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为了电力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就必须要采取可恶心合理的技术措施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处理,从而才能够确保供电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同时才能够确保人们的安全用电。然而就目前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综合防雷技术的实际情况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防雷技术的水平,加大对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综合防雷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进行防雷处理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同时也必须结合输电线路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防雷处理,从而才能够提高防雷技术的水平。
关键词:66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
我国对于66KV 输电线路的使用,大部分都是应用在了我国的工业生产当中,一旦自然灾害事故出现的话,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生产,从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一定要加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避雷针是比较常用的防雷措施之一,为了更好增加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增加了避雷针的接地和绝缘程度,因为一旦出现雷雨天气的话,地面处于一种潮湿的状态。
一、输电线防雷影响因素
1.杆塔高度。随着杆塔的增高,绕击数也会增加,地面屏蔽减弱,从而使绕击区增大,这样更多的雷就容易击中输电线。所以从减小绕击区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降低杆塔高度。
2.地形的影响。雷电事故发生与地形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山区线路绕击率更高,因此也更容易发生雷击事故。
3.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实际上是电流由大地某一点流向另一点的电阻值,接地电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防雷的效果和整个系统防雷的作用。
4.边导线与地线的保护角。我们从地线向边导线作连线,该连线与从地线垂直向下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就叫边导线与地线的保护角。保护角实际就是代表地线的屏蔽作用,绕击区随保护角的增大而增大。因此,一般要求边导线与底线保护角小于20°
二、66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
1.输电线路参数统计。进行输电线路参数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线路
走廊雷电参数统计。应用雷电监测系统对雷电进行监测过程中获取的雷电资料,并将线路走廊划分为网格形式,从而进行地面闪电密度、雷电流幅值积累概率分布等分析,掌握线路走廊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雷电活动情况。线路特征参数统计。根据不同地区杆塔的结构、走廊地形条件、线路组成情等相关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线路运行特征。
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是输电线路安装差异输防雷措施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地评估输闪络风险,才能更加准确的评估输电线路耐雷击程度。进行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主要对输电线设计、特点、杆塔结构等方面进行考虑,对每个基杆塔的耐雷性能进进行评估。另外,对当地雷电活动情况进行评估也是必要的,通过杆塔所在区域的雷电活动特征、频繁程度、地形、绝缘配置等,对雷击程度进行评估,将每个基杆塔耐雷性能评估结果和雷击程度评估结果结合在一起,最终确定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
3.自动的重合闸装置。66KV 送电线路在受到雷击的时候,有可能会引发线路跳闸的情况,为了减轻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在进行防雷设计的时候,弄清楚雷击造成的原因,由于线路绝缘是有自我恢复功能的,而且大多数雷击所造成的闪络事故在线路跳闸之后是可以自行消除的,基于这一情况,可以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这一装置的安装对于降低线路的雷击事故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66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策略
1.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架设避雷线。在输电线路防雷的工作中,如果想要选择合理有效的防雷措施,需要与当地雷电活动的强弱、土壤中电阻率的大小以及地形特征等方面相结合,同时还需要根据线路的负荷性质、电压等级以及系统运行的方式,再对经济技术进行比较等方面进行选择。一是35kV电压及以下的线路并不适合全线装配避雷线,一般只是在变电站进线的位置装置1-2 千米的避雷线即可,同时需要在雷电比较活跃的区域装置避雷线或者是装置一些与避雷器有关的设备。二是110kV电压的线路需要全线装配避雷线,当位于山区中的需要选择双避雷线,同时针对雷电活动比较弱的地区,可以不进行避雷线的装置。三是220kV 电压及以上的线路需要全线装配避雷线,并且需要选择双避雷线。针对输电线路装配的避雷线,应该重视杆塔上的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保护角通常为20度-30度,同时需要做好杆塔的接地处理。根据不同杆塔基础土壤的电阻率,装置相应要求的工频接地电阻材料。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规程规定土壤电阻率在100-300Ωm的地区,除自然接地外,还应设人工接地装置。在土壤电阻率在300-2000Ωm的地区,一般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在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Ωm的地区,采用放射形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如在铁塔基础附近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带,可部分采用引外接地与放射形接地装置相结合的方式。此外,还可以采用接地电阻降阻剂、爆破接地技术、多支外引式接地装置以及伸长水平接地体等方式来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其中使用降阻剂是相对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在降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时,应根据当地原有运行经验、气候状况、地形地貌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情况,综合分析,采用合适的方法来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3.采用不对称绝缘。现代输电线线路中为了减少输电线占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的使用了同塔双回输电线的架设方式。对于此类输电线,可以使用不对称绝缘的方式来提高雷击情况下的供电可靠性。不对称绝缘是指同电压等级的两回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数不相同,在雷击情况下绝缘子串片数少的一回输电线路先闪络。闪络后,该回导线接地,相当于地线并与另一回未闪络的输电线耦合,进而提高其耐雷水平,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4.安装线路型避雷器。避雷线并不能使绕击率降为零,并且在特别大的雷电过电压情况下,反击发生的概率也非常大,在线路上安装管型避雷器能很好地免除线路绝缘冲击闪络,并能使建弧率减为零,从根本上降低雷击跳闸率。当雷击避雷线或导线时,沿线的避雷器动作,将雷电流通过导线传播到相邻的铁塔上,在雷电流通过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耦合作用提高了导线电位,减小了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
5.对防雷装置的维护。避雷线和耦合地线的保护角是不会改变的,要确保接地装置完好,雷击闪络与接地装置的完好性能是有直接的关系的,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减少雷击、跳闸的有效手段,要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还要对输电线路常常跳闸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尽快的予以解决,在各个地区的雨季来临之前,做好相应的预防准备工作,对输电线路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要重点检测一下是否有短路的情况,各个杆塔的接地装置是否正常,接地电阻是否正常,等等,在做好检测之后,还要对这一检测进行报告存档,方便以后一旦在发生此类现象的话,有一个很好的参考。
想要有效的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就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考虑好输电线路的铺设地区,当地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实际的防雷技术,并且结合之前的防雷经验,采取最行之有效的也是最适合这一地区的防雷措施,尽量的减少和避免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林玏.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与策略[J].科技创业家,2018(07)
[2]张俊芬,陈观发,邓永辉.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与策略[J].信息通信,2018(11).
[3]潘丹青.对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高电压技术,2017,27(24):65-67.
论文作者:孙长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线路论文; 防雷论文; 避雷线论文; 杆塔论文; 雷电论文; 电阻率论文; 装置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