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发展观与当代社会主义新科学发展观_市场经济论文

马克思发展观与当代社会主义新科学发展观_市场经济论文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当今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K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4)02-0011-07

我们党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起,突出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伟大成果,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巨大飞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的发展理论的要点和精华

谈到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我认为,首先要认识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尽管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应当承认,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思一生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从根本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代替(即阶级社会必然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大趋势。他在论述理想的未来社会时,除了讲到未来社会的一些制度特征外,还讲到未来理想社会发展的目的、原则和要求以及适用于未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虽然这些论述是分散在许多地方讲的,但集中起来则完全称得上是一套富有创意、十分精辟、很有分量的发展理论。下面仅列出十个方面的要点。

(一)未来社会是“以每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它发展的基本制度架构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这个联合体以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能够实行按需分配)为前提,以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为基础,以所有个人得到全面发展为条件,因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不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每一个人都追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3]。

(二)未来社会发展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包括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等多方面的需要。“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1]。

(三)未来社会十分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不仅要完全消灭阶级对立,而且要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差别,“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同时,要努力“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5-1],以便同时推动社会生产体系和社会需求体系的不断扩大,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四)未来社会的经济更加需要按比例发展。马克思指出:“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5-2]在社会再生产中,特别要保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积累和消费的协调发展,遵循农业是人类生活、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等规律。

(五)未来社会要更加自觉合理地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深刻地把劳动、生产过程理解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基于以往历史的教训,他满怀希望并且坚信:未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也就是说,要把过去往往是恶性循环的物质变换过程变成良性循环的物质变换过程。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为此,在生产增长上,要尽可能节约一切资源,走以内含或集约化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的比较效益,同时保护好环境。

(六)未来社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些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科技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7-1]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强调要探索整个自然界,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发展任何理论科学,提倡科学的探索和批判精神,并不断提高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水平。

(七)未来社会更加注重节约劳动时间和经济核算。人的活动的全面性归根到底决定于劳动时间的长短。马克思指出:“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正像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约。”[7-2]未来社会既然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然更加需要人们劳动时间的最大限度的节约。所以,经济核算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重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重要。”[8]

(八)未来社会的收入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在工作日缩短、必要劳动产品更加充裕的条件下,剩余劳动时间或产品仍然存在。它们要用作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与资本主义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极为显著地缩减,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与资本主义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基金。马克思还强调指出,人们在收入分配中的平等权利及其存在的弊病,不是由抽象的法理原则决定的,而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及文化发展状况决定的[4-2]。

(九)未来社会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2-2]这就决定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必然要在经济全球化化中存在和发展。

(十)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人的本质和社会再生产的一些基本观点。如,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人的本质不是孤立的抽象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和丰富起来;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就产品再生产而言,包括物质产品、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再生产,等等,具有普遍的意义,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这些论述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研究和解决发展问题具有深刻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鲜明地贯穿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人与自然之间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党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思想,在理念上是一脉相通的,后者是前者的一个首要的思想来源,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重要发展。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对解决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仍有实质性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不能不学习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

二当今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创新

勿庸讳言,用现实的发展的视角看,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一是马克思预见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其成熟的形态是实行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其低级阶段也是个人消费品完全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则处在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因而马克思的发展理念必然不完全符合现实的情况。二是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非商品性的完全计划经济的社会,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种巨大的反差,必然要突破马克思的建立在完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三是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完全消灭了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自然没有涉及到“一球两制”的问题,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与资本主义国家一球共存,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还处于弱势,这种历史态势,必然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新的复杂和尖锐的问题。这说明,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不仅具有直接的实践性,而且必然具有极大的创新性。这个创新包括两个大的层面。

