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线路;故障;措施
1前言
在配电线路中,对于各个阶段产生的故障要认真对待,运用高技术将出现的问题解决好,要严格把握配电路线的质量问题,从而保证整个供电网的正常进行。配电线路的质量不仅仅是每一个电力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它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关注切身安全问题迫切的心情。面对这种情况,国家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确保配电线路向着一个安全的方向发展。国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网施工质量,解决普通百姓所关注的问题,为我国的电力事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配电线路在线故障的识别
2.1配电系统中的高阻故障。高阻故障主要是指架空线路出现断裂时,与高阻抗的地面发生接触,或者是正常运行的架空线路与周围的物体发生接触,从而引发了高阻故障。例如:周围的建筑物以及离架空较近的树木在表面上存在一些短路。又如:一些碎石、沥青以及沙砾等物体的表面,由于受到闪电和雷击的影响,这就容易发生高阻的故障。高阻故障的电流水平比一般的直接短路接地的故障电流的水平低,这就使得高阻故障不能够使用传统的过电流保护方法检测出来。高阻故障能够使得电力系统产生更加严重的故障,除此之外,高阻故障还可能引发人身触电、火灾等严重的后果。
2.2配电系统中的间歇性故障。间歇性故障主要是指在线路发生的间歇性进行放电,与此同时伴随着弧光等情况,并且具有瞬时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在间歇性故障中,两次连续故障的间隔时间可能会从几秒扩展到几天,而且间歇性故障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在发生间歇性故障的时候,要进行查明故障的原因,并且要及时进行维护。如果对间歇性故障没有进行及时的维护,这将不利于配电网的顺利发展,而且也会使得安全隐患一直存在,最终会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
2.3单相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中最容易发生的,但是最难查找的故障。有关单相接地故障中,要对暂态过程进行分析,暂态信号存在着丰富的故障信息,而且暂态过程不受接地方式的影响。因此,在单相接地故障中,要合理的把握电容电流的暂态分量,这样有利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3配电线路故障诊断
3.1绝缘子等瓷件等劣质产品,时常损坏,造成开关跳闸,线路接地等
在雷雨季节和雾霾季节,极有可能造成10KV的开关跳闸、线路接地等情况,初步排除由于树枝的触碰、或者是继电器的误动作所引起之外,由于属于绝缘子本身的情况也很常见。如果瓷件有很明显的破损,容易被发现之外,像绝缘电阻降低及很细小的裂缝,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巡查时就比较难发现。在实际的巡查中,绝缘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不同程度的瓷裙损害,微小的陈旧裂痕,表面严重的发电痕迹,有的绝缘子由于受力不是均匀的,发生了单边倾斜的情况,就很容易发生击穿和爬电的现象。
3.2导线接头发热,烧断导线,跳闸断电
近些年10kV配电线路导线发热而导致烧断导线的现象频繁发生。我局在高峰负荷期间,仅2010年一年就发生4次烧断导线的现象。故障发生后,技术人员采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检测,发现烧断或附近部分多处的温度都很高,达到80、90摄氏度,最高的地方达150摄氏度。在导线接头处,都出现烧红、烧黑状态。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线路长期负荷的运转,一般配电线路所运用的导线型号为LGJ--185,然而有些线路的实际电流却高达300-400A,导致接头处的电阻增大,就会引起发热,使机械的运作强度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线接头的连接处制作工艺不佳,例如,在两根LGJ--185型号导线的接头处,只是采用一个又小又薄的并沟线夹来连接,接触面积小,很容易发热。发热以后接触电阻就会增大,电阻增大以后就加剧发热,最后只能是烧断导线。
3.3防雷措施和接地方面做得不够好
在10kV的配电线路上主要的主要防雷和接地的问题有:1、经过长时间运行的10kV的避雷针,由于没有定期进行试验,所以不能判断是否是完好的,有的可能已经失去了功效。没有按照规定定期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否已经损坏,无据可查。由于配电的接地干线和避雷针的地下引下线经常被盗,没有接地。在雨季,雷电经常造成配电系统运行配电被损坏的情况,瓷瓶被击穿的,以及变电所的速断保护的装置经常跳闸,而这些事故当时不能被彻底查明原因。这些都与配电线路的接地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不完善有关系。
3.4不合理的保护装置导致变电所的开关跳闸
在供电区内常常会有一些用电大户,他们所使用大容量的电机进行超负荷运转,而且还是短时负载,由于继电保护的时间配置不合理,导致变电所中10kV配电线路的开关出现频繁跳闸现象。在变电所线路中,可增加开关的保护运作时间。因为在变电所中10kV线路开关的额定保护值是由上级电力主管部分所管理的。要充分考虑部分铁、钢厂的用电特点,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将主要的数据分析结果送达到上级,经过检测与计算,才能将炼铁、粉矿等线路的过电流保护时间进行调整。
4配线线路故障处理措施
对于上述出现的现象,我们可以现场检测部分用户的相应机器在实际运行时间里出现的负载情况,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该用户的10kV、3000kW的粉矿电动机,可根据实际的负载情况,将过电流的定值提高到2倍或3倍额定电流,将原来的时间1s调整到3s或4s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过载造成的后果。在变电所线路中,可增加开关的保护运作时间。因为在变电所中10kV线路开关的额定保护值是由上级电力主管部分所管理的。要充分考虑部分铁、钢厂的用电特点,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将主要的数据分析结果送达到上级,经过检测与计算,才能将炼铁、粉矿等线路的过电流保护时间进行调整。电力部门要有加强对用电单位的有效检查和监管,确保用电单位正确、合理的依据申报的容量进行使用,尽量避免出现超载运行。
针对高耗能企业较多的用电区,必须在用电管理方面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既能够确保居民的放心用电,又可以减少经常跳闸现象,从而使得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安装氧化锌型避雷器在经常断开运行同时又带电的柱上开关以及隔离开关的两侧,配变的10kV侧同时也要安装。需要注意的是,配变的低压侧中性点、配电的外壳和柱上开关外壳都需要接地,接地电阻要小于10Ω。在每年的雨季之前需要对10kV氧化锌避雷器做1mA直流电流下的电压测定试验和绝地电阻测试,以便及时调换测试不合格的避雷器。安装3~4年为一周期轮流更换一批避雷器。首先避雷器要保证质量合格,并且接地电阻要少于10Ω。对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线路,在雷电比较多的地区,应该在配变低压侧安装冲击放电电压装置,在10kV线路上不同间距安装线路规定的氧化物避雷器。
5总结
供电企业如何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以及为减少这些故障的发生应该采取的清除故障的措施,以期望能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帮助。因此,供电企业要对配电线路中存在内外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针对这些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必要措施开展线路清障工作、加强线路更新改造、加强用户端设备管理,从而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帆.基于单端暂态行波的接地故障测距与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苗友忠.配电系统整体化暂态保护与分布智能故障定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
[3]何正友.配电网故障诊断[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奚春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导线论文; 发生论文; 变电所论文; 间歇性论文; 避雷器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