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问题相当严重。建国以来,我国造成水土流失的土地总面积累计已超过四百万平方公里,这一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的同时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包括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和风力水力共同侵蚀三种。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可用耕地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突出,尤其是在近14亿人口这样一个庞大的基数下,人均耕地面积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水土保持工作已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治理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是指用于控制和调配天然地表和地下水,达到符合人们需要而进行的工程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当地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破坏;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在水利工程施工及运营期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农业及生态环境,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直接威胁到生态安全。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有效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 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土石料开采、主体工程的开挖以及辅助设施建设都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实现对上述步骤的有效避免。废土、废石以及废渣都是在实际施工中产生的主要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遭遇降雨径流后就会在短期内引起剧烈的水土流失现象,对下游以及周边地区造成直接危害。根据相关调查与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在实际施工时期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最为严重。在实际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并进行仔细分析。
1.1地表植物被破坏
在实际对项目主体工程、临建工程以及道路修建工作时需要对大量土地资源进行占用,原有的地表植物体积地貌都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最终对土壤蓄水能力产生影响,加剧水土流失现象的严重程度,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1.2弃土、弃石、弃渣堆放
弃土、弃石以及弃渣都是在实际进行施工场地平整以及主体工程清基等工作时所产生的废弃物,砂砾石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对上述废弃物进行随意堆放后受到雨水的冲刷就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这不仅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阻碍作用,同时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有消极影响。
1.3采石以及取土
工程规模较为巨大是水利工程的显著特征,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石以及建筑材料作为支撑,但在实际进行采石以及取土工作时会对地表以及植物进行破坏,最终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原地貌所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也受到破坏,周围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为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必须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解决。
2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
2.1加强水土保持认识,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
水土保持工作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大事。我国于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进行了修订,通过不断完善和修订,相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已完善,现在又新增了新建工程水土保持计划审批制度。该法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所需资金,除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外,还应该引入商业及社会资金,积极探索多渠道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增加水土保持投入,提高水土保持的有效性。同时,应按照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将水土流失治理费纳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成本预算中,作为专项费用指定其用途。
2.2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管理
对水利工程的修建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通过分析实际的水土流失情况,建立起相关的水土保持监理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专业能力,并逐步完善水土保持监理评价机制,既要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又要注重水土流失方面的问题。应设置专职、专业的水土保持监理人员,要求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监理人员针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和具体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严格的监督管理,规范其操作行为,更好的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除此之外,还要引入生态环境影响的项目监测和监测机制,在施工各方面进行有效的生态管理,对重要的水利建设应及时进行跟踪和评价。
2.3加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水土保持规划应包括在水利工程的专业规划中。首先,在水利工程可行性评估中,设计部门需要对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先预测水土流失。不同开发流域的地质情况不同,在预测工作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水土流失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貌进行调查取证,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设施进行分析。其次,根据评价结果设计水土保持初步计划,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保证设计方案有效性与合理性。最后,设计部门需要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情况来规划和设计合理的水土保持施工预案,向有关部门报批。施工单位将在后续建设中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后续设计工作;实际执行施工准备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全体员工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制定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进度表;聘请具有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监理人员参与工程监理;接受各级水利部门的监督检查等。
2.4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能力
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也是对施工区域地表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的过程,这种情况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在工程结束后如果施工单位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工作,那么就会很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阻断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是:在土层的挖方区人工挖掘一条截水沟或排水渠,或者通过设置挡土墙、抗滑桩等设施来避免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在土层作业的回填区加强坡面整治的方式,如增加植被的覆盖,这样,都可以有效减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现象。
2.5指标监测系统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
全面、合理的水土保持指标在水利工程施工开始前就应该制定出来。具体可以结合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土保持的监测,确定好施工区域水土保持指标检测系统的目标,对经常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的重点区域要加大监测与考核的力度,定量且定性的分析出该区域水土保持的监测指标,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控制方法及对策。具体的指标监测可以是对水利工程施工区水土流失背景的监测,如平均风速、年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或者地貌、土壤、气候、植物等的类型,从而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区域指标监测系统的完善。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水利工程对水土保护的作用却因此减弱了,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水土保持的意识,减少甚至杜绝水利工程本身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针对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护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重视,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群策群力,切实做好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工作,打造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王晓云.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规划研究的意义[J].科技视界,2015(08):261.
[2]商孟喜.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4(02):133.
[3]吴晶.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土保持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139.
论文作者:朱燕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作论文; 现象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