教育,学制为3-5年,培养方向倾向于临床内、外科护理,临床实习以内、外、妇、儿科病房为主[14],只有极少数院校近年刚刚开设口腔护士专业[15],但并未形成完整体系,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护生毕业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后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大多数从业护士的口腔专科知识培训是在工作岗位上进行的,这种经验式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专科护理要求[16]。
3 我国专科护士认证体系发展现状
专科护士是指有高等护理理教育及专科护理教育背景,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17]。专科护士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职业,但目前还未出台对专科护士使用及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缺乏规范化的使用及管理标准[18]。在卫生部颁布的《2011年-201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2011年至2015年中,“要加大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等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19]。这是口腔专科护理发展的契机,也是口腔专科护士培养面临的机遇。
4 开展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实践
我院护理部自2002年开始招聘合同护士,采取两周新护士上岗培训。2007年改为四周培训及科室轮转一年并设专人负责,在开展集中式培训的6年来,通过不断摸索与改进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4.1 岗前培训
4.1.1 培训内容与师资
口腔专科知识教育:护理部聘请各专科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进行口腔解剖及牙体牙髓、口腔修复、牙周、口腔黏膜、口腔外科等口腔专科知识的讲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重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包括基础护理操作及口腔专科护理操作培训。基础护理操作是在十项基础护理操作中选出口腔科护士必须掌握和常用的护理操作项目,包括心肺复苏、无菌操作、血压测量、穿脱隔离衣等,由授课老师进行讲解、演示,经护士反复练习后进行考核;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是按口腔各专业科室选择相应的护理操作项目,如牙体牙髓专业垫底用的磷酸锌水门汀材料的调拌、口腔修复专业的藻酸盐印模材调拌技术、正畸专业粘带环用羧酸锌水门汀调拌技术等,由相关科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进行操作流程、考核标准、操作要求的讲解与演示,新护士按规范进行实际操作,带教老师予以及时指导,使新护士尽快熟悉口腔科常用护理操作,经强化训练使调和材料尽快达到临床治疗要求。
法律法规院规院纪教育:由护理部统一安排,请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讲课培训。
职业素质教育:护理部老师授课,观看护士礼仪规范教育视频,专人负责实地演练培训,从站、立、坐、走、推治疗车、等行为训练。
4.1.2 培训周期与课程设置
岗前培训时间为四周,各科理论培训结束即开始操作培训及临床见习为一体,以知识与技能相应让各环节紧密相连,做到专科知识与护理应对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常规流程与场景模拟相结合,提高新护士对知识涉取的兴趣,加强理论知识的感观性。
4.1.3考核
每项专科培训结束后护理部安排理论知识考试及专业操作考核,并及时对试卷及操作考核进行分析,对未达标人员加强培训力度,全部课程培训结束后对口腔专科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论考试及操作技术考核,合格者进入为期一年的临床实践培养。
4.2 临床实践
新护士在通过集中培训后护理部按口腔各专业安排科室轮转,每个科室2-4个月,一般轮转4-5个科室,轮转护士需填写轮科手册,带教老师填写出科鉴定,护理部定期召开轮科护士座谈并做问卷调查及时了解临床教学情况,为定向培养阶段的人员分流提供依据。
4.3 定向培养
在轮科后护士已能初步掌握口腔各专业护理内容,护理部根据科室对护士轮科鉴定及科室需求进行定向培养,在经3-6个月后,会有少数护士不适合所在科室工作,护理部将进行第二轮调配。
4.4 效果分析
通过对口腔专科护士的培训实践,我们深感经过培训的护士陌生感降低,更容易进入角色,临床专业科室带教进一步加深所学知识;护士经过科室轮转后,护理部设专人负责便于人员的统畴管理及人才储备。存在不足,授课及带教老师水平的差异影响到对新护士的考核,鉴定标准不一;因缺乏认证体系,各专科医院培训无统一标准,在护理人员流动中,造成重复培训。
5 结论
我国的口腔专业护士经过护理学专业培养,在学历层次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要优于牙科助理,这一特点适应于我国口腔医学的教育体系,在口腔专科护士培养方面,口腔专科教学医院仅仅是其中一份力量,更需要护理院校及相关专业学会的共同参与,建立更加完善的口腔专科护士认证体系符合国家对护士规范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更是口腔专业护理发展的趋势[20]。
参考文献:
[1]卢爱工,李莉莉.我国口腔护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99-501.
[2]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5.
[3]刘宏伟.牛津临床口腔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
[4]翟晓棠.口腔科辅助人员教育的中日比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5]李秀娥,李华,李培军等.对非口腔专业新上岗护士在职培训的实践.中国护理管理[J],2009,9(12):59-60.
[6]林金伏,刘河娣,林安儿.口腔专业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的探讨.现代临床护理[J],2007,6(4):67-69.
[7]朱献华.美国牙科护理与国内之比较.见: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2009年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中华护理 学会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国海南海口,2009,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09:372-374.
[8]吴婷,陈谦明,李德勇.中美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比较研究.复旦教育论坛[J],2010,8(6):93-96.
[9]杜姚,日本齿科卫生士的角色及其教育现状对我国口腔护理发展的思考.护士进修杂志[J],2010,25(23):2186-2187.
[10]魏建华,张浚睿,马婕等.日本齿科卫生士教育制度对我国牙科辅助人才培养的启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2009,(12):48-49.
[11]郑晓娟,赵雯.日本齿科护理见闻及对我国齿科护理发展的思考.中国美容医学[J],2011,20(1):159-160.
[12]日本齿科卫生士会:http://www.jdha.or.jp/index.aspx
[13]黄慧萍,赵英莉,贾霄云.口腔科门诊护士工作压力情况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J],2008,43(10):934-936.
[14]姚志清,叶发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模式在口腔专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J],2010,25(22):2036-2037.
[15]李虹霞,颜琳,汪饶饶.基于胜任力的口腔四手操作护士培养模式研究.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3):92-95
[16]刘家宁,王玉玲,王建英.口腔门诊专职护士培训方式改进与效果.齐鲁护理杂志[J],2011,17(27):97-98.
[17]李华,黄惠根,黄蝶卿等.专科护士组织护理查房的实践与效果.中华护理杂志[J],2010,45(7):616-618.
[18]李华,黄惠根,钟华荪.专科护士管理实践.中国护理管理[J],2011,11(12):69-7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中华护理杂志[J],2012,47(3):286-288.
[20]王春丽,杨国勇,李秀娥.我国口腔专业护理教育现状和展望.中华护理杂志[J],2012,47(2):183-184.
论文作者:夏爽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口腔论文; 护士论文; 专科论文; 护理部论文; 牙科论文; 操作论文; 齿科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