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业在这几年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建筑的高度也在逐渐增加。可以说,在人们的生活中,建筑涉及的种类众多,随处可见。但是,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说在建筑过程中,没有详细的对建筑的抗震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这样,当地震来临,建筑将会受到巨大损害,从而给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现在,必须注重起建筑的抗震设计。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重要作用
引言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由于直接关乎到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寿命,同时自数次大地震以来,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抗灾害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满足于日常居住,所以研究探讨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1让建筑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在建筑设计中加强建筑的抗震设计,能够更好的从理论上为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提供指导,从而让建筑内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建筑抗震设计也因为预留的逃生空间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总的来说,在完善建筑抗震设计方案时,设计师应该严格的遵守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同时,建筑抗震设计也为建筑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提供了参考,让剪力墙的分布更加均匀合理,让建筑结构中心位置断裂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1.2让建筑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和作用得到了加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已经逐渐发展完善,积累了非常多的实践经验。所以,对建筑设计中的先进理念进行合理的运用能够增强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同时,部分建筑物出现平面凹凸不规则、竖向收进出现竖向不规则和超出屋顶高塔的问题,这导致出现较严重的扭转效应问题。而在建筑抗震设计中运用建筑设计的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上述问题。因为建筑设计能够让建筑物的刚性增加,对建筑物的体积和高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最后,如果建筑设计把电梯安装在建筑物的中心位置,能够让建筑抗震设计的效果得到加强。
2建筑抗震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因为国土面积广,很多地震频繁出现的区域都包括在内,这些区域经常出现地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震发生中的建筑物倒塌是导致灾害的关键原因,特别是楼层较高及抗震能力不强的建筑物,其一旦倒塌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目前,在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为了确保建筑物具有较强的抗震力,使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必须要认真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第一,就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来说,因为其设计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在设计中必须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特征选择适合的计算方式,比如:动力分析法等等。第二,设计中的弹性。其是为了确保整体建筑物内力位移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利用有效的计算方式可以正确计算建筑物在地震发生中的实际内力位移情况,并且利用计算着重分析有关位置。第三,就连体建筑的设计来说,各种类型建筑之间的连接往往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抗震力,而连体建筑的振型数目通常在超过单体的8倍。因此,在连体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吸收超过85%,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物整体抗震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重视多重抗震防线铺设工作,加强结构机敏减震支撑设计
多重抗震防线铺设工作,主要在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增设多重抗震防线,以全面削弱地震能量对建筑工程整体的冲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建筑工程多重防线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师和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把延展性较强的构件收入到抗震防线设计工作当中,并把其当做第一道抗震防线,再把另外的工程构件当做第二、三道防线,这样的抗震设计方式可以在第一道抗震防线损坏后,借助其他防线削弱后期冲击力,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此同时,工程结构设计师还可以在结构防震设计工作中将位移作为基本点,定量研究可以降低地震能量冲击力的方式,从而强化工程结构的抗震水平。设计工作中可以利用对具体部分设计进行定量分析的方式,反复核算工程构件的整体承重能力,有效调控强震感作用下工程下层的位移延展能力,以全面实现工程遭受地震灾害时的结构扭曲。另外,现代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能力的强弱主要和工程物业企业及周围环境因素有着很大关联性,不符合标准的抗震性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周围的受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筑工程机敏减震支撑设计集合现代科技于一体,主要通过活塞运动理念对工程结构进行设计。实际地震灾害发生时,有效的结构机敏减震设计能够让结构内部内外刚通过滑动来削弱震动作用力;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师还可以利用效能减震来降低地震能量,通过效能设备和阻尼设备来对震动能量进行消耗,从而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3.2选择合理建筑结构体系
对于房屋建筑的抗震效果而言,所选择的建筑结构体系将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抗震效果。所以在对房屋建筑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对于房屋建筑的整体情况务必要考虑周全,不能因为个别的建筑结构对整体建筑的抗震效果产生影响。将抗震设计应用到房屋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房屋建筑结构体系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唯有如此,才能够使得被设计出来的房屋建筑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又能够具有一定的抗地震灾害能力。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来设计每个构件,确保即使有部分地方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对房屋建筑整体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应注意分析当地地震的传递路径,对各项参数的计算应做到严格控制。在对竖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确保具备良好的应力水平,可以承担建筑自身的重力荷载。比如对于转换结构而言,应尽量做到使上部结构竖向构件传来的垂直重力荷载通过转换层一次至多二次转换。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注意控制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每个构建都可以承受均匀的作用。
3.3地基部分的抗震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开展,技术要求很高,在推动建筑行业整体持续化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完善的地基设计,能够起到增强建筑结构抗震性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阶段,不同地基上不可以同时建设相关单元的建筑物,同时不可以使用处理地基以及整合地基,尽量采用天然地基。进行建筑基础埋设时,要合理增加埋设的深度,避免弱化建筑物的嵌固作用。除此之外,若地基埋设深度不够,当出现地震情况时,受到大振幅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坍塌危险。因此,开展建筑设计时,要将位移作为抗震设计基点,做好结构定量分析,避免地震发生时地表能量散发,同时避免引发共振问题。
结束语
地震是破坏性较强的自然灾害,不仅对社会基础设施、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破坏性,还给受众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受众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国家公共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进程中,为了更好地防治地震灾害,实际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中,务必要全面加强抗震设计工作,只有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和稳固性,才能够在遇到地震灾害时对国家社会财产以及受众人身财产安全进行保护。由此可见,加强现代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黄山.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15-16.
[2]杨清飒.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27):206-207.
[3]卜涛,罗小虎,韩永光.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门窗,2017(09):113-114.
[4]孟小丽.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策略[J].山西建筑,2017,43(27):56-57.
论文作者:李长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