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滑脱的X线诊断分析论文_齐娟

齐娟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谷城 441700

【摘要】目的:分析颈椎滑脱的X线特征,评价X线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5年10月,医院共以X线诊断颈椎脱位106例,纳入滑脱组,其中男70例、女36例,年龄33~68岁、平均(40.4±10.1)岁,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颈部眩晕颈椎病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X线诊断结果。结果:117个椎体滑脱,向前位移76.07%、向后移位23.93%,Ⅰ°66.67%、Ⅱ°23.93%、Ⅲ°9.40%;崩裂性滑脱占43.59%、退变性滑脱占56.41%,L3椎体占3.42%,L4椎体占32.48%,L5椎体占65.81%,不同部位椎体滑脱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组颈椎曲度改变率高于对照组,椎间隙狭窄、正位棘突线弯曲、钩突变尖、项韧带钙化、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诊断可用于颈椎滑脱,判断发生部位、类型、严重程度,还可发现伴随病理改变。

【关键词】颈椎滑脱;X线;临床诊断

与腰椎滑脱不同,颈椎滑脱是否可作为一种单独疾病尚存在争议,国内外对颈椎滑脱报道较少,有报道称关节突关节间隙减少是颈椎滑脱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近年来研究发现,颈椎退行性滑脱非常改变,老年人发病率可达30%~40%,患者以颈枕部疼痛、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症状表现,患者生命质量严重受损[1]。X线是诊断颈部滑脱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多数文献认为颈椎侧位X线片上椎体滑移距离>2mm作为诊断标准。但需注意的是,X线诊断颈部滑脱误漏诊率仍较高,与症状表现不相符[2]。2011年2月~2015年10月,医院共以X线诊断颈椎脱位106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患者,纳入滑脱组,其中男70例、女36例,年龄33~68岁、平均(40.4±10.1)岁。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颈部眩晕颈椎病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4~68岁、平均(43.6±8.5)岁。两组对象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可负荷试验。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未合并颈部外伤;③无先天性颈椎发育异常。

1.2方法

患者均进行详细的X线片诊断、NIRS检查、颈椎运动负荷试验。X线检查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张口位、过伸过深位,测量颈椎曲度、椎管功能径、椎体中矢径、椎管中矢径、椎体间成角、椎体间位移,诊断颈性脱位主要依据椎体间位移,分别在X线过伸、过屈位上量取上位椎体后下角到下位椎体上椎板作一垂线,测量下位椎体后上角到垂线垂直距离(γ1或γ2)。采用meyerding法利用腰椎侧位片评价滑脱程度。NIRS检查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技术检测患者两侧椎体基地动脉系供血区脑氧代谢变化,颈椎运动负荷试验一颈椎屈伸运动为标准,诱发颈性眩晕,观察NIRS曲线变化。

1.3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建立WPS xls数据表,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滑脱类型与部位分布

106例患者,318段颈椎,出现117个椎体滑脱,向前位移89个(76.07%)、向后移位28个(23.93%)。明显滑脱表现为下缘模糊不清,局部密度增加,见16例“新月形”增白影,多见“弓行影”,或见滑脱椎体横突与下部椎体重叠。117个椎体滑脱,其中Ⅰ°78例、Ⅱ°28例、Ⅲ°11例。崩裂性滑脱占43.59%、退变性滑脱占56.41%,L3椎体占3.42%,L4椎体占32.48%,L5椎体占65.81%,不同部位椎体滑脱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颈椎滑脱包括崩裂性滑脱、退变性滑脱,前者诊断相对困难,易被漏诊,采用多个方向上的X线诊断科提高诊断效用。X线可判断滑脱严重程度,可选择的判断标准较多,多数患者病情相对较强,滑脱多与退变性改变有关[3]。不同部位椎体滑脱率、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滑脱的病因机制。滑脱多见于L5椎体,此处且崩裂性滑脱比重较高,L4椎体滑脱多见退变性滑脱,这与颈椎生物力学分布有关,L5椎体所受力学作用更集中。从X伴随表现来看,滑脱组与普通颈椎病患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滑脱组以颈椎曲度改变为典型表现,但椎间隙狭窄、正位棘突线弯曲、钩突变尖、项韧带钙化、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率相对更低,这些变化是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常见颈椎病的主要病理,发病机制复杂,但对于滑脱而言,其主要与关节突关节异常变化、椎间盘退变、节段活动度过大、手术等因素有关,发病相对更急,故颈椎关联变化相对较少[5]。

综上所述:X线诊断可用于颈椎滑脱,判断发生部位、类型、严重程度,还可发现伴随病理改变。

【参考文献】

[1]陈鸥, 黄其杉.退行性颈椎不稳诊治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8): 711-713.

[2]刘维久, 艾阳平, 付建华.颈椎不稳症的 X 线临床与影像表现[J]. 河北医学, 2012, 18(6): 805-807.

[3]Park MS, Moon SH, Lee HM, 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of the cervical spine with 2-to 7- Year follow- up[J]. Spine (Phila Pa 1976), 2013, 38(4):E205-E210.

[4]Suzuki A, Daubs MD, Inoue H, et al.Prevalence and motioncharacteristics of degenerative cervical spondylolisthesis in

the symptomatic adult[J]. Spine (Phila Pa 1976), 2013, 38(17): E1115- E1120.

论文作者:齐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颈椎滑脱的X线诊断分析论文_齐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