创新的第一个层面,就是要正确的认清现实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制度环境和中心任务。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世纪末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认清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制度;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一球两制”将长时期存在,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同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长期实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方针;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期间,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一球两制”与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事业如何高效益地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优越性的问题。到上个世纪末,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创新的第二个层面,是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面要求和人本效益。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全体人民过上日益幸福的生活。而人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求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的,并且,人的相互关系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必须适时与人的发展的多种要求相适应,否则,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本目的就不能有效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1.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突出;2.劳动就业问题十分尖锐;3.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4.收入分配贫富差距过大;5.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服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6.人口总量负担重,相当一部分人口生育、生活和发展素质较差;7.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消耗率过高,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8.环境污染严重,部分生态环境恶化;9.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有所滑坡,腐败和犯罪现象严重;10.对外开放中“引进来”与“走出去”不够协调,开放的质量和效益急待提高。这些虽然只是前进中的问题,但如果认识不足,不警醒,不认真地对待,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果任其恶化下去,还会造成社会危机和动乱,甚至导致社会主义的面目全非。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历史的社会转型限制的原因,也有主观的认识和工作上的原因。从后一方面看,主要是对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的看法存在误区。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增长”等同于“发展”,存在着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数量增长,忽视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社会协调、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人的发展的倾向。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上,也有过经验教训。比如,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曾有过巨大的增长,但经济社会结构畸形,人民生活改善不快。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曾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正确方针,一度使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由于在工作的全局上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统筹兼顾的正确发展方针未能贯彻到底。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拨乱反正,英明地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必须和能够搞市场经济等重要指导思想,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邓小平理论,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进一步推向前进。不过,在改革开放的实际工作中,也出现过经济过热,重复建设,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对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制度措施不力等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不久,爆发了“非典”流行疾病,政府公共卫生部门一度陷入被动局面;之后,又不断地暴露出违法征地,强制拆迁住房,拖欠民工工资,工伤、交通、食物中毒事故频发,官员腐败、行政违法和其它刑事犯罪触目,各种环境灾害不断等严重社情。所有这些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不能不促使一个新上任的求真务实、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思考一个关系全局的深层次问题:在跨入新世纪之后,在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的基础上,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判断发展效益的根本标准究竟是什么?通过怎样的方式发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吸取前人的成果,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其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以上分析,人们会发现,我们党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与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在根本原则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人的发展是目的,协调发展是关键。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二者没有差别,没有前进。恰恰相反,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看,我们党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在前人的基础上有重要的创新。综合以上有关论述,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第一,突出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人的发展,在某些社会科学中也可能有过以人为本的提法。但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首要的根本的要求,即将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评价发展效益的最终标准,这在发展学说史上是个创新。

第二,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集中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明晰地将发展的基本内容分为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的发展四个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的层次,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发展是前者的必然扩展和提升,又是推进前者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保护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又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概括地提出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下,又针对当前的实际,提出了现阶段要着重贯彻的“五个统筹”的方针。这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第三,重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展开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因此,它要解决的发展问题,既具有有利因素,更具有深度和难度、复杂性和系统性。这就必然要求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便于规范操作,通过系统深化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特别加强对发展的制度化推进。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

(一)应该明确地把充分就业和建立全社会的保障体系作为发展的重点目标。对于科学的发展观,人民最关心的是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实惠,而且有制度化的保证。其中,广大的中低收入者及弱势群体最强烈的希望和要求是建立充分就业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八个有所”:即劳有所作(城乡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劳动的人都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学有所教(城乡普遍实行12年真正的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能够平等竞争上大学),住有所居(城乡居民都能住上与小康生活相称的住房),病有所医(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必要的医疗保障),老有所养(老年人都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安度晚年),困有所保(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必要的有尊严的生活和医疗保障),权有所维(所有公民的合法权利都能得到有效的维护,违法案件能得到公正透明的审理),并分别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和保证措施。事实上,以上的有些保障措施早已在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实行,而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中国更应该并有可能经过一定时期(不需要资本主义国家那么长的时间)的努力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这可以说是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口又最多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社会主义发展优越性的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达到的底线。

上述目标,难度最大的是充分就业。按照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失业是以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现实过程中也的确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包括农村的隐性失业)。再加上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失业问题就更为突出。这在一定的时期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我国实行的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道在这种新的体制下终究都达不到充分就业吗?众所周知,失业是现时百姓最担心的首要问题,也是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和人民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把充分就业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表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宏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强烈愿望!如果我国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努力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那就创造了市场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实际表明,只要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狠抓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合理调整产业和企业结构,搞好劳动就业服务,是能够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成就这一伟大奇迹的。

