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步进入新一轮繁荣_宏观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稳步进入新一轮景气状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景气论文,新一轮论文,稳步论文,状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192(2000)02—0001—07

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改20多年来中国经济成功走出罗斯托所谓“贫困的陷阱”并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又一个“认为中国改革开放难以取得成功”的“怀疑论”理论被不断证伪的过程。受1997年7月以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中国经济不景气的双重影响, 国内外的“怀疑论”近来又趋于活跃。某些分析人士把前一阶段中国经济扩张乏力同中国经济的长期成长潜力联系起来,认为导致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中长期国内制度和非制度因素以及国际环境业已不复存在,强调1997年7 月以来中国经济扩张乏力主要是中长期性质调整的结果,短期内结束本次经济调整或不景气状态是不可能的。看来,在中国经济即将步入21世纪之际,对当前中国经济调整的性质、景气状况及其短期演化趋势做出客观的判断确实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的结论是:第一,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不景气主要是世界经济短期调整的结果,而不是源于中国过去20多年来高速成长长期趋势的根本改变。 第二, 目前中国经济正稳步逼近新一轮景气状态,1997年7月以来中国经济的不景气状况将会于近期结束。第三, 中国宏观经济将在2000 年达到改革开放20 多年来的平均景气水平, 并将在2001年获得更快发展。

1 1997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不景气与通货紧缩形成主要是世界经济的短期调整所致

1.1 近期世界经济调整概况

1997年下半年东亚地区爆发金融与经济危机,1998年这场危机日趋深化并蔓延至俄罗斯与拉美地区,加之欧元地区经济增长乏力和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世界经济景气状况逐步恶化。根据IMF 购买力评价计算(见表1),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4.2%,比1996年跌落0.1 个百分点,其中1997年下半年世界经济仅约增长3%左右。跌至1981 年以来平均3%~4%的世界经济景气区间底线。199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更是降至2.5%,分别比1996和1997年跌落1.9和1.7个百分点, 世界经济景气滑入不景气区间。

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短期严重分化:1998年全球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比1997年回落1个百分点, 其中亚洲新兴工业地区仅取得—1.5%的增长,比1997年回落7.5个百分点,而令人深思的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发达国家经济却获得了比危机爆发前更为强劲的扩张;1998年全球发展中地区经济仅增长3.3%, 比1997年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亚洲发展中经济1998年增长3.8%,增幅仅为1991年以来平均水平的一半,除中国和印度外的亚洲发展中经济1998年甚至衰退了4.9%。

表1 1980-2001年经济增长:世界、发达经济和发展中经济

年份 世界 发达经济 亚洲新兴 发展中 其中 其中除 中国

工业地区 经济亚洲 中国、印度

1980-1990 3.4

3.1

8.2

4.2 6.9

5.29.1

1991-2000 3.1

2.3

5.2

5.4 7.3

4.2

10.2

1991

1.8

1.2

7.9

4.9 6.6

6.59.2

1992

2.7

1.9

5.8

6.7 9.5

6.6

14.2

1993

2.7

1.2

6.3

6.5 9.3

6.1

13.5

1994

4.0

3.2

7.6

6.8 9.6

6.7

12.6

1995

3.7

2.6

7.3

6.1 9.1

7.5

10.5

1996

4.3

3.2

6.3

6.5 8.2

6.59.6

1997

4.2

3.2

6.0

5.7 6.6

3.68.8

1998

2.5

2.2 -1.5

3.3 3.8 -4.97.8

1999

3.0

2.4

4.0

5.0 5.8

3.47.1

2000

3.5

2.5

5.2

5.5 6.8

3.88.5

2001

4.0

2.7

5.5

6.5 7.3

4.09.5

1.2近期世界经济景气调整仍属短期调整

关于近期世界经济调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本次世界经济景气的调整究竟是短期性质的,还是长期性质的?我们认为,本次世界经济的调整仍应视做一次短期调整,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世界经济稳步扩张的长期趋势并未发生本质改变。 尽管1971年全球逐步实施浮动汇率体系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比战后实施固定汇率体系期间(1945—1970年)平均慢了约1个百分点,但1971 年至今近30年来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仍保持在3%~4%左右,世界经济活动或世界总需求稳定扩张的这种长期趋势并未因此间爆发的历次局部地区性金融与经济危机而发生根本改变,那种预期未来世界经济扩张的长期趋势会发生逆转,甚至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将面临长期通货紧缩环境的观点实际上是缺乏历史依据的。

