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 陕西省乾县新阳初级中学 陕西 乾县 713300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次语文课改中,最近的新课改对阅读要求之高,阅读量之大是罕见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上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教学需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随之进行改变和创新。阅读教学是教师的基本任务,阅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为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理念,在课堂上竭尽所能把知识点讲细讲透。虽然在课堂中,教师有时也在努力调动学生活跃性,但通常也是以教师为中心来实施的,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步伐进行学习,缺乏自己的创新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没有老师就不会学习的习惯,遇到阅读中的问题时,只会按照公式化的方法来分析课文,失去了本应该有的活力。
2.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学习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师的还停留在陈旧的观念中,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育方式,教师往往过于偏重学生考试的卷面分数,从而忽略了指导学生应该掌握的是学习方法。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学会理解文字和语言之美,在文字的背后,每篇文章都有它丰富的含义和内涵,一篇课文在通篇阅读之后,教师应该引领大家去感受文章的意蕴;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也有待提升,目前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如果教师在阅读文字时发音不准确,学生也极有可能受到影响,从而掌握错的文字发音,这是极其不利于语文阅读学习的;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当遇到一些优美的景色或动作时,多媒体演示除了有助于增加课堂趣味性之外,也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缺乏
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兴趣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普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的。第一,学生偏科或者喜欢具有趣味性、简短的文章,对教材文本、名著的阅读兴趣不高;第二,是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导致学生阅读积极性与兴趣不高;第三,受升学压力、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对阅读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阅读可有可无,缺乏重视意识,有的老师和家长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不学无术”的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学业;第四,课程繁多,学生课后时间多用在各科目的学习中,不能耐心进行阅读,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加强诵读教学培养语感
语文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特殊的阅读心理特点,点燃他们诵读激情?(一)是老师范读,激发学生兴趣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转,或抑扬顿挫,营造学生跃跃欲读之势。(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如开展诵读会,挑选课文中优秀诗文进行小品表演等,(三)是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比如学习诗歌散文可以挑选乐曲作背景音乐或听或诵或唱或谈,激发学生配乐朗诵的热情。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可见培养语感能力非常重要。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部分。在训练时一是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去体会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二是强化语言训练,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语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去选择、去运用最恰当的语句。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尤其应注重让学生积累重点字词、优美文句、段、篇。
2、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有句这样的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就是说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指引他们自主学习,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下两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要注重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应该把文章中那些描述精彩、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到本子上,从而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对写作文具有积极的意义。(二)是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不同书籍的阅读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只需速读、略读,而有的则要精读、细读,所谓精读就是要逐字逐句的阅读,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做出标记,就要查阅并弄懂,直到彻底把握整篇文章;略读就是可以快速的阅读,可以一眼几行的读,只需了解大概意思。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指引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精读与略读想结合,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
3、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建文章情境,可以让学生们扮演课文中的人物,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和情感的投入,从而和作者产生思想上的融合。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章的作者接连运用了很多动词,来表现在雪地里捉鸟的整个过程,描写的细致且生动形象,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表演捉鸟的动作,通过现场演绎来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脑海中勾勒出作者童年时天真活泼的形象,从而更加饶有兴趣的进行阅读。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QQ、微信等方式为学生推荐一些思想性强、具有教育意义的深度好文,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优秀阅读材料。
总之,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阅读观,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将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平台,再以课外阅读为辅助,只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敢于尝试,勤于总结,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更适合的的阅读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论文作者:周颖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语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