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_内部审计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_内部审计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最佳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佳选择论文,内部审计论文,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模式论文,机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内审机构设置的模式上看,最为科学、有效的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内审机构开展审计业务,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工作作为行政工作内容,要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委员会成员由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总审计长和非公司董事(外聘)等组成。这种组织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最佳模式,其理由如下:

1、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取决于内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越高,反之就越弱。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是企业的主要领导机构,故在其领导下的内审机构能够较好体现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为内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该准则在它的序言部分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的职责”,而内部审计所要协助本组织的“管理成员”,是“包括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两方面成员的;内审机构是“根据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所规定的政策来执行其职能”的,其宗旨、权力和责任的说明(章程),是“由高级管理层批准并得到董事会认可的”。

3、这种内审组织机构模式,有利于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职能的发挥。传统审计多强调和偏重于内审的监督职能,忽视了内审的评价、鉴证和服务职能。从西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来看,其重心已转移到评价、鉴证和建设性功能的发挥,这同样也是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内审机构开展审计业务,主要是发挥监督职能,作为行政工作内容,则承担评价、服务等职能,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职能的发挥。

标签:;  ;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