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逻辑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拜物教论文,马克思论文,启示论文,逻辑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10)12-0021-05
就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维度来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用人本主义的主体性话语来批判斯密、李嘉图所肯定的社会经济现实,这是一种人学现象学的批判立场,这一批判逻辑到了《评李斯特》最终被解构。1845年以后,实现哲学革命的马克思放弃了人本主义异化史观,他从现实物质生产(实践和工业)出发去观察社会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分工”代替了“异化”,试图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内部出发寻求批判的支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分工几乎可以解释整个历史,如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问题、世界历史的形成、市民社会和国家、精神生产等,达到了一个历史观上的泛分工论。虽然恩格斯后来也说过这种观点不成熟,但从用异化来解释历史到用分工来解释历史,实际上已是一个质变了。马克思想要消灭的是束缚人的奴役性的社会分工,即劳动者分工。显然,马克思没有看到分工作为生产力的一种技术层面的运作方式,即劳动分工本身是不可能被消灭的,这表明马克思此时对分工的把握还不科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确立了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主题,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一 拜物教批判话语的凸显
很多学者注意到了马克思在后期著作中意识形态这个术语几乎消失的现象。乔治·拉伦指出:“从1858年写作《大纲》时开始,它的特点是对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以《资本论》的完成告终。在这些论著的行文中,意识形态这个术语简直看不见了,然而马克思通过对‘颠倒’这一概念的不断使用和再加工,表现出他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所做的恰如其分的经济分析。”①巴里巴尔也谈到:“尽管马克思从未停止过对特殊‘意识形态’的描述和评论,他在1846年之后,更确切地说是在1852年之后,就再也没有使用过这一概念。”②另外包括巴加图利亚和托马斯·马克斯豪森等也提到马克思后期著作中基本不用这个术语的事实。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意识形态批判的内涵。《德意志意识形态》比较集中地阐述了有关意识形态批判的观点。马克思批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带有的虚幻性和虚假性,同时,他对于一般“意识形态”,即指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也指出了其虚假性和阶级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序言中,马克思就提到,“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的观念。”③马克思还谈到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会失去独立性的外观,没有历史,没有发展。应该说把意识形态把握为虚假意识是马克思思想中应有之义。恩格斯曾经在《致弗·梅林》中谈到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④可见他把意识形态作为虚假意识,这点他与马克思是一致的立场。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学批判》“序言”中谈到:“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⑤这都是后来试图把意识形态中性化甚至肯定的学者喜欢引用的段落。在此基础上后来有葛兰西开始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卢卡奇、列宁彰显的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论断。
不管主张意识形态是贬义还是中性,学者对于意识形态术语在马克思后期文本的消失做了很多分析。如在托马斯·马克斯豪森看来,马克思后来文本中的拜物教话语必然会加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唯一应该注意的是,‘拜物教’的认识论成分具备了‘意识形态’的性质。”⑥国内也有学者认为,随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断指涉现实,必然冲破这个术语旧逻辑从而放弃它。意识形态批判作为马克思开启的理论资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如阿尔都塞、齐泽克、詹姆逊等都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发挥。我赞同巴里巴尔的分析:“意识形态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国家理论(注意:它是国家固有的统治方式),而拜物教的理论归根结底是一个市场理论(注意:它是社会组织,如市场及其通过商品获得的统治地位所固有的约束方式,或主体与客体‘世界’的构成方式)。这一差异在不同时间,甚至马克思曾经研究过的不同地点(巴黎、伦敦:政治中心和贸易中心)分别得到阐述,在马克思关于革命斗争的条件和目的的思想中得到阐述。”⑦不论把意识形态看做贬义还是中性,都不可否认这是与国家相联系的,意识形态批判就意味着一种政治批判。而拜物教作为一种对社会运行机制的根本说明从最根本意义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秘密,揭示了生产方式造成的拜物教现象。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不断深入,当他立足于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来揭示历史之谜时,他的社会批判理论无疑跃迁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事实上,意识形态批判的关于虚假性的判断,其张力是来自理性或者一个价值目标,还是有外在伦理批判色彩;即便是作为国家批判理论,其仍然局限于政治批判。拜物教批判基于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变革和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他终于能够对商品世界现实做出正确的分析,颠倒的物化现实根本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身,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并且,这个拜物教现实是暂时性的必然,资本本身就包含着对自身的限制,包含着解放的现实道路。显然,拜物教批判⑧是真正科学的批判,此后,马克思关注拜物教现实的剖析和如何终结观念拜物教对人们的束缚,这使得意识形态话语在后期文本中消失。
二 拜物教批判的逻辑演进
如果对马克思拜物教做概念史考察的话,他在1842年就开始使用拜物教(Fetischismus),这是受当时用语影响,指在人类学的意义上崇拜感性的物。而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表达过但直到《资本论》才明确使用的拜物教概念,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现实的种种神秘现象不过是颠倒的物象,其背后是资本生产关系决定的。“马克思借用了拜物教这一传统术语……这里的‘物’如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都不是实体性的对象物,而恰恰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经济关系!”⑨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⑩同宗教拜物教是人脑的产物不同,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是人手赋予的。作为商品生产者,每个人都是这个拜物教世界的剧中人和剧作者。可见,马克思的拜物教术语既指涉人们的社会存在,也指涉人的社会意识。马克思还经常使用拜物教徒(Fetischdiener)来称呼陷入拜物教的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
