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对躁狂症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后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4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狂躁症患者6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于依从性的影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依从率25例(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9例(63.33%)。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狂躁症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后依从性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能够使得患者获取较高的依从性,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整体效果,帮助患者能够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关键词:整体护理;狂躁症患者;依从性;效果影响
狂躁症是一种障碍性精神疾病,在临床过程中的表现为发怒、情绪波动大等症状。狂躁症患者具有发病急以及短时间内病情快速发展的特点,目前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以药物为主,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依从性较差,因此,直接导致治疗效果较差[1]。为了能够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治疗效果,我院针对狂躁症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后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2年4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狂躁症患者6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0例,年龄在21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6±4.6)岁,患者的病程时间在1.5年到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6±2.2)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在20岁到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3±6.3)岁,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5年到2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0.5±3.3)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且其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详情见讨论。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于依从性的影响。治疗性分为两项指标:不佳和极佳,评定标准如下:依从性不佳为患者不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管理,其中包括:①不定时服药;②私自增减药物剂量;③药物剂量增减波动较大或者擅自停药;④使用医嘱药物以外的其他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针对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依从性的变化情况: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依从率25例(83.33%)从明显高于对照组19例(63.33%)。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
3讨论
伴随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干预不仅对患者疾病予以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护理,狂躁症患者虽然不同于其他疾病,但是需要社会予以公平对待,切实体现出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原则。因此,整体护理对于狂躁症患者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
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其一,加强基础护理。患者接受治疗的病房环境需要保证安全和宽敞,病房应该以绿色和蓝色为主,避免产生过多噪音,病房的物品放置需要符合简单和整洁的原则,满足患者的常规护理需求,避免患者出现伤人伤己的情况出现,切实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保持患者病房环境的清洁程度和舒适程度,必要时需要予以药物辅助患者入睡,保证患者体力以及病情的恢复,保持患者身体的整洁性和卫生性,帮助患者洗漱的同时,需要定时为患者喂饭和喂水;其二,治疗护理干预。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说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为患者讲解一定的精神疾病常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一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此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服用药物后的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需要立刻告知主治医生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患者出现的各类问题,并消除患者的顾虑。亲自将药物发放到患者手中,并监督患者按时服药,服药后需要仔细检查患者口腔,防止患者出现藏药等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体治疗效果,或者将药物收集起来,一次吞服而造成意外。锂盐需要应用氯化钠溶液口服,并严格监督患者大量饮水,促进锂元素的排出;其三,心理护理干预。需要及时向患者讲解采取强制性干预的重要性,耐心为患者讲解精神性疾病的特点,进一步消除患者的疑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加强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患者患病不仅会对自身身体造成影响,而且对于患者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对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能够进一步加快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其四,健康教育。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后,虽然能够使得病情进一步康复,但是仍然存在复发的风险,因此,应该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服药治疗的重要性,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需要严格规定患者定期到院的复诊时间,以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增减药物的服用剂量。与此同时,需要为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关于狂躁症的发病特点,正确面对狂躁症疾病,并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做好康复干预的卫生工作,协助患者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调节,以及有效避免不良病症的发生,减少病情的复发几率,促进患者能够尽早恢复正常生活[3]。
结语:
综上所述,对狂躁症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后依从性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夏荷秀,金玲珠,卢菊清等.托吡酯联合整体护理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04):204-205.
[2]艾桂荣,汤瑞娟,左平霞等.整体护理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3388-3390.
[3]周晓丽,石云,张洪顺等.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及整体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02):1049.
论文作者:蒋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患者论文; 狂躁论文; 实验组论文; 药物论文; 躁狂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