第二,国际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尽管1971年逐步实施浮动汇率体系以来,全球地区性局部金融危机时有发生,有些还较严重,但历次地区性局部金融危机从未演化成类似1929年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充分说明二战后不断改进的国际金融体系尽管还存在着局部欠稳定的缺陷,但仍具有无法根本动摇的总体稳定性。

第三,波及面广的重大金融危机发生频率很低。1971年以来对世界经济景气产生重大影响的局部地区性金融危机仅爆发过两次, 一次是1982年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另一次是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因此,尽管类似东亚金融危机这样的对全球经济有巨大影响的危机仍无法避免,但其发生频率很低,由此推断这种危机今后会频频爆发也缺乏客观依据。

第四,国际金融体系由三大巨头维持的稳定格局不会改变。做为全球经济与金融的三大巨头,美国、西欧和日本均拥有相对稳定而完备的金融体系,基本支撑了二战后尤其是1971年布林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全球金融体系的总体稳定运转,国际金融体系的这种稳定格局长期内不会发生本质改变。

第五, 欧元区的诞生有助于确保国际金融体系的长期总体稳定。 1999年初诞生的欧元区是1971年布林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首次通过实现一个庞大经济区域的内部汇率固定而对全球浮动汇率体系的欠稳定缺陷做出的最具深远意义的修正,中长期只会有助于巩固未来全球金融体系的总体稳定,而不是相反。

第六,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状况短期内完全可以恢复。1999年年初以来世界经济景气已稳步回升了12个月,估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达到3%左右, 显示当前的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状况是完全可以短期内修复的。目前美国经济运行良好,日本和欧洲经济处在积极恢复之中,东亚(除日本)、俄罗斯与拉美地区经济恢复的势头很明显。可以说,近期除国际原油价格爆涨外并不存在其它阻碍世界经济景气继续回升的重大反动力量。而原油价格的爆涨给原油生产国带来的巨额收益会逐步刺激产油国增加原油产出,预期2000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可以稳步回落至每桶18~20美元的合理区间。因此,1999年初开始的世界经济景气恢复具有可持续性。预计2000和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可达3.5%和4%,世界经济将结束不景气状态,重新进入1971年以来的平均增长3%~4%的景气区间。因此,1997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了一年半的世界经济调整尽管调整幅度较深,但也只是一次短期调整,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状态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恢复的。

1.3 近期中国经济景气调整主要是世界经济短期调整所致

由于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通过贸易、服务、资本与技术等方式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到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因此世界经济的不景气迅速对中国经济形成了严重冲击。总体而言,这一冲击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

首先,需求方向的冲击。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使国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外部需求增长急剧下降,中国商品与服务的出口扩张力度锐减,形成国内总产出增长的滑坡。同时,规模巨大的出口加工能力被挤压至国内市场,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破坏了危机爆发前国内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国内通货紧缩格局随之形成。

1997年中国国内商品与服务总产出中为满足外部需求的比例高达24%左右,1998年中国货物与服务出口增速比1997年下降了20.5%,因此货物与服务出口增速锐减约使1998年国内产出名义增长速度回落4.9个百分点左右。剔除通缩的因素后,外需的急剧下降导致1998年实质国内产出增长速度回落3.6个百分点左右。从实际经济运行角度看, 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逐季明显滑落也是自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第三季度开始的,而且随着危机的蔓延与深化,中国与世界经济景气状况不断同步恶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重要结论:第一,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总需求扩张力度萎缩是与东亚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景气滑落相伴而生的;第二,世界经济不景气是造成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总需求扩张力度明显萎缩的最重要因素。

货物与服务出口收入增长乏力甚至下降造成居民与企业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企业与居民未来收入预期逐步恶化,又抑制了企业和家庭支出乃至国内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巨大的过剩出口加工能力挤向国内市场,明显增加了国内供给,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结果导致国内供给迅速明显超过国内需求,1997年10月和1998年2 月全国零售商品价格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分别开始呈现同比回落态势,国内通货紧缩局面基本形成。

