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未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策略论文_寇丽娥

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未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策略论文_寇丽娥

鸡西市社会福利院,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传统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从本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患者中抽取10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其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因素、护士因素、科室管理因素。结论: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对提高科室护理水平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危险因素;防范对策

在医院中,心血管科属于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每天都会收治大量的高血压、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疾病患者,其临床护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关注[1]。在对心内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了降低施护效果,因此,对这些不安全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显得十分必要。为此,研究抽取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心内科的100名患者进行了详细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后作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研究方法

1.1临床资料

100名研究对象均属于我院心内科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收治的患者,男性与女性各50例;年龄最小是19岁,最大是36岁,平均(28.0±3.0)岁;学历:大专4名、本科13名、本科以上3名。

1.2研究方法

将20名护理人员负责施护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患者了解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内容包括了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专业水准、交流技巧以及医院整体环境等等;同时也对护理人员自身护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药品使用情况、科室管理制度等。

2.结果

100例患者出现20例不安全事件,其原因为:5例因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掌握不全面所致,比例是25.0%;6例因对药品使用缺乏了解,比例是30.0%;4例因科室护理制度不完善所致,比例是20.0%;5例因患者自身原因引起,比例是25.0%。

3.讨论

由于心血管内科临床上收治的患者越来越多,加之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科室护理风险大,与此同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2]。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保障其治疗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本次研究,100例患者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几率是20.0%,详细分析其原因后发现危险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

(1)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在本科室中,收治的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员,其中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其对护士的护理要求也不同。甚至部分患者及其家人对护士提出过分的要求,只要护士没有及时满足其需求则会受到患者及家人的指责与不满,导致一些不良事件发生。除此之外,部分患者依从性低,不愿积极配个护士的工作,甚至不把护士的嘱咐放在心上,以自由散漫的态度面对医务人员,进而造成不安全事件发生。

(2)护士自身的危险因素: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护士为主体之一,其综合素养、专业技能以及服务意识等均会对护理效果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心血管内科临床中,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严重、反复变化,对护理工作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一旦在工作中出现疏忽,例如对药物认知不足、专业水平不足、未严格按照标准的护理流程实施护理等,极有可能引起不安全事件发生。

(3)来自科室管理方面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科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各类疾病患者,很可能导致患者住院环境嘈杂,引来患者的不满。另外,科室的管理制度存在不足,也容易引起不良事件,例如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每天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部分病房地面湿滑容易导致患者跌倒;或者卫生间、走廊等没有及时设置指示牌,导致患者跌伤等等[3]。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危险因素,建议心血管内科管理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善:

(1)强化护士的培训:心血管内科管理人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护理人员展开业务培训,积极学习先进的护理技术,不断扩展其知识面,全面提升专业水平。与此同时,科室可以通过讲座、演讲等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强化强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并且制定严格、标准的护理流程,要所有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标准进行施护。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用药知识的学习,对药物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准确掌握,学会准确指导患者用药,详细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方法。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学会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调整用药,确保最佳用药效果。

(2)了解药物配伍禁忌:多种药物间都有明确的配伍禁忌,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常用药物中药物配伍的禁忌以及用药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确定药物种类和剂量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特点进行用药[4]。

(3)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方式为其开展健康宣教,使其对自己疾病有足够的了解,同时将科室的相关机制告知患者,鼓励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

(4)强化科室环境建设:医院务必制定严格的环境建设机制,要求各个科室严格按照该制度加强自身科室的环境优化与建设。在日常工作中,护士要强化病房管理,保持室内干净与整洁;在走廊、楼道以及卫生间门口等地及时设置“小心地滑”等提示牌,以免患者出现意外跌倒[5]。

综上,合理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提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广侠.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4(06):227-228.

[2]王玉美.心血管内科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01):75-76.

[3]申维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20):208-209.

窗体底端

[4]王光亚.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J]. 当代医学,2016,22(21):36-37. [2017-08-26].

[5]朱宁. 导言: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策略[J]. 医学与哲学,2012,33(02):7.

论文作者:寇丽娥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未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策略论文_寇丽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