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大坝重建工程建设局 132108)
摘要:在智能电网运行当中,继电保护设备整定值管理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本文中,将就适应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定值的在线管控方案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定值;在线管控方案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智能变电站得到了较多的建设与发展,并逐渐向着无人值守的方向发展。在该模式下,能够在实现人力资源节约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效率,但在电力设备运维方面也面对了新的挑战,即包括有对于设备整定值的计算与设置。对此,即需要能够积极寻求新的处理方式,不断提升工作开展水平。
2整定值在线管理方式
2.1整定值自动下装
在系统当中,继电保护定值软件处于安全III区,而整定值管理系统的主体处于安全I区,在区间当中的隔离装置运行中,其仅仅能够允许数据以单向的方式进行传送。对此,在该系统设计中,即将定值单文件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具体通信方式即为跨安全区,以此对单向的数据传送目标进行实现,将整定值但实现对定值管理系统的下发。具体来说,即整定软件在对整定值单文件输出后,通过网络将该文件写入到整定值系统服务器当中,由整定值管理系统对文件进行读取,进行整定值的识别,在完成识别后,该系统根据执行策略以设备定值模型数据进行取代服务,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下装。在实际操作中,其具体流程为:第一,管理部门人员将整定参数数据实现对整定计算软件的输入,在获得继电保护整定值后对定值单文件生成,通过反向隔离装置的应用将文件实现对I区管理系统服务器对应目录的传送与存储;第二,整定值管理系统定时对目录进行检索,如果发现文件发生变化,则将根据相应的规则解析文件整定值,如解析失败,将发出对应的提示,如解析成功,则将生成下装定值命令,将其实现对前置通信进程的发送;第三,由前置进程对命令进行执行,将整定值实现对站端的下发,在经过确认以及返校流程后下装整定值。在执行成功后,系统发出提示并将数据存储到历史库当中;第四,对当前整定值进行召唤,在通过定值单对比根据所获得的结果发出确认修改成功的告警信号。
2.2整定值数据识别
在传统处理方式中,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同定值整定系统两者保持独立,因具有不同的业务,在内部设备模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因此无法实现对数据的共享与复用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能够对整定值下装执行以及计算的流程进行贯通,对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目标进行实现,在该系统中,对以CIM-E格式为基础的定值单文件格式进行了定义,而为了能够对定值项进行有效的识别,对基于模式识别的算法进行了应用,即在对CIM-E文件内容进行识别时对尾部匹配、包含匹配以及首部匹配等模糊识别规则进行了制定,以此较好的完成识别整定值项的目标。在具体定值模糊匹配方面,对于电压以及电流等词法,其通常处于定值名称的尾部位置,而闭锁则通常处于中间位置,对此,则通过正则表达式方式对保护定值名称当中关键词的匹配以及位置情况进行描述,即根据具体检测当中所发现的关键字以及其所在位置使用对应的包括、首部、尾部、单关键词以及多关键词匹配原则进行识别。在人机应用方面,除了通过以上算法自动识别整定值外,对于经过匹配失败的整定值则将给出提示,且能够通过手动工具的应用关联整定值,将结果保存到数据库当中供后续设备关联时使用,即通过不同方式的结合对两套系统的整定值数据共享目标进行实现。
2.3整定值自动对比
在传统继电保护设备运行中,由人工的方式对整定值的正确性进行核对,但受到任务重、强度大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人工核对方式在准确性方面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在实际运行当中也可能因装置问题出现整定值飘移情况,并导致定值错误问题的发生,如果没有及时检测这部分错误,则会使继电保护设备因发生拒动以及误动情况而出现隐患。在该系统当中,即通过对整定值在线校核策略的制定根据实际需求以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校核继电保护设备的标准以及运行整定值,在对设备整定值异常问题及时发现的基础上做好隐患问题的及时发现与消除,以此实现电网运行安全的保障,其具体流程为:第一,由专业人员对整定软件获得的定值单文件进行审核,在不存在问题后将其以文件的方式在系统数据库当中保存;第二,专业人员通过整定值管理系统的应用对设备运行过程当中的整定值进行调取,由系统根据具体定值区号对整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即按照逐项的方式对比标准定值以及设备整定值单内容,如果在检测当中发现存在不一致情况,则将给出对应的告警提示,在获得结果后将其存入到数据库当中;第三,如经过对比发现结果一致,则直接在历史数据库当中保存结果而不再给出提示;第四,系统以定期的方式对整定值对比结果进行分析,在给出对应统计数据报表后根据实际需求分析设备异常整定值出现原因。
3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适应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定值的在线管控方案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做好管控方式的研究优化,保障电网的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华煌圣,刘育权,王莉,刘伟,袁海涛.远方修改继电保护定值的控制模型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21)
[2]陈朝晖,周红阳,石东源,陈明,李银红.大型互联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数据一体化管理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03)
[3]赵安国,樊陈.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定值交换格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04)
论文作者:徐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定值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方式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