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省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的思考与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省论文,新课程论文,学业论文,水平论文,测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10-0011-04
“学业水平测试”是江苏新高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随着2007年“学业水平测试”的顺利实施,“一标多本”背景下“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我们试以历史学科为例,就“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对课程标准、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和教材在命题中各自地位的理解
一般来说,命题者在构思试题和形成试卷的过程中,手头必备四样东西:一是课程标准,二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三是多版本教材(在江苏主要是人民版、人教版教材),四是准备向课外延伸的相关资料。四者之间“课程标准”居首位。历史课程标准,传递了国家对全体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素质要求。它从理论上、原则上确定了历史考试的测量目标、内容范围和选择试题背景材料的基本点。所以说,历史课程标准是各种类型历史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考试部门制定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的基本依据。
有了课程标准为什么还要制定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呢?这是由考试的测量性质决定的。学业水平测试作为一种测量评估行为,它要明确告诉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历史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测试的内容领域和范围、试卷结构、测试方式和时间等。而课程标准是不负担这些告知义务的。如果说课程标准是考试机构制定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基本依据,那么,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则是命题的直接依据,它是考试与考生联系和互通的唯一渠道。
教材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教材也为教师成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例子。在“一标多本”背景下,教材中涉及的重要史实仍然会是命题者首先要关注的。按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命题,绝不是说可以轻视教材或抛开课本,而是说要端正和改善对教材的认识。就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来说,教材内容自然是基本的主要的依托,但不能也不必亦步亦趋依样画瓢。就是说,一不会拘泥于某一种版本教材的表述方式,而是会更加注重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强调学生灵活驾驭教材知识的能力,希望通过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实现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对测试目标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
测试目标由封闭走向开放,是指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将更加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的整合。今年广东高考卷有探索性的试题。如: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这道题中提到的“牛奶面包涨价”“买彩票中奖”“亲如兄弟”,都是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较为密切的话语,它能够触发学生的联想。而学生要成功解题仅借助于自己的感性经验是不够的,还需与所学的历史知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影响等)相结合。而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若能有更深的体验,即认识到要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关注社会的公平、公正、效率,那就涉及到社会发展了。
测试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是指学业水平测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而且还要考查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升华、态度的端正、价值观的形成等。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宽容心胸、健康心态、高尚情操的最好篇章。但由于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完成认识性任务为主旨,因此在测试目标设定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目标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太高的地位。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了历史教学中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统一。
任何层次的考试,知识与能力都是考查的重点,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的高考命题对于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应该说有成熟的经验。但在高考中如何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历史高考中渗透过程与方法考查的试题已初见端倪,如2006年文科综合北京卷37题:
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设问要求学生:完成中西文明重要成果(两部著作介绍)的表格、写作解说词(向参观者介绍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西方文明成果,提出的四种救国主张的实质和作用;介绍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和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产生的背景、说明其历史经验)、就解决当代文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一条建议。
该题立意在于考查考生将所学历史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明显包含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通过纸笔测验的确是很难考查的,但无论多么艰难,也没有阻挡住命题者探索的脚步。在高考中已有一些要求考生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来分析判断是非的试题,这些试题实际上已包含了间接考查学生价值观或思想素质的取向。
三、对“一标多本”下命题知识点(命题内容)选择的思考
知识点是构成历史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也是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的基本要素。随着教材版本多样化,命题知识点的选择成了命题者必须面对和需要谨慎处理的重要问题。从刚刚考过的200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卷来看,命题者主要采用在人民和人教两种版本教材相同内容处命题的办法,来避免教材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和麻烦。但长期采用这种方法对命题者来说则是灾难性的,因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命题素材的匮乏和历史视野的缩小。而且最终会导致“考什么,教什么”现象的回潮,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地挑选各版本教材一致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而放弃那些课程标准中重要的,但却不是相同的知识内容。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命题知识点(命题内容)的选择可尝试如下思路:
一是在课程标准的核心知识“点”上命题。课程标准以简洁明晰的文字,选择了历史上重要的制度、重要的事件、重要人物来建构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学业水平测试命题首先应考虑从课标的陈述中提取出最为核心的知识点,以之作为命题的“题眼”。如: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度建立的史实。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3)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4)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5)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6)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7)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8)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上述课程标准的文字陈述,清晰外显了一些核心知识点,围绕这些核心知识点命题,就不必顾虑教材版本多样化造成的差异。课程标准的权威性、严肃性需要维护,教学必须“围绕标准展开”需要长期引导。
二是从多版本教材的相同知识“点”处命题。教材是基于课程标准开发的产品,它是师生教学的重要资源,对考试命题必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命题围绕多版本教材相同的内容展开应该说风险最小,也最容易操作。从江苏使用的两套教材(人教版和人民版)来看,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及图表选择差别甚大。如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人教版讲了四大发明,十进位法和割圆术、赤道坐标和浑仪、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黄帝内经》和针灸疗法、辽代应县木塔,郑和宝船和牵星术。而人民版只讲了四大发明。所以命题只能围绕四大发明展开。再如,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关于唐诗,人教版教材讲得很细,讲了初唐诗人王勃、陈子昂,盛唐诗人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李白和杜甫;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杜牧和李商隐。而人民版只讲了李白和杜甫。命题就只好涉及李白和杜甫了。
三是借助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超越教材命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盘活多版本教材的相异知识点,只有从源头引水,即借助史料,创设情景,才能实现超越。在命题技术上可采取“抓大放小”的办法,即史实定位于大的背景,模糊小的细节。如借助史料实现超越:
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 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200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在这道题中,三元里人民抗英,人民版教材叙述细致,人教版教材介绍粗略。命题者借助材料,创始了新情景(实现了信息平等);而考查大的时间段,发生于鸦片战争期间,使教材的差异在鸦片战争这一共有的事件下趋于交融。
再如借助图、表,实现超越:
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两图显示的明代政府架构有什么区别?