其次,供给方向的冲击。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交易的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并通过中国贸易与服务进口直接输入到国内市场,加剧了国内通货紧缩。以境内零售商品总额中20%为进口商品计,即使不考虑进口关税水平的降低因素,1998年国际市场水平价格下降6 %约可使全国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 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中国企业境外融资环境的恶化与来华直接投资的下降,造成国际收支顺差锐减,实际上1998年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比1997年少增加293 亿美元,折合中央银行少投放基础货币2400多亿人民币,导致国内货币流动性供应明显不足,货币供应增长速度与货币流通速度明显减慢,进一步加剧了国内通货紧缩的恶化。

因此,无论从经济增长还是从通货紧缩形成的角度看,世界经济的不景气才是导致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与物价总水平下降的最重要原因,除自然灾害以外的国内因素的影响或贡献十分有限。因此,前一阶段中国经济扩张乏力与通货紧缩主要是外部需求调整的结果。

总之,前一阶段中国经济扩张乏力主要是外需的短期调整所致,中国经济调整的性质主要是短期性的,非短期或中长期因素的影响是次要的。不言而喻,随着外需的持续恢复,并继续辅之以扩张的财政政策,中国经济的不景气状况就会在短期内终结。

2 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1998年下半年中国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合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取得了积极效果。进入199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当的货币政策被进一步赋予了新的积极内涵,世界经济景气也呈现出稳定积极的恢复态势,做为结果,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变化,这些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的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济活动扩张力度自1998 年第三季度起开始恢复并稳步趋强,目前中国经济已接近正常景气水平

经验告诉我们,在对中国经济活动的扩张态势做出究竟是萎缩、稳定或是增强的动态判断时,统计指标的选择常常是至关重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统计制度的改革与统计体系的建设大大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活动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以致于反映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GDP的统计存在缺陷。在这种情况下, 选择可以及时获取并恰当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替代经济指标,对于及时把握经济活动扩张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景气的变化做出客观判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电力生产量及其变化不仅可以每月及时准确获得,它一般与经济活动的变化同步密切相关,且中国电力的库存(主要是极少量的抽水蓄能)与电力的进出口规模相对于电力生产总量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电力生产及其变化通常做为恰当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替代经济指标。在使用这一指标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一是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电力生产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是随着经济景气的好坏而变动。一般来说,当经济景气处于繁荣阶段时,由于开工率高,经济规模生产程度较高,电力的边际消耗处于较低水平, 故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一般较低,如1984 、1985、1988和1992年当宏观经济景气处于繁荣阶段时,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仅为0.48、0.66、0.85和0.8。反之, 当宏观经济处于不景气阶段时,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则较高,如1986、1989和1990年电力生产弹性系数高达1.08、1.78和1.63。二是电力生产的月度统计口径需前后一致。三是90年代初以来家电大规模进入城镇家庭,使得生活用电比重稳步提高,一定程度上促使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下降。四是不上国家电网的小火电、小水电电力产量不在当前的月度电力生产统计内。 尽管如此, 对照1981—1996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与电力生产增长速度,我们发现电力生产增长的快慢与经济增长的快慢或宏观经济景气的好坏仍是基本一致的(见图1)。

以电力生产替代GDP分析宏观景气变动的一个现实考虑是,1998 年在电力生产仅增长2.9%的情况下,GDP实质增长率却高达7.8 %, 即1998年电力生产弹性仅为0.37,其中1998年第二季度电力生产弹性甚至降至0.04的创记录低水平,不仅大大低于90年代以来电力生产弹性0.75的平均水平,而且有违经济愈不景气时电力生产弹性愈高的客观规律。尽管有关部门对于1998年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不正常关系给出了种种解释,但是1999年1 ~3 季度累计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却高达0.84,比1998年高1.27倍。短时间内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出现如此剧烈的反向变化,使得有关部门的解释难以自圆其说。看来,上述问题的产生并不在电力生产统计本身,只能主要归因于1998年GDP的统计,说明当前GDP统计工作亟待加强。

如图1所示,考察1997年7月东亚危机以来电力生产增速(前后口径经调整后一致)的变化,我们发现,东亚危机爆发后,中国的电力生产季环比增长速度逐季走低,1998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现负增长,1998年第二季度环比也近乎于零增长,导致1998年第二季度电力生产季同比增速仅为0.27%,创198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低。可以看出,自东亚危机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景气逐季明显恶化,并于1998年第二季度达到最低点。