马克思拜物教概念的内涵揭示了社会关系的颠倒,一方面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马克思说过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由于个人劳动不是直接表现,只能迂回地通过交换而表现。而在最简单的两个商品交换中,一物的价值要通过另一物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使得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关系开始支配人。马克思说资本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这是资本的人格化内在赋予的权力,凭借这个可以占有剩余价值。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所处的时代是工业化社会初期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反映了这个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征,他的劳动二重性的理论弥补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重大缺陷,科学地论证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和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为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提供了钥匙。“价值概念是商品生产的经济条件的最一般的、因而也是最广泛的表现。因此,在价值概念中,不仅包含了货币的萌芽,而且还包含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切进一步发展了的形式的萌芽。”(11)理解了价值就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系列的秘密。古典经济学家无法确认究竟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他们不理解价值的社会关系本质,不能历史性地看待价值问题,没发现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所以只能陷入对现实的拜物教论证中,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他们是拜物教徒。
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马克思揭示拜物教形成的关键。马克思在前面已经谈到过,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就是说,一个商品的价值性质只能通过该商品与另一个商品的交换关系而显露出来。这是马克思对价值的现象学分析中最有创见性的地方,这种关系性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成熟哲学观确立的实践观点的深化和具体化。在上衣成为麻布的等价物的价值关系中,上衣形式起着价值形式的作用。因此,商品麻布的价值是表现在商品上衣的物体上,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上。作为使用价值,麻布是在感觉上与上衣不同的物;作为价值,它却是“与上衣等同的东西”,因而看起来就像上衣。“麻布就这样取得了与它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它的价值性质通过它和上衣相等表现出来,正像基督徒的羊性通过他和上帝的羔羊相等表现出来一样。”(12)这就是相对价值形式的质或者说内容的规定性体现出来的。于是,通过价值关系,商品B的自然形式成了商品A的价值形式,或者说,商品B的物体成了反映商品A的价值的镜子。商品A同作为价值体,作为人类劳动的化身的商品B发生关系,就使B的使用价值成为表现A自己价值的材料。
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但在一定的交换关系中可以表现,可以通过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得到表现。价值作为一种关系,只能在观念中被把握,现在却通过一个物迂回表现出来。这里,要反对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错误的观点,正确地把握价值表现不能看做价值本身,而是体现为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形式不是商品固有的,而是在关系中才呈现的。马克思批评李嘉图说:“李嘉图的错误在于,他只考察了价值量,因而只注意不同商品所代表的、它们作为价值所包含的物体化的相对劳动量。……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中包含的这个问题的质的方面,李嘉图没有加以阐述。商品中包含的劳动必须表现为同一的社会劳动即货币,这种情况被李嘉图忽视了。”(13)对价值形式的质的认识,是理解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关键。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是个逻辑递升的过程。在不同的语境下拜物教的表现也有细微的差异:商品拜物教指商品本来承担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自身的属性;货币拜物教是更耀眼的商品拜物教,直接把社会生产关系本身变成货币;资本拜物教作为拜物教的完成形式,在生产、流通资本形式上把本来属于劳动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自身具有生产力,在生息资本上表现为资本自身可以自动增殖的物神现象,在地租上表现了充分的拜物教性质。
不过,马克思很少直接使用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说法,他更多是详细分析商品、货币、资本的拜物教性质。我们习惯称谓的马克思三大拜物教批判不断完成,他们的逻辑递升是基于商品、货币和资本经济范畴的逻辑演变。经济范畴的演变逻辑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首先分析了商品,发现隐藏在商品中的内在矛盾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他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的交换扩大必然会产生货币。因为“商品隐藏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这种对立进一步发展,就表现为、实现为商品的二重化,即分为商品和货币。”(14)而这体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包含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发展。这使商品的内部矛盾发展为外部的对立,货币就是这种对立进一步发展并获得解决的形式。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使商品价值中的矛盾从根本上消灭,它只是使旧的矛盾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同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普遍对立。而矛盾的这个新形式又必然要导向资本的转化。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商品交换得到充分发挥的必然结果,同时它又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资本的出现表征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其本质就是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来不断地使自己增殖,马克思进入生产过程才全面揭开了剥削的秘密。再往下发展,由于资本和剩余价值双向循环运动,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更加发展、更加集中,最终使“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15)马克思揭示了拜物教现象是暂时性的必然,资本本身就包含着对自身的限制,包含着解放的现实道路。
