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研究论文_邓现芬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研究论文_邓现芬

邓现芬

湖南省宜章县人民医院 湖南宜章 424200

摘要: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且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组间比较有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0.43%,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细致、科学、针对性的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手术效果得到大大提升,使患者快速康复,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产生的几率,可以在临床中不断推广运用。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护理方法

伴随社会发展中的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老年股骨颈骨折在全部骨折中占了5%的比例;股骨颈骨折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属于特殊群体,该类患者比较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或后遗症,所以除了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之外,还必须给予其相应的护理,这样才可以帮助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快速的康复。本文主要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6:20;患者年龄在61~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4.68)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的男女比例是28:18;患者的年龄在59~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4.59)岁;给予研究组针对性的护理。所有患者送治的时间均在骨折之后的2到24h内,其平均时间为(3±1.4)h;骨折的类型是:37例头下型骨折、16例头颈型骨折、34例颈中型骨折、5例基底型骨折。两组患者性别、骨折的类型、年龄等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92例患者均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膜外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且取患者健侧卧位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应在患者髋关节的直外侧作一个15cm左右的切口,将患者的皮下组织切开,且将深筋膜纵行切开,并将患者的臀大肌钝性分离。轻轻内旋患者的髋关节,使其后关节囊充分暴露出来,让患者的腿保持在内旋位,且从股骨的后方对软组织及关节囊进行剥离,待其小转子暴露出来即可。采用摆锯将患者小转子上1.5cm处的股骨颈截断,在采用取头器将股骨头取出。然后应对患者的髓腔进行清理,再将股骨假体试模打入其中,并将股骨假体放入患处,将切口关闭。再采用大量的抗生素溶液对切口进行冲洗,并放入相应的引流管,从大腿的前外侧穿出,对切口进行缝合。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包含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健康宣传等。

(1)心理护理:首先应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状况,护理人员应该制定一份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应合理进行安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由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机体受损之后,会使其生活自理的能力丧失,且因为受到疼痛感、陌生的医院环境的影响,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问题,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分析患者的基本心理特征,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可以积极的给患者介绍医院、病房的详细情况,让患者消除陌生感[1]。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良好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还应该给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疑虑,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做好健康宣传工作: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讲解相关的知识、手术之后的康复中必须注意的具体事项,让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使其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2]。

(3)应做好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后,为了使其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情况,其必须进行各种各样的功能锻炼。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功能锻炼的指导工作,患者在进行慢、快步交踢行走、慢下蹲运动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让其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可以急躁,且一定要先慢再快、先轻后重。因为老年患者关节的生长功能比较弱,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其应为患者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锻炼方案,进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

1.4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显效:患者的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有效: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情况一般;无效:患者的骨折部位没有完全愈合。同时,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后,患者的恢复情况非常好,且对患者随访2个月,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实行打分制:≥85分为非常满意;60分~85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来进行处理、分析,其中,采用χ2对计数资料比较进行详细的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存在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对照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对照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对照(n/%)

组别 例数(n)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46 32(69.57)11(23.91)3(6.52)93.48*

对照组46 22(47.83)13(28.26)11(23.91)76.09

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组例数×100%,表中,*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80.4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对照(n/%)

组别 例数(n)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46 29(63.04)15(32.61)2(4.35) 95.65*

对照组46 21(45.65)16(34.78)9(19.57)80.43

注: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组例数×100%,表中,*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社会老龄化是老年骨折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其中老年骨折中情况较为严重的是股骨颈骨折。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其骨头坏死率和不愈合率均较高,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因为老年患者的骨强度、结构在逐渐降低,且骨痂成熟的速度在不断的延缓,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比较差,因此必须及早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还必须给予患者科学、合理、有效、针对性的护理,这样才能使患者的骨折部位得到快速愈合[3]。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其相应的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临床效果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加宁.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23(50):674-675.

[2]薛晓明,陈华琴,吴玲玲.右旋糖酐治疗髋关节置换手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2(10):915-917.

[3]段西凤.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56 例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7(21):822-823.

论文作者:邓现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研究论文_邓现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