图1 电力生产与经济景气变动

而自1998年第三季度起,电力生产增长逐季明显恢复,当季电力生产季同比增长速度达到3.65%,比前一季度提高3.38个百分点,当年第四季度则达到4.5%的水平,显示自1998年第三季度始, 中国的宏观经济景气开始回升。这一积极变化恰恰是扩大内需政策逐步实施的结果,也正是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的恢复比世界经济景气的恢复提前了大约两个季度。进入1999年,电力生产增长速度继续逐季走高,显示出在扩大内需政策继续落实与世界经济景气恢复的双重刺激下,中国经济活动的扩张力度继续逐季增强。事实上,1999 年前3个季度的电力生产季同比速度分别达到5.37%、5.42%、7.19%,使电力生产季同比增速逐季走高已累计达到5个季度。 这揭示出一个重要的经济事实,即自1998年第三季度起,电力生产扩张以及经济活动扩张逐季走强的短期趋势已经形成。尤其需要关注的是,1999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电力生产季同比增速高达7.19%,已经极为接近1981年第一季度以来平均增长7.35%的平均水平,充分说明,当前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已经基本接近1981年至今的平均景气水平。

支持这一判断的另一个重要根据是,也正是从1998年第三季度开始,工业企业(1998年1 月以来工业企业月度统计口径改为全部国有企业和销售额在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幅从1998年第二季度的谷底开始反弹并逐季不断回升。事实上,1998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1997年下降17%,降幅比1998年上半年减少26.2个百分点,说明工业企业效益自1998年第三季度开始明显回升。进入1999年,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大幅度增长,1999年前3 季度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达71%,而且东三省国有企业整体扭亏。预计1999年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其中石化行业完成利润达280亿元,比上年增加120亿元。尽管利润的恢复性上升不是均匀分布的,但按可比口径1999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将基本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剔除价格因素后,1999年工业企业利润的实际购买力可望超过1997年。

2.2 1999年5月份以来CPI 通胀率稳步回升至当前温和通缩区间是经济活动扩张不断增强的滞后结果

随着1998年第三季度开始的经济活动扩张的力度逐季度增强,总需求扩张的力度稳步回升,经过一定时滞的库存调整后,总供给明显大于总需求的矛盾逐步缓解,主要表现为通胀率由下降转为稳步回升。事实上,在1998年第三季度经济景气开始不断回升大约4个季度后,CPI通胀率开始稳步回升。1999年3—4月是上轮通胀循环的谷底,当时CPI 通胀率为-2.2%,而从1999年5月份开始,CPI通胀率逐步回升,至1999 年10月和 11月,CPI通胀率已回升至-0.6%和-0.9%的温和通缩区间,分别比此前通胀率谷底回升了1.6和1.3个百分点。我们在对CPI 月度指数进行季度调整之后发现,1999年前10个月中后5个月的CPI月环比折换成年率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平均月通胀率约为+3%左右。 表明:在经济景气自1998年第三季度回升大约4个季度, 当前通胀率回升的短期趋势也已形成。

通胀率的稳步回升不仅彻底扭转了实际利率不断上升的势头,有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促进边际投资收益回报率上升这一良性预期的形成,也从另一个重要侧面印证了上述关于经济景气逐季度回升的判断。当前一致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变动不仅符合传统的商业循环理论,而且也与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通胀循环滞后于一致指标循环4~5个季度的事实一致。

2.3

国际收支顺差稳步回升表明东亚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已基本结束

国际收支状况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稳定与否的重要方面。东亚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国际收支受到严重冲击。首先,金融帐户由巨额盈余变为逆差,1998年中国金融帐户逆差62.7亿美元,比1997年盈余229.8亿美元减少292.5亿美元。正是由于金融帐户差额的巨大变动,导致1998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仅为64.3亿美元,比 1997 年大幅减少了293 亿美元,国际收支盈余减少的数额与同期金融帐户盈余减少的数额相当。进入1999年上半年,在金融帐户开始恢复盈余的同时,中国贸易帐户的盈余大大减少。事实上,1999年上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海关口径)仅为80亿美元,比1998年同期减少145亿美元。作为结果,1999 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明显减少,外汇储备仅比1998年末增加20.9亿美元。

