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农民论文

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农民论文

关于乡镇企业几个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发展和稳定是我国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三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乡镇企业是在改革中诞生的,在其蓬勃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深化改革。因此,改革和发展成为乡镇企业头等重要的大事。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符合国情、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乡镇企业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一马当先,十几年不衰,呈现出无限生机和活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符合中国国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劳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全国12亿多人口,人均耕地只有1.3亩,农业资源有限。在这样的国情下,既要解决吃饭问题,又要解决农民富裕问题,路该怎样走?这个问题在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而实践又是如何呢?长期以来,在农村搞农业,在城市搞工业。结果吃饭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好,工业化进程也相当缓慢,城乡差别拉大。实践证明,依靠农业积累来发展城市工业,然后由城市工业来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定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这个改革,一举调动了蕴藏在亿万农民中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大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过去要100个人干的活,现在有30个人就够了,那70个人干什么?农村剩余劳动力除极少部分流动到城市里就业之外,大部分留在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就是这样意想不到地诞生了,从此整个农村经济活起来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为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循环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五十年代末就预言它是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之所在,邓小平同志对乡镇企业有更多的论述。

第二,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觉悟程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我国农村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又千差万别。历史上,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其深刻的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在生产上自主决策,独立经营,劳动成果除一部分按规定上缴国家外,全部归自己支配,这种生产关系,农民就有积极性,而大帮哄、大锅饭、平均主义,农民就没有积极性。这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党的政策适应了这种生产力状况以及农民群众的习惯和思想觉悟程度,农民自己出主意,把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它的发展形式也不尽相同,差异很大。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基本是以乡村集体企业为主体,有的地方则以联户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要发展形式。在全国形成了“多轮驱动、多轨运行”,以乡村集体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应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农民在所有制即生产关系调整方面的一种尝试和创造,这是不同于以往小农经济的更高阶段的生产关系的重新组合。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完善。目前,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三资企业等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迅速涌现和发展壮大,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以及多种经济成分相互融合的趋势较为明显。至于将来还会出现什么变化,则取决于世界潮流、国内政治、经济体制等综合因素。这种发展、变化进程和趋势,主要不是由上而下推动的,而是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完善的。如浙江的温州在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下,首先从发展个体工商业起步,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以后,为了解决生产经营中缺资金、缺技术、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等问题,又以股份的形式把个体工商企业和农民个人手中分散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实行股份合作制,条件好的向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这个过程正好说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生产关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对这种调整和改革有着强烈的内在动力和自身需求。

第三,符合市场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一直是为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服务的,产业结构严重地向重工业倾斜,造成轻工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严重短缺,许多日用消费品需要凭票供应,排队购买。乡镇企业利用劳动力丰富、廉价和本地资源的优势,瞄准市场,填补市场的空缺,从拾遗补缺开始,迅速拓宽产业领域。目前,乡镇企业生产的原煤占全国总量的45%以上,水泥占40%以上,服装占80%以上,中小农具占90%以上,砖瓦占95%以上。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使乡镇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同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时期正好是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对消费品需求旺盛的时期。因此,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了市场的需要。

第四,符合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潮流。乡镇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但是也不能认为是绝无仅有的。海外的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有很多类似我们国家的乡镇企业,如日本、新加坡、泰国等等。在农村利用劳动力和各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就地就近发展二、三产业,投资成本低,产出效益高,具有明显的经济合理性;同时,农民在农村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就是农民在农村创造城市的过程,符合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由农业国向工业国、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转变的一般规律。我国的乡镇企业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内涵,遵循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这一理论的伟大实践,我们不能简单地主观地把它视为类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总之,在我国发展乡镇企业是符合国情、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也符合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三个标准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宗旨,具有客观的合理性、正确性。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客观事实。也有人称之为必然性。当然,这种必然性的实现,是十分艰苦的。建国后,也有过几次萌芽,但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马克思在论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时指出:“必然在它没有被认识的时候是盲目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我们要把这种理性认识,变为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识,迅速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促进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大提高。

二、乡镇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创建的。我们过去吃过“一人二公”的亏,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具备的情况下,人为地搞“一平二调”,提高公有化程度,超越了生产力水平,违背了农民群众的意愿,结果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教训的代价是沉重的。乡镇企业以乡村集体企业、联户、合伙、个体私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联营、合资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形式同时并存,使一些同志产生了某些疑虑。担心这些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事实上,任何社会制度都不会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一种生产关系、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在市场上的角色,都是按价值规律的要求出现的,在商品交换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党和国家一贯的主张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乡镇企业中的乡村集体企业是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使是合伙、个体私营企业也应从新的角度来看待,国家政策允许、鼓励这些企业发展,是因为它们生存在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大的环境和背景下,它们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比如,它们同样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样增加农民收入,同样照章纳税,增强国民经济实力,同样为城乡市场提供有效供给,不少个体私营企业有了利润之后,同样用来发展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事业。因此,它不是资本主义尾巴,我们不能另眼看待,打击和伤害农民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积极性。

