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基础项目是暖通工程,设计水平的优劣与暖通工程的后续使用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人力因素和环境因素双向制约着暖通设计,引发暖通设计问题频繁出现。只有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才可以建设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暖通工程。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暖通工程施工及设计,其不仅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而且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与百姓的居住体验息息相关。通过暖通设计中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则可以有效促使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提升,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暖通设计在暖通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暖通工程中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风管不合格的情况,在暖通工程的安装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表面凹凸不平、质量不达标、角度不规范都是风管经常出现的问题,最终导致安装效果较差,也给建筑美学表现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针对不合格风管的问题,网格线铝箔贴面的玻璃棉毡是最佳的改善材料,在连接处使用胶带连接,避免空隙和裂纹的出现。其次,过滤器阻塞的现象也常发生在安装过程中,虽然风机盘有风力导出,但是水管的阀门均被吹开,并没有降低室内的温度,这样的情况可以被认定为空调水管被堵塞,需要冲洗管道污垢之后再进行风机盘与冷热煤管的连接,杜绝堵塞的发生。
2.设计内容不全面。在暖通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因为设计漏洞导致后续施工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关于暖通设计已有的相关规定,对其设计内容进行约束,例如:完整的热媒参数、热量消耗指标、采暖热负荷、散热器型号、消声、防火、防腐、保温等。所以暖通设计的首要准则,就是保证所有的设计满足相关规定,在暖通设计平面图标注中,很容易出现小细节的疏忽,例如:水平干管管径尺寸、立管的编号等,都是屡次出现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其次,平面图中的多层合绘,要分层标注散热器和管道等,逐一对相关设备的性能、型号进行标注,对于大型的基础设施,例如锅炉房也要标注详细。计算在设计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不仅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还要保证计算的完整性,例如:水力平衡计算、散热器选择计算等,要以内容一致为原则,对建筑的平面图、系统图和剖面图进行设计,减少给施工人员带来的困扰,从而影响施工进度,计算书要在图纸上得以完整体现,所以缩放倍数要详尽的体现在图纸中,做到图纸与计算书的一致性。
3.暖通系统设计缺乏科学性。选择的暖通水管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实验压力,常规实验压力为1.5倍的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6MPa,保持10min的实验压力,小于0.02MPa的压力,下降到工作压力,所有管道密封良好,无渗漏现象即为合格。防止因为管段之间的衔接缝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导致暖通工程不合格。暖通设计当中,要明确规定所有管道衔接缝的密封性,对分环阀门的设置要充分考虑,防止阻碍系统的维修管理和运行调节。
4.暖通系统中缺乏科学性的通风设计。通风设计是暖通设计中的关键关节,通风设备的承载力需要设计人员对其进行详尽的计算,防止制冷机的容量不准确,不仅增加了购买设备的成本,还大大削弱了制冷机的工作效率。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中,应该对建筑的实际需求进行综合性考量,并综合考虑最大的温度限度、节能效果和经济成本要求来选择符合工程效果的保温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热系数决定了保温性能的优劣,材料在稳定状态下的热传导能力称为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小,导热能力越好,同时还应该结合材料的吸水能力、燃烧效果等指标,以不同种类材料的优势进行分类设计,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也存在不科学的地方,例如:铝箔玻璃棉只适合做风管的保温,并不适合做立管和冻水管的保温,所以要根据保温材料的独特性能去选择材料。
5.暖通系统中空气的排出问题。管道内空气的排出情况要在暖通系统使用之前进行综合考察,防止在暖通系统中形成气堵,降低保暖效果。分集水器是采暖系统中安装地暖盘管的主要方式,一般在分集水器的末端安装排气阀,保证暖通系统运行过程中管道内的空气能够及时排除。采暖系统的重要内容是安装暖气片,暖气片的阀门必须安装排气阀,避免气堵的产生,是保障室内供暖温度的前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环保性能,实现采暖效果和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暖通工程施工中的暖通设计优化路径
1.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和原则进行设计。为了保持工程的质量,就必须需要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保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比如,进行地热供暖设计时,应该保证其热采暖节能性、室内使用面积、隔音效果的充分发挥。对于技能性设计时,实际情况的不同,各个建筑的指标也不相同,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采暖地面设计时,地面最佳厚度是控制在80mm,管道距离控制在200mm,供热管道与外墙表面也应该拥有着100mm左右的距离间隙。(2)供暖回水的温差也有着规定的标准,最好是处于15℃左右,控制这供暖系统压力没有超过0.8Mpa。而供暖系统的耗热量计算,也有着空气节能设计的相关规定与供暖通风设计的相关规定进行规划,再通过地热采暖工程的相关特点进行优化与设计;(3)采暖温度也应该按照标准进行控制不能超过65℃,而低温阶段的温度控制在30℃到40℃最为合适。比如对大型建筑进行采暖通风设计时,换气次数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实际面积进行决定。比如,划分出四个建筑区域,设定这四个的区域面积分别是432平米、446平米、214平米、689平米,通风量分别为:47515立米、49800立米、37520立米、84526立米,那么这四个区域的换气次数也就可以得知为:2次、3次、3次、3次。通过确定这些数值便可以有效保证建筑楼层的温度和空气湿度达到规定。
2循环水泵选用。在以往通风工程中,我们发现,循环水泵的选择正确与否会对生活中的供水净水压力以及水利的平衡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对于暖通通风工程来说,正确合适的循环水泵设计非常重要。经过计算发现,我国现如今的建筑中计冷负荷实际效益值为200,但是因为在水泵的选取上都会选择大于实际生活用水容量的水泵,所以计冷负荷随着输出的冷循环气流偏大而超出实际所需负荷的40%达到了280以上的负荷值,这就使得产生的计冷负荷得不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并且选择大于实际生活用水容量的水泵,对于工程前期的运行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循环水泵运行所需要的费用也相应的增加。而对于循环水泵来说,当其正处在循环交替的工作状态,选择正确的功率,才不会使水泵造成多余损耗。反之,如果功率不对的话,对于水泵本身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并且运行效率也会相应的降低。
3.通风量设计。不同区域的所需通风量也是不同,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籍此对比不同的通风设备相关参数进行选择。新风量也有着相应的标准对其进行规划,需要按照15.0m3/h~20.0m3/h的标准来进行设置,而对于包厢内的吊顶式的排风扇,换气次数也应该以2次h~4次作为标准进行设置。
总之,为了达到暖通的最终效果和施工的高效率,在暖通工程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很多问题,比如采暖热负荷及耗热量指标、系统总阻力、散热器、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管道的选择和管径的设计、根据冷负荷合理选择制冷机的问题等。在设计中要尽可能做到从用户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可行性大、经济适用的暖通系统。
参考文献:
[1]鲁敏.暖通工程施工及管道防腐保温技术研究.2017.
[2]范华夏.试述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2018.
论文作者:陈颖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暖通论文; 工程论文; 水泵论文; 采暖论文; 管道论文; 系统论文; 风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