(二)清醒认识市场经济的两重效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市场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它还将存在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才能走向振兴之路。然而,如何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社会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多年以来存在分歧,少数人认为市场经济只有积极作用,没有消极作用;稍多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本身无所谓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其实际效果如何,决定于环境条件、发育程度乃至评价的标准;现今更多的人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积极与消极两重作用。我持第三种观点。我认为,在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的历史限度内,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方面,但也客观地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会根本改变市场经济作用的两重性,但会影响两重作用实现的状况和结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以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为主要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较快地使绝大多数人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走向了发达、幸福之路。这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出现了无序竞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拜金主义、破坏环境、精神污染、严重腐败、贫富鸿沟、高犯罪率等一系列社会病态和异化现象,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有形和无形损失。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些现象的滋长同制度和法治不完善有直接关系,但产生这些病态现象的根源,也确实与市场经济(以不同主体追求价值最大化和自发竞争为本性,其优点主要是发展经济的动力足,对经济效益的关切度强,其缺点主要是容易忽视社会效益,出现无序状态)的土壤有关。诚然,规制可以遏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但国内外的实际都表明,任何规制都不是天衣无缝的,只要产生负面效应的根源还存在,有空子可钻,其负面效应就会以不断变化的形式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直至市场经济的消亡。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始终存在的两重作用,对于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从我们党明确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以来,在理论上对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讲得多,对它的负面效应则一直不明确,学术界的有关论述也很不够,这是相当一部分干部遇事头脑不清醒、不警觉、犯错误的原因之一。现在是到了在指导思想上明确这一观点的时候了。如此,就会使执政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更加完善和深化,增强一分为二、兴利除弊的唯物辩证法意识,始终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更加有利于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决策。同时,也更加有利于结合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际对广大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正确对待金钱和权利,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有效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市场经济既然有两重社会效应,它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有宏观调控,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问题是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总的原则是:凡是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地方,就主要由市场去做,反之,市场做不到、做不好的事就主要由政府去做。因此,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的前提是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就我国来说,就要坚决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切实从过去统制计划经济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上来。这正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的要求。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一个时期以来,各种安全问题,如劳动安全(我国不少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条件差,工伤事故频繁,职业病不容乐观),食品安全(我国生产的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由于使用化肥、农药及加工环节的问题,有相当部分所含有害物质超标),医药安全(不少药品有质量问题,伪劣药品害人不轻),住房安全(建材、盖房、装修中的污染问题屡屡发生),交通安全(我国正处在交通事故的高发期),人身安全(特别是儿童和妇女的人身安全问题突出),财产安全(各种形式的偷、劫、盗、抢、骗的犯罪现象惊人),环境安全(不少地方的空气、水源污染严重)等“八大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广大人民关注的大问题。这些方面造成的伤害不仅影响这一代人,而且会影响子孙后代乃至整个民族长远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要依赖经济的发展,但着手逐步解决这些市场难以解决的问题,无疑要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法制检查监督,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建立上述“八大安全”体系,则是当务之急。

(三)找准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关系全局长远战略意义的主导产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到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变化过程看,也是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转型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是消费结构、生产结构、科技水平、增长方式、人文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期间,战略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长远效益关系极大。所谓战略发展主导产业,不同于战术主导产业,前者是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具有明显特性的时间较长的战略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它的发展对这个阶段经济社会总体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关键作用、带动作用和先导作用;后者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时间较短的态势下的战术性的主导产业,如汽车制造业、建筑业、家用电器行业等,它们的发展对达到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目标具有最显著的拉动作用。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以人为本,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狠抓“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这个总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更长远的发展目标应该着重抓住的战略主导产业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什么产业能够成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呢?我认为是现代教育产业(包括幼儿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在职教育、业余教育、老年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总之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所必要的各种教育事业和产业体系)。主要理由是:1.大力发展教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现在,已达到相当可观的规模和水平,但存在着消耗高、效益低、结构不协调的问题。这就迫切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现代化的水平。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通过教育培养出相应的人才无疑是关键的关键。2.大力发展教育是解决我国现阶段许多矛盾和难题的一个治本之策。“三农”问题是现在最大的难题,难在哪里?最大的难点在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与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劳动就业问题难,最大的难点也在于广大求职者的业务素质和择业观念与劳动市场发展变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如此等等。如果坚持不懈地狠抓全民的现代化教育(包括完善的职业教育),不断促进人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的全面发展,就大大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矛盾和难题。3.大力发展教育是全面加强三大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整个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智力基础。没有教育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达到三大文明建设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把现代教育产业确定为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是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这样做,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将现代教育产业确定为战略主导产业是否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矛盾呢?不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映了经济对其它社会活动的物质一般决定关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一般要求,今后还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种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水平特别是质量和效益要提升,那么主要切入点在哪里?同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不协调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又在哪里?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这个主要切入点和关键点就在于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产业。可见,坚持以现代教育产业为战略主导产业,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更何况从广义上看,现代教育本身就是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教育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人文基础。这两个基础,属于不同的层次,而又紧密相联。当代的实践证明,只有这两个基础强大了,才能实现高水平的现代化。中华民族也只有在不断增强这两个基础的伟大实践中走向复兴。

收稿日期:2004-04-20

标签:;  ;  ;  ;  ;  ;  ;  ;  ;  

马克思发展观与当代社会主义新科学发展观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