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调度即电网调度机构,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组织结构,包括电网的发电输电、用电运行、指挥、组织和协调等工作。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涌现,以电力为能源的工业生产方式已经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生产方式,电能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电能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电力调度;危险点;控制措施
1国内外电力企业的风险控制理念、方法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分工合作进一步加强,各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范围也变得愈加广泛。比起国外,国内对风险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集中在保险、金融、海关和安全风险等领域。而在电力风险方面,国外电力运行企业比起国内要更早,也更加系统。比如1951年,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创建的NOSA系统;90年代,在引入风险理论基础上,经过了P(计划)、D(实施)、C(检查)、A(评审)的管控和循环,使管理得到持续有效发展。就电力调度系统运行单位而言,国内现在还没有创建出一套切实有效、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在长期生产时间中积累了不少降低风险的经验和方法。
2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
2.1检修计划审批的危险点
主要表现在计划内容大纲上填写的不正确性,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以严格的流程进行批转,从而引发后续的系列问题,加上对相关问题的考虑缺失,没有对其危险点做出快而有效的应对举措,必然会导致其核心受损,造成倒闸这样的前奏性操作失误,以此为导火线,引发停电、甩负荷的重大问题,造成正常流程运转的严重中断,如果各单位之间的拯救性措施还不够全面,甚至会出现反复性的停电等潜在危险。
2.2新设备试运行的危险点
在新设备的使用前期,难免会存在一些危险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设备的不完全掌控性,就包括接触时间短导致的对新设备的整体运转的不熟练,就更加无法给新设备之间安排正常的流水线运转,在新设备的尝试性运转中总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2.3调度操作指令中的危险点
在调度操作指令发布的过程中,调度员需要集中注意力准确把握指令发布的时机。对审核的不仔细、不认真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指令的错误下达及调度的失误,这些各种因素的干扰都会使正常有序的电力系统受到阻碍,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调度操作指令的失误不仅会使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并且会使参与调度的人员受到自身安全的威胁,这些危险都是起着连锁反应,使各方面受损。
2.4电网事故处理中的危险点
在电网事故处理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规程规定实施正确且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补救。在调度员不在现场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意识,导致对事故现场的情况不能着重进行汇报,信息量分散不集中,更严重的是遗漏信息,当所有信息没有经过规定向上汇报时,就会给调度员造成一定信息理解程度上的误区,从而导致拯救措施的二次错误补救,对事故形态愈加扩张,造成各方面难以承受的损失。
2.5交接班中存在的危险点
在调度交接过程中总是因为缺少提前准备导致交接的正常进行,表现在操作方式的变动以及工作项目的混淆不清。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方式不稳定,缺少责任意识,不能保证本职工作的顺利实施,使调度的交接形成层层阻碍,严重影响团体的工作进行。
2.6故障隔离与处理时存在的危险点
关键点在于调度员自身的问题,表现为对业务的不熟悉,对设备的掌握缺乏经验,对待着手处理的事物不够冷静,容易慌乱,缺少心性的磨练,不能独立妥善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因此耽误了事故处理的黄金时间,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3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控制措施
3.1对检修计划审批的控制措施
在检修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务必确保根据相关规程进行填写,审批的同时保证跟计划同步进行,并办理好相关规定手续。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危险点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对设备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考虑计划的运行方式,确保一切按流程正常运行,同时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相关风险分析以及管理措施。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做好应对措施。严谨的思考加上绝对的计划执行才更有利于实施控制的把握。
3.2对新设备试运行的危险点控制措施
在对新设备试运行使用时,应该先对其设备进行一个有效的熟悉过程,完善危险点的存在区域,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有目的、有成效地安排之后的相应流程,组成一个有序的运行方式,不中断、不隔阂地完成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呈现最优的一个运行效果。在新设备准备投入使用阶段的前期,还要注意在现场的一个验收过程,这同样关键,避免问题出在设备本身,才能更投入地去学习、专研新设备的各项基础技能,了解其运转的整体动态图。
3.3对调度操作指令中的危险点控制措施
最主要的在于调度操作指令下发时候的快速对接工作。首先,调度员自身就要有一种对整体局势的把握,能够对操作指令核心有一个敏锐的捕捉,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框架,起到连锁应对举措,清楚每一个点的布局。接着,跟现场操作员实行快速有效的对接,了解设备的相应情况并要及时地和有关单位汇报工作,还要确保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实时联系,保证有问题可以最快实施办法。
3.4电网事故处理中的危险点控制措施
首先,事故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规章才能更妥善、更全面地解决问题,在有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工作。分析、思考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进行最快速的抢救措施,保证人员、设备及电网系统的安全,认真检查每一条线路的情况,确保事故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影响最小化以及控制事故的后续性扩张。对重要线路实行针对性的保护举措,确保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避免因为客观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的错误性判断。
3.5关于交接班中存在的危险点控制措施
在交接班的这个过程中必要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而交班人员和接班人员之间就一定要遵循制度的进行,一切按照规定规章实行。当然,制度的完善跟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相互制约,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才能保证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双方人员在交接工作之前同样应该做好必要的准备,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联系方式的留取也很重要,避免因为联系上的失误导致交接的顺利进行。双方在交接的时间段上务必确保不要因为其他因素干扰,如有紧急事件一定要提前跟对方沟通或者向上级领导汇报,保证工作的实时进行。
3.6关于故障隔离与处理时存在的危险点控制措施
调度员在电网故障处理时对问题的掌握不全面,不具备独自承担及处理事情的能力,经验缺乏,遇到棘手的问题不能冷静应对,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各种原因的复加就导致了事情的严重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加强调度员的专业能力、个人应对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经验的不断累计与积累,专业素质就会得到提升,逐渐就会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调度员的责任意识也会得到培养。通过磨合,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会得以体现,就更加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有效进行,调度员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升。
4结束语
总之,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部门,它是电网正常运行的“中枢”。电力调度工作中各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危险点,这就要求值班调度员必须从严、从细、从实提高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定期地开展危险点分析,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断强化调度值班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保证电网安全长周期运行。
参考文献
[1]周飞,王昊.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5):84-85.
[2]梁志峰,葛睿.印度“7.30”、“7.31”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对我国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启示[J].电网技术,2017,37(07):1841-1848.
[3]屈靖,郭剑波.“九五”期间我国电网事故统计分析[J].电网技术,2017,28(21):60-62.
[4]李金霞,王川川.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6):195-196.
论文作者:贾依娜尔·达尔汗白, 代启虎,夏秀珍,沙吾列·阿特克把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危险论文; 调度员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措施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