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点滴体会论文_汪祥勇

安徽省庐江县福元初级中学 231500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改进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农村 改进教学模式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我们生活、学习和劳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初中数学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也是将来学习和一切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发展,初中数学的培养目的发生了质的转变,教师不仅应负责学生基本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通俗点说,数学核心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利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展开各个实际问题思考的综合能力。一个具备数学核心素养的人在进行相关问题解析的过程中除了关注问题本身的解决内容,同时也关注其解决路径、解决目的以及解决价值,甚至能达成举一反三的成效,同时也能在数学学习与解答的过程中完成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了数学问题的理解深度、解决数学问题的路径分析、数学问题的最终结果与延伸价值等;所以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人类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如何把核心素养融入数学课堂教学?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课题。国内外不少专家、教育界名人都把目光投向人的本身素质发展上来加以研究、开发、利用,不泛成果累累。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教科院儿童数学研究所所长吴正宪认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学生的独立思考中来,从学生的活动体验中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来,从教师有价值的引领中来;上海特级教师潘小明建议“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认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解决的学习中生成;问题解决的学习需要核心问题引领;核心问题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但纵观目前农村课堂教学,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初中生处于可塑性极高的学习初始阶段,但许多教师倾向于将教学重点置于重复记忆与知识巩固方面,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认知结构以及探索能力的关注较少,不利于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离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

数学核心素养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要解读数学核心素养,这直接关系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应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为此,我从农村初中的实际出发,对我校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改进,希望能有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能提升本地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价值。下面就是我们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合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核心素养

创设合适情境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一个关注点。首先要对“情境需要”有个全面的认识,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历史情境。情境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便于理解学习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进而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通过现实生活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可以实现数学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拓展,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打好基础。教师应当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数学学习愿望,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着力在学生现有数学经验上提高学生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

例如,垂线段最短教学,让学生观察乡间的小路,怎样走最近?然后思考。解直角三角形学完后让学生测量大树的高度、学校旗杆的高度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索与交流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观察与试验,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开展数学交流,例如,数学概念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并且将数学交流活动形式化,从而促进学生深入地挖掘数学内涵,达到促进学生深刻认识数学问题目标。

二、结合游戏设计,使学生快乐学习数学,发展核心素养

学习数学不只是枯燥地解答问题,还可以与游戏相结合。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利用与初中数学相关的益智游戏,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奇妙,进而喜欢上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来分享各自的数学益智游戏。然后再向学生布置相应的游戏。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后,可以带领学生“24点”游戏等等,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对数字的反应和敏感程度。另外,还可以加入翻牌游戏,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性思维,从而帮助对数学的学习。

三、锻炼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不断探索,逐渐形成数学的思维意识,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通过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来锻炼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有效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快速解决有关数学的一系列难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拓。更要深入教学内容的实质,挖掘具体知识技能所蕴含的核心素养,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并把它们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来。这样,在教学中才有可能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如“菱形面积”这一内容,从知识技能层面,教学目标有: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正确地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蕴含或可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应用意识等,以及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有这样的教学思想意识,才可能外化为教学的行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才可能得到落实。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所以课堂教学中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则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动手,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对比、旋转,结合实际操作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全等,化四边形问题为三角形问题,让学生学会利用拼接三角形时的公共边(即四边形的对角线),添加辅助线将四边形合理地分割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将新知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验几何教学到推理几何教学过程中有效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数学知识,充分利用辅助线,灵活运用不同的转化方式,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几何证明中的变和不变性。同时,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所设计的问题需要立足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不仅需要关注新知识的延伸,而且还需要保证知识问题的启发性、引导性和思考性。因此,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数学知识为主要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又如:人教版就九级数学上册“图案设计”,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对称图案的美,并体验到复杂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在欣赏了各种漂亮图案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创造出的图形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数学离不开,数学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对农村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从多方面进行,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只有有效地改进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数学思维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秋妹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2018,(03):197。

[2]李元花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3):5-6。

[3]严儒杰 数学课堂如何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考试与评价,2017,(11):35。

[4]郑强 论数学素养及其在数学课程中的价值体现[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126-128。

[5]林宗泽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18,(08):24。

论文作者:汪祥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点滴体会论文_汪祥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