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论文_章湉

南昌市第三医院 330009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在医院自 2016 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患者90例,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分组,包含TIA组(例)和脑梗死组(例)。然后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设置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TIA组;血清 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r=0.318,P=0.000)。结论 血清 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有利于在临床中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和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C1q;相关性;病情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机体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血管阻塞以至于脑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局部缺血性疾病[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日益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不会造成患者神经功能的破坏,但该病会逐渐进展形成脑梗死[2]。脑梗死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严重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存在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控患者的病情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影像学CT和MRI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较低,CT检测在脑梗死发作的24小时中无法检出异常,而 MRI检测耗时较长、适用范围较窄,无法快速监控病情[3]。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虽然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但是费用较高且会损伤机体[4]。因此,为了探讨血清C1q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状况的预测作用,本文随机选取在医院自 2016 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患者90例展开临床研究,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医院自 2016 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患者90例,共有男性 48 例,女性 42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8 至 74 岁,平均年龄是(56.39±9.18)岁。排除伴有其他影响血清C1q水平的疾病以及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分组,包含TIA组(51 例)和脑梗死组(39 例)。然后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设置为对照组,共有男性 23 例,女性 22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5 至 75 岁,平均年龄是(50.87±10.33)岁。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存在较高的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开展影像学头颅磁共振与CT检测,然后空腹采集3 ml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液,将血液置于4℃的条件下离心提取上清,离心的转速设置为每分钟 3 000 r,时间为10 min,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1q水平,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试验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22.0 处理与分析,对计量资料开展方差分析,对计数资料开展卡方检验,血清C1q变化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如果 P<0.05 则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TIA组;血清 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r=0.318,P=0.000),详见表 1。

3 讨论

由于动脉血管的硬化属于脑梗死的病因之一,而在以往文献研究发现血清C1q的水平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补体系统的激活对机体血栓的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5]。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清C1q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状况的预测作用。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TIA组;血清 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r=0.318,P=0.000),可知血清 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C1q属于补体激活途径中的启动物质,该物质含量的升高会表示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高,这与等的研究结果一致,C1q会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局部脑组织中累积[6]。因此,在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可定期根据C1q水平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和预后,以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恶化,促进患者的康复。该方法检测能够防止对机体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操作快速便捷,适用范围广。今后应进一步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C1q 水平临界值,为临床具体应用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血清 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有利于在临床中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和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1]刘艳艳,陈丽.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9):5633- 5634.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3]王松海.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857-2858.

[4]王松.110例脑梗死患者的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临床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2):84-88.

[5]冯晓琳,张楠,汪俊军等.血清补体C1q及其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6,34(4):287 - 289.

[6]Ten VS,Yao J,Ratner V,et al.Complement component c1q mediates mitochondria-driven oxidative stress i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J].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2010,30(6):2077-2087.

论文作者:章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论文_章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