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林
胜利油田胜南管理中心基建办公室
摘要:工民建工程方兴未艾,自然其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也关系到工民建工程的顺利开展。本文从工民建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此达到工程概预算控制的整体最优目标。构建统一的、完善的、高效的、科学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工民建;预算;问题;对策
一、工程预算在工民建工程中的重要性
通常意义上的工民建,指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工民建工程中,原材料的采购、项目的实施、施工完成后的结算会伴随着资金的使用。既然涉及到资金的合理使用与规划,工程预算在工民建工程中便意义重大。
1、有利于合理组织工民建工程的施工
由于工民建工程的任务量大,而且对于技术的要求日益精湛,只有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合理组织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而先进的物力财力组织管理水平离不开先进的工程预算,其能合理计算各项工作量和各项工料消耗成本。基于此,工民建工程中在编制施工建设计划和完成情况时,需要以工程预算为基准,合理安排各项施工进程中的工序。
2、有利于加强工民建核算
工民建工程实施预算能够提供详实的财务核算资料,以便于建筑企业合理利用人力和物力,使每一阶段的施工都能准确进行经济核算和成本控制。工程预算的造价、施工物料的成本都是以工程预算为基础,基于此制定出详细的成本控制办法。在实际项目中,施工企业按照工程预算的要求定额限量管理人工和材料成本,以实现高效管理的目标。基于此,施工企业要想有效展开经济核算和控制成本离不开工程预算。
3、有利于进行工程竣工结算
从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整个施工过程账目的核对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工作,施工企业必须依据工程预算和工程实际所花费金额来动态调整预算,确定工程实际的建造价格,与建设单位办理竣工结算手续。不仅如此,工民建工程中的预算账目变更,也是竣工结算的依据,是确保工程造价落实的主要环节。
二、工民建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完善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在工民建工程中经常出现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的施工环境、参差不齐的施工水平却运用同一定额标准,这主要是由于预算定额体系不够健全。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的项目,工民建工程预算应采用不同预算方法,采用不同预算标准和预算方案来进行预算。
2、预算监理工作不到位
预算监理在预算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包括编制投资估算的准确分析,对于预算定额进行监理等。而现实中由于工民建工程的流动性,也由于各个项目现场条件的差异,施工人员跟随工民建工程而流动。长此以往,工民建工程的预算监理往往都是初期的控制管理,无法达到流动管理和跟踪管理。
3、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
一般意义上来看,工民建工程的预算管理由各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的部门、成立的机构专门人员来负责完成,进行审核预算、宏观监督与调控。而大部分的工民建企业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往往是进入工民建工程建设阶段方才组建预算管理团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工程预算一般是在工程开始后进行,随着工程结束而结束。刚积攒了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又会将预算工作搁置,究其原因,主要是工民建工程缺乏对预算管理人员的政策激励,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综合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工民建工程预算管理的流动性和滞后性,难以对建筑工程全程进行把控,各单位直接也缺乏有效的沟通。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水平不足,劳动者素质技能低下,综合管理意识不强。工程监理部门则只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进行监督,没有进行全盘监督,无法进行动态调整。
三、工民建工程预算对策研究
1、健全工民建工作的预算管理体制
工民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合理的预算管理体制,也需要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在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的同时,还要对投资的动态变化进行充分预测,有效提高工民建工程的管理效率。在设计阶段,也要加强成本管理,关注建筑设计对成本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注意检查设计方案的执行情况,竣工验收时与原有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不得擅自改变设计、追加投资。在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而未经批准同意就提高标准,造成成本增加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追究其责任,审查造价时也不予承认。
2、提高预算监理工作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作为设计单位,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必须按照操作程序、操作标准来操作。建立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认真测算已竣工工程的经济指标,以此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并获得设计概算依据。对投资估算加强管理,全面推行限额设计,在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的同时,还要对投资的动态变化进行充分预测,从而保证建设项目保持充裕的资金,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3、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费用构成
由于我国目前施工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建筑工程造价费用计算比较复杂,主要由直接工程费用、间接费用、预算利润和缴纳税金组成,而且各地取费基础及费率不同,跨地区进行工程施工的企业在编制工程预算时面临极大不便,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易发生脱节。同时,这种复杂的工程造价费用计算方法严重落后于国际上通行的工程费用计算方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为了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费用构成与国际接轨,应将造价费用按材料耗费与人工成本区分计算,从而使计算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简化了预算费用结构,有利于企业建立现代化的薪酬制度,推动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建筑项目竞争。
4、建立动态造价信息系统
信息工作管理体制落后,资料缺乏精度,在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的同时,还造成投资控制易出现超资超额的局面。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提高我国信息工作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对项目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指导下,造价管理部门认真研究工程的量价分离,推动施工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由市场来决定价格的形成。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运用,使得管理人员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简化繁琐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并为领导者进行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侯国强.有关工民建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2).
【2】刘文君.工民建施工预算中造价管理的应用解析[J].城市建筑,2014(30):149-149.
【3】黄江琴.关于工民建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
【4】李育年.工民建预算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2(6):108-108.
作者简介:
姓名:杨元林
出生年月;1965 04 05
民族:汉族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胜南管理中心基建办公室
研究方向:工民建施工与管理
论文作者:杨元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工民建论文; 工程预算论文; 工程论文; 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费用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