三 拜物教批判理论的方法论启示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给我们深刻的方法论启示。在马克思看来,抽象劳动是一种社会关系。同一劳动,如果把它的具体有用性质撇开,就只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也就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所以,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换句话说,体现在价值中的劳动可以叫做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事实上,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16)抽象劳动并不直接就是人的脑、筋肉、神经、手等等的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而是这个支出的社会历史形式。这里和斯密理解的劳动是辛苦和麻烦是不同的。具体说来抽象劳动就是社会平均劳动的形式。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更精确地说:“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还有一个特征: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表现为物和物的社会关系……因此,如果交换价值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说法正确的话,那么必须补充说:它是隐蔽在物的外壳之下的关系。”(17)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实际上是生产关系发挥作用的过程。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彼此质的相同,它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价值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即人们互相把他们的劳动看做是相同的、一般的劳动,在这个形式上就是社会的劳动。如同所有的人的思维一样,这是一种抽象,而只有在人们思维着,并且对可感觉的细节和偶然性具有这种抽象能力的情况下,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18)价值不是由主体和客体的直接关系而被创造出来的物质实在,也不是从主观“投射”向客观的第二性质那样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关系。价值只不过是被物象化作为客观的某种东西假象性地呈现出来的东西而已。在广松涉看来:“‘商品价值’在以自在的事物的形式对其自身对象性地加以规定的时候,是‘超自然的’,在那种情况下是‘形而上学’的;然而,将之视为自在乃‘物象化’的误认,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思规定态,马克思毫无保留地指出了这些问题。”(19)
广松涉认为,不能把“关系”化为“东西”。关系性思维是现代性思维,正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彼此分离的个人必须要借助物的联系发生关系。事实上,在商品最简单的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要在关系中才能得到表现,这恰恰是导致拜物教现象的原因。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道:“金银作为货币代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20)他也明确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21)
马克思肯定了这种物化社会关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理性。因为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它在形成物化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因为未来全面发展的个人会把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置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之下。物化关系的存在是历史的产物,这些关系本身同时包含着突破它自身的条件。
关注关系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了。实践意味着关系的当下建构,这种当下性就是真实的历史性、暂时性。而以马克思的见解,“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22)马克思关于关系性的思维方式是其理论的重要特点,广松涉甚至指出了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是关系本体论。有人认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了实践的基本观点,强调从社会关系出发,而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出发点却变成个人,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马克思明确讲过出发点是个人,但是他强调的是现实中的个人,是处于活动和关系中的个人,绝对不是抽象的个人,确定个人要从物质生产和生产关系出发。应该说,马克思曾经转向费尔巴哈,接受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的唯物论的类本质概念,这对马克思后来的思想一直有很大影响。因为类本质就是一种关系,不是体现在单个人之中,而在关系之中。马克思开始把这种关系理解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理想的活动,后来才变成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活动,并且一直贯彻下来。马克思强调要从生产出发,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过程出发,而不能从当事人出发,当事人本身就是物质生产的产物。马克思认为,人们创造历史过程中,从事生产的个人就越来越不独立,而从属于一个整体。到18世纪,社会的各种联系凸现出来,对个人来说只有通过各种联系才能达到私人目的,必须依赖外在必然性联系。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个人的生产,是在历史的关系中的生产。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的方法论特质是关注了关系,这从马克思对商品最简单的价值形式分析中就显示出来。这是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的最关键的地方,也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陷入拜物教的地方。
注释:
①乔治·拉伦:《意识形态》,载于汤姆·博托莫尔著《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第265页。
②⑦巴里巴尔:《马克思的哲学》,王吉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64页;第1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第1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26页。
⑤(16)(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第9页;第25页;第22页。
⑥马克斯·豪森:《马克思对“拜物教”概念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研究》1992年第10期。
⑧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广松涉用物象化论,柯西克用伪具体世界,国内学者张一兵用历史现象学来指称。
⑨张一兵:《反鲍德里亚》,商务印书馆,2009,第107页。
⑩(12)(15)(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89页;第66页;第831页;第99-10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第335页。
(13)(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4,第141页;第9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255页。
(19)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30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第920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478-479页。
标签:商品拜物教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批判理论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意识形态论文; 资本论论文; 经济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