进入1999年下半年,随着世界经济景气的稳步好转,中国的贸易帐户盈余和金融帐户盈余稳步增加。1999年6—11 月中国贸易帐户顺差(海关口径)达184亿美元,比上半年净增104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增加97亿美元,其中下半年增加76 亿美元, 比上半年多增加55 亿美元。 1999年下半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明显持续回升的事实说明,东亚危机通过贸易、金融等项目对中国形成的巨大冲击已经基本结束,随着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景气的不断回升,外资对中国的信心将会不断恢复,中国的国际收支盈余将进一步增加。

通过以上对近期经济活动、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的动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重要的结论:1998年第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景气达到谷底,自1998年第三季度起由于前述内外因素的先后与共同作用,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已连续5个季度持续恢复,且1999 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已基本接近自1981年以来的平均景气水平。只不过这一宏观经济景气持续回升的事实被1999年公布的逐季回落的GDP增长速度掩盖住了。

3 2000年和2001年经济展望

以上分析意味着,到目前为止,东亚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短期调整已基本结束,它对中国形成的巨大冲击也已基本结束。世界经济将重新步入稳步扩张的轨道。在世界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支撑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景气将迅速回升,并逐步将这一景气回升传导至中部地区。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也将获得均衡发展。如果2000年中国顺利加入WTO, 必将有力推进中国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也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再次爆发一轮新的投资中国大陆的热潮,从而极大促进中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我们认为,只要我们认真贯彻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在发展中不断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方针,继续采取既定的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我们就完全可以弥补因吏制、福利制度、国有企业运行体制以及金融体制调整对当前短期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一度因东亚危机受到冲击的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良性预期就会在中国的企业和家庭中重新形成并不断巩固,中国宏观经济景气不断回升的势头就会继续得以维持并稳步趋强。预计: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达8.5%,其中上半年为8%,下半年为 9%,困扰中国经济达两年之久的通货紧缩局面可望在2000年终结;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攀升至9.5%的高水平, 重新蹬上9%的台阶,物价水平相对稳定,通胀率可以控制在2%左右。此外,今明两年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将继续稳步回升,国家外汇资产将分别增加 14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而随着内需扩张的逐步强劲,2001 年贸易顺差将有所减少。详见表2。

表2 1997-2001年中国经济 (%,亿美元)

年季 经济增长 电力增速 CPI

工业企业累计 外汇储备 海关

通胀率 利润增长率

增减额

贸易顺差

1997.1 9.4 4.2 5.2 41.270.3 67.2

1997.2 9.7 3.8 2.9 34.588.9110.5

1997.3 8.2 4.9 2.1 30.8

131.3128.0

1997.4 8.3 2.9 1.0 16.858.2 97.7

1998.1 7.2 1.3 0.3-58.0 7.3 105.3

1998.2 6.8 0.3 -0.9-43.2-1.1 120.2

1998.3 7.6 3.7 -1.4-30.8 6.0 127.5

1998.4 9.0 4.6 -1.1-17.038.5 83.0

1999.1 8.3 5.4 -1.4172.416.7 42.8

1999.2 7.1 5.4 -2.2 70.7 4.3 37.2

1999.3 7.0 7.2 -1.2 71.0 44.6 113.9

1999.4 6.2 5.5 -0.7 60.0 31.8 110.0

2000.1 7.5 6.3 -0.2-10.0 35.0 90.0

2000.2 8.5 7.1 0.6 25.0 35.0 90.0

2000.3 8.7 7.3 0.5 31.0 35.0 90.0

2000.4 9.3 7.8 0.6 35.0 35.0 90.0

2000年全年8.57.1 0.4 35.0140.0 360.0

2001年全年9.58.0 2.0 40.0200.0 330.0

我们坚信,当前各项与中国经济和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息息相关的中国经济制度与体制的重大调整将会在一个繁荣的宏观景气环境中顺利推进,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必将会在这个不断繁荣的宏观经济景气环境中和逐步健全的制度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标签:;  ;  ;  ;  ;  ;  ;  ;  ;  ;  

中国经济稳步进入新一轮繁荣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