三、乡镇企业机制的本质特征

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以顽强的生命力和特有的活力蓬勃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或者说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乡镇企业的机制好。乡镇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过去,乡镇企业在不健全、不成体系的市场经济的湖泊中学游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乡镇企业开始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游泳,生产要素从市场中来,产品到市场中去,以市场为导向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市场的灵活机制。大致可以概括为:自主快速的决策机制,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能上能下的干部机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自负盈亏的约束机制,劳资结合、酬效挂钩的分配机制,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等等。正是这些机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乡镇企业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有的活力。

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乡镇企业为什么能够形成这样一套机制?乡镇企业机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产生,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外在的因素即压力,如市场竞争的压力,党政领导重视的压力,农民群众信任的压力,先进典型示范的压力等等;另一个是内在的因素即动力,如以致富愿望为动力,以追求事业成功为动力,以无私奉献为动力,以带领乡亲奔小康为动力,等等。这两种力量都很可贵、很需要,但是最可靠、最可贵的是内在动力。而这种动力从何而来?一是企业必须有充分的经营决策自主权,二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生产者必须真正关心企业,以物质利益为纽带,使企业的干部职工与企业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要使这些诸多的、错综复杂的因素起作用,而必须以企业产权明晰为前提,只有产权明晰,企业的管理体制才能理顺,企业才能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才能形成健全的机制并正常运转,企业干部职工才能从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物质利益分配两个方面真正关心企业。这也是乡镇企业为什么不断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组织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乡镇企业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

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一)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企业改革,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乡镇企业改革的重点是,积极探索在新的条件和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路子。乡村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原有乡村集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暴露出产权不明、责任不清、政企不分、负盈不负亏等机制上的弊端,不改革就没有竞争力。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的路子看得越来越清楚了,“抓大、活中、放小”是各地的普遍做法,把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造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以及进行企业兼并、租赁、拍卖等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效果都很好。当然,各种改革措施都在探索之中,需要不断总结、完善、规范、提高。有人担心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以后,乡镇政府会失权、失控、失利,集体资产会流失。改革就是要还权于企业,原有乡村集体企业也有成为乡村政府小金库的,也有被企业厂长、经理等人员所侵蚀的。改革中也有乡村集体企业资产流失的情况,这是由于具体操作不当造成的,只要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制度办事就不会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的现象。浙江义乌有一家镇办企业,过去企业规模一直在三五百万元上徘徊,原因是企业的技改计划镇政府一直不给拍板,搞成了,镇政府领导三年一换,功劳是别人的,搞不成则遗臭万年。1992年这个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厂长、镇集体、企业中层干部都持有不同比例的股份。厂长有了经营自主权之后,从1992年起连续4年上技改、上规模,当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后每年增加产值1000万元,1995年可实现产值4000万元。象这种活生生的例子,举不胜举,原有乡镇集体企业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其他经济成分的乡镇企业,也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改革形式,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完善机制,上规模、上技术、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只有不断深化改革,乡镇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有些同志认为,乡镇企业早就进入市场,完全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个转变已经完成了。这种认识带有某些片面性。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简单的转变。乡镇企业是较早地走进市场,而这种市场经济体制是很不完善的。不完善的体制难以造就完善的机制,万万不可盲目乐观。

(二)要提高乡镇企业经济的运行质量。有人说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太快,不讲效益。其实,乡镇企业是自负盈亏的,没有效益它就不会继续增加生产。只不过有些乡镇企业的效益过去主要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取得的,是速度效益型。目前,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东部地区乡镇企业靠外延发展的余地很小,加上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因此单纯靠速度求发展,已经形不成优势。所以东部地区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外向型转变,许多省份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第二次异军突起等口号。烟台市乡镇企业提出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即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名牌带动战略、外向带动战略、科技带动战略、人才带动战略、机制带动战略。也就是要走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来加快发展的内涵式道路,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努力提高投入产出率,努力争取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但是对中西部地区和大多数乡镇企业来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按同一个标准来要求,不能丢掉乡镇企业的优势和特点,中西部地区和大部分乡镇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产品为主,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主要通过劳动替代资本,增加就业,扩大经济总量,来完成资本积累。各地都要把转变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扩大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统一起来,既要发展,更要提高,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为了适应乡镇企业实行两个转变的需要,各级政府和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自觉转变职能,改进宏观管理方式。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很快,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宏观管理工作跟不上,管理方式不对路,这是改革中遇到的一大难题。计划管理转轨相当困难。各级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乡镇企业管什么、怎样管?主要有二条:一条是创造环境,包括制定规模、制定政策、制定法规规章等软环境,也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提供通水、通电、通讯等硬环境;一条是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服务,办那些企业无力办和办不好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小机构、大服务。

乡镇企业的实践是非常丰富的,而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指导工作,则表现出突出的滞后性。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总结乡镇企业的实践经验,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升华为指导乡镇企业实践的理论。当然,这个过程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去研究,去升华,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具体词句去衡量乡镇企业的实践。实践在不断发展,理论也要不断发展,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我们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  ;  ;  

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