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民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寺坪镇中心学校 441604
“问”是问题导引,就是课堂教学中,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究等方面带着问题走向自主学习,带着思考进行合作交流。“练”是能力训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看书做题,解决问题。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课堂活起来。
一、《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导学片段
片段一:自主学习,设疑激趣。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五月四日是青年节,那么它有什么来历呢?
内容: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阅读本课的第一目“五四爱国运动”(包括导言、大字、小字和图片)。
方法一:自主完成下面的填空:
1.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斗争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现在你能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了吗?试一试!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材,培养学生识记、理解、归纳基础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片段二:合作探究,设疑导思。
1.老师设计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想一想:
A.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B.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C.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间有何联系?
D.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看一看:
A.看图片《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回答: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四日是公元哪一年?从图片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B.看“五四”传单和视频资料,回答:五四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
C.看图片《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毛泽东、董必武、李达》和《“一大”会议嘉兴南湖游船》,回答:三则材料间有何内在联系?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作答。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运用知识,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中轻松度过,进入乐学、会学之佳境。)
片段三:引导评价,设例导法。
方式方法:用下列句式说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______,我知道了______。在学习过程中,我帮助其他同学解决了______,其他同学帮我解决了______。我认为我的优点是______,我的不足是______。我认为____比我表现得好,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做到______。
(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自评和他评,让自己出彩,让小组出彩,产生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反思
1.巧问启思维
初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最佳时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简单地、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而是渴求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因为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所以要从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提问应该摒弃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类简单判断的缺乏思维性的问题,要尽量地多设置思维含量高的有效问题。
一是要设置揭示教材隐性知识的问题。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教材中隐含的、并非一目了然的知识点,如知识的实质、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等。将这些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既能提高学生的探求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是要多设置一些指向明确、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小切口、深分析类问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精练出效率
要精心选择当堂训练题, 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克服求同思维定势,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界限,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另一方面,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
总之,以问带练,能随着教学情境和方法的变化,使学生的心理由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能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和厌烦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负担减下来,效果好起来。
论文作者:张爱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2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思维论文; 爱国论文; 历史论文; 目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