(2)明政权改变政府架构的根本目的何在?
答案:(1)改制前,保留了宰相,由宰相统领六部,处理国事;改制后废除了宰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加强君主权力,削弱相权。
这道题的图是命题者自行制作的(创设了新情景);明太祖废除丞相,是课程标准的“刚性”要求内容,人民、人教两种版本教材都做了介绍(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教材介绍存在详略的差异,不变通,容易导致歧视。而这一崭新命题样式就有效规避了风险,实现了对多版本教材知识的整合。
由此可见,借助史料,拿捏到位,就能有效盘活两种教材不同的知识点,取得两种教材在“学业水平测试”命题中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的效果。
此外,要实现公平、公正,命题时还要注意避免一些有可能导致不公正的命题因素产生,如:
背景材料集中于某一版本教材
知识点相对集中于某一版本教材
图片相对集中于某一版本教材
数据、图表相对集中于某一版本教材
答案制定相对集中于某一版本教材
题干表述使用某一课本已有的叙述
在下意识中以某一本教材为主
……
四、不可忽视的命题和阅卷队伍建设
命题不是简单的找题、拼题,而是在信度、效度、区分度等指标严格约束下的“测量创造”。过去坊间有一种提法,认为各种命题最好让一线教师多参加。这一结论的前提假设是:一线教师最熟悉教材、最熟悉试题、最熟悉学生,因而最会命题。我们不否认中学教师队伍中有一些命题“高手”,但我们更应该清楚教师队伍中熟悉测量理论、关注命题动态、对命题理论有研究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我一贯认为,一线教师只能适量参与命题,主要参与审题工作。我们国家有一支庞大的教研队伍,教研人员的主要业务就是研究教材、考试,指导教学、应试,每年都要参与和主持几十次大小不等的考试,应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测量理论是了解的,对命题动态是清楚的,对命题理论是有心得的。他们才应该是命题的主力军。那种认为只要是教师都会命题的想法实际是对“教育测量”科学性的藐视。
命题队伍的流动性太大,也常受到人们的批评。其实,为了保持试题的新意,加强命题工作的保密性,每年的命题队伍按一定比例更新无可厚非。但也要注意人员更换对“命题”稳定带来的“震动”,这突出表现在试题难易的控制上。每个命题教师都有其独特的命题风格、都有其对题目不同的难易掌握,这就可能会影响试卷的难易度。每年在命题现场,命题人员为某道题难了还是易了争得面红耳赤,其实反映的就是不同个体对试题难易的不同感知。长时期来,中学师生对各科难易都有一个基本的认同度,如历史学科,难度0.60(均分90分),是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难度,如果命题难度突然之间发生逆转,就会影响学科之间的平衡,导致考试不公平、不公正,甚至使考试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
命题制卷和考生应试的结果如何,最后落实到阅卷评分上。历史学科的非选择题评分误差,历来是个问题。由于答案的字数多、层次多,考生的思维个性和写作习惯等主观因素也容易表现出来,因而试卷上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势所必然,这就给准确掌握评分标准带来极大的困难。阅卷教师对非选择题的答案批改习惯于“采点计分”,即用分割知识要点的办法来评分,往往导致“活答死改”。因此,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既要关注命题,也要关注阅卷,命题和阅卷犹如一个核桃的两半。阅卷的质量取决于评卷队伍的质量,故提高评卷队伍的素质、正确掌握评分标准,是一项重要且迫切的工作,不可小视。
五、关于D等级和A等级通过率的控制问题
“学业水平测试”分为四个等级,即100-90分为A级,89-75分为B级,74-60分为C级,59分以下为D级。根据这一目标参照标准,学业水平测试命题面临两大风险,即控制好得D率和得A率问题。如果得D率过多,将导致二次考试(实际是补考)的学生大量增加,这将严重加重学生负担,冲击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得A率,过多和过少都是有害的。得A率太高,区分度差,将会丧失其人才选拔信息的有效性;得A率太低,则会导致教学无所适从,容易使教学处于不求上进的低迷状态。如何合理地拿捏出一个度,的确是值得研究的。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可采取选择题立足考面(覆盖面),适当降低难度的办法,控制得D率,让大部分学生过关;非选择题可采取难易结合的方式,梯度设计爬坡题,控制好得A率。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产生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随着“学业水平测试”的顺利实施,得A率又受到了追捧(因为学生得4A可以高考加10分)。现在一些校长(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校长)出于功利的目的,又以各科得A率作为“指导”或“激励”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动力,这必将会出现新一轮的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十分担心,正常的学业水平测试会在“应试教育”下异化,异化为摧残师生身心健康的工具,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只要有等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对升学有重大影响,就必然会有为等级而进行拼搏的应考行为,高考改革者必须有清楚的认识。
【收稿日期】200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