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基论文_吴清生

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基论文_吴清生

山东省青岛市出口加工区实验小学 266113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体育教学逐渐引起了教师与家长的重视。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成长的重要时期,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 学生兴趣 培养措施

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方面,不仅为学生今后人生的健康状态及生活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丰富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了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和空间。所以,小学教学中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积极拓宽体育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实现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深入分析学生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独立体,每一个学生的体能基础素质不同,对不同程度的体育训练反应也不同。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能水平,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将基础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划分在同一学习区段,为其制定明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开始之前就进行一次针对全班学生的体能调查,并深入分析学生的体能调查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在基础素质高、基础素质较好、基础素质较差三个不同的区段,并且在后期的教学中为这三个区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每一区段的学生都能够根据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避免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感到难以完成任务而丧失信心、失去兴趣,也避免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因感到任务太简单而失去挑战的兴趣。教师有效地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维持在较高的程度,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

二、善用体育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

游戏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游戏充满兴趣,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游戏以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在体育课程中有效地融入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期待。例如,在教学“快速跑”一课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设计小组接力跑、三人两腿跑、“u”型跑、叫号跑、背向跑等形式丰富的游戏。教师可以将这几种游戏介绍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选择1~2个游戏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完成快速跑的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态,合理组织小组竞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每组学生1~5报号,并要求每个学生记住自己的号。然后教师叫到几号,每组的对应学生开始跑,先到终点者记5分,第二名记4分,以此类推,最终分数最高组获胜。通过这种竞赛性质的游戏,教师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逐渐培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了解学生需求,有效引导学生兴趣

教师在丰富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应该注重深入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发掘出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羽毛球、毽子、跳绳、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多种体育教材,以供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教师可以每次都记录学生选取的体育教材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兴趣,然后合理地为学生提供较专业化的技能指导,以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到较系统的体育活动框架下。

教师可以适时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以引导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加入打篮球的学生队伍,与学生一起打球的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技巧动作,在休息时向学生讲述著名篮球健将的篮球故事,并将打球中发现的问题告诉学生,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这样,通过名人的故事以及与学生的密切交流,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实际情感与对提高体育技能的向往,使学生了解到更具体的体育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将对体育活动短暂的兴趣变化为对体育的真正热爱。

四、运用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每个学生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身体素质也都大不相同。不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也有很多,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因为自身运动能力较差。而作为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质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层式的教学。分层式教学不单单是指对学生分层,也是指每项运动教学目标的分层,为学生设立三个强度递增的目标点,完成第一个目标训练后就可以完成第二个,依此类推。这样依次递进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总之,小学体育越来越成为中国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学生内心,倾听学生诉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丰富体育课堂过程,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体育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基。

参考文献

[1]范乃珍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56)。

[2]赵万兴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J].神州旬刊,2016,(26)。

论文作者:吴清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基论文_吴清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