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地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民族地区与全国发达省区一样,也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民族地区经济过渡包括:发展和改革双重模式的过渡,即经济发展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也就是二元经济结构模式的转换;经济运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即新旧双轨体制模式的变革。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是民族地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之间的矛盾是过渡时期民族地区的基本矛盾。抓住这一过渡时期的基本矛盾,我们就找到了民族地区发展和改革陷入“放—乱—统—死—放”怪圈循环的根本症结,就找到了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就明确了现阶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主题,这就是努力促进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变革的协调配套,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协调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主题就是促进二元经济协调化,促进民族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化和市场化。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落后的传统经济与发达的现代经济相并存的结构现象。在中国,民族地区既是中国经济二元结构中落后的一元,同时其内部也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问题。在民族地区二元经济中,既有现代化的大工业城市,又有传统的农村、牧区经济,既有先进的电子技术,也有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在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大中型国营企业和集体乡镇企业之间、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之间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的反差,比一般发达地区二元经济更为悬殊,并且相互之间表现为高度的封闭性。同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典型特征相比,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民族地区二元结构发生了严重的错位。从资金、装备水平看,一般是中央企业优于地方企业,重工业优于轻工业,国营企业优于集体企业。但是从资金利税效益看,地方企业优于中央企业,集体乡镇企业优于国营企业,轻工业优于重工业,恰恰相反。可见民族地区资金、技术装备上的二元结构与资金效益上的二元结构呈逆向倾斜状态。称之为二元经济结构错位。[*]
二元经济结构作为现代化过程中先进与落后的组合体,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一方面相对于建国前民族地区“一穷二白”的落后基础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也是治穷致富、实现发展的必经阶段。现代化工业的注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烈反差和高度封闭,带来了民族地区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的矛盾,加剧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条块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二元经济及其主体利益的冲突,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转移和产业的技术进步,导致了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严重不合理性,降低了地区经济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元结构错位是民族地区“不发达综合症”的表现。因此,矫正二元经济错位,促进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协调化、高级化成为未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任务。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应确立一种符合双轨体制的现实格局,以及具有民族地区特点的二元结构转换的基本思想:
1、应以城市现代行业、主导产业和国营大中型企业为投资和发展重点(或“发展极”),通过加快其市场化改革、现代化改造和国际化开放的步伐,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资金积累能力,强化其经济要素(资金、技术、人才、设备、信息等)向传统部门、中小型企业和集体乡镇企业的扩散。也就是说,要通过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中央企业对地方企业,国营大中型企业对集体乡镇企业的推动作用来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和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实现二元结构的高级化、融合化。
2、对地方传统经济、相关产业和集体乡镇企业要强化计划、政策的约束和引导,加快其技术进步和经济创新的步伐,要围绕城市工业、重点建设、主导产业和国营大中型企业而发展和投资,主动攀高结贵,参与其产业分工和合作,接受其“发展极”的幅射作用,提高自身水平和挡次,缩小二元结构的发展差距。
3、在中央大中企业、地方中小企业、集体乡镇企业与传统农业之间建立起互相联系、互相促动的经济机制,利用高度倾斜的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发展势能差和供求互补性,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大力促进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条块之间、重轻工业之间、大中型国营企业与集体乡镇企业之间的商品经济横向联系,尤其要鼓励其相互投资和入股、平等竞争和合作,形成区域二元经济融合生长的格局。
4、必须借助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手段,以及发达地区和有关国家部门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毗邻周边国家、国内发达省市的边缘优势和区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对外开放中实行“北开南联”“东进西出”的战略,发展边境贸易,吸引外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经验的输入,促进区内外经济合作和交流。国家要继续执行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城市、农牧区的对口支援,组织发达地区高耗能企业向民族地区能源基地迁移,组织中央专业部门对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的大力支援。同时要强化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建设投资、开发投资和扶贫投入。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
二、双轨经济体制的衔接
改革前,民族地区也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大家庭的一员。是计划经济运行机制中处于依靠国家投资、保证国家计划资源供应地位的计划经济地区。十六年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管理的一统天下,出现了传统计划体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双轨并存,两分天下的格局。这种双轨经济体制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条块分割的经济运行体制;财政与银行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资金运行机制;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的双轨价格体系和核算体系;计划与市场、行政与经济相结合的双轨调节机制等等。相对而言,计划机制调节的比重、计划价格所占的产品比重、政策性贷款比重和政策支持的企业比重都明显高于沿海发达省区,因而市场化改革步伐也慢于沿海地区。
新旧双轨体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必然选择。循序渐进、双轨过渡的改革促进了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步伐,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促进了民族经济的繁荣。但同时双轨体制给国民经济运行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使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竞争存在两套规则,使受计划和市场约束程度不同的投资主体产生不同的效益,使宏观控制和管理更加困难,出现将公有计划性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转为计划外小集团和私人小集团财产或个人私有财产,使这些产业及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民族地区陷入严重的发展困境。面对种种矛盾和问题,我们不能抱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错了,而是改革的不彻底、不规范造成的。因此,那种“要么计划、要么市场”的,幼稚的理想选择是行不通的。从双轨体制并存的现实格局出发,努力寻求适应二元经济特点的计划与市场的沟通形式和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过渡途径,应是民族地区加快双轨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基本主题和努力方向。
1、加快企业改革,促进多元经济主体的成长发育。首先,要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改革步伐。通过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股份制、承包制等措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不同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其次,要发展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和合资、合作经营,尤其要大力发展城乡之间、产业之间、条块之间、企业之间横向联合和互相参与。再次,建立优胜劣汰的产业重组机制。对于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中小企业可以采取破产、兼并、租赁、拍卖等措施,将其资产向效益好的企业转移。同时在企业改革中还应注重培育企业家队伍,使其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
2、加快价格改革步伐,促进专业化市场建设。重点是加快能源原材料价格改革,促进双轨价格向市场化转移的进程。在价格未理顺前,国家应对民族地区价格较低的能源、原材料及其生产企业实行必要的资金补偿,保护和扶持生产,同时要加快资源性产品(土地、住宅、草场、矿山等)的市场化进程,在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建立生产要素市场。
3、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机构改革为突破口,重塑地方政府宏观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加快机构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要重视部门管理和地区管理的结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经济自治自主权力,制定适合各民族地区特色的经济法规,运用计划、市场、法律等多种手段,协调好二元经济状况下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双轨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根据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特点,选择相应改革方式。改革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应有机结合,企业、市场、政府三个方面改革要协调配套,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改革要综合进行,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同时根据二元经济特点,民族地区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必须走循序渐进,分步到位、分区推进的道路。这样才有希望在城乡融合、条块结合的民族经济大地搭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框架。
三、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改革的配套
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是过渡阶段民族地区面临的两大经济主题,经济发展和改革双重模式过渡可归结为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改革问题。
从市场化改革以来的现实区情看,民族地区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是错位的关系,即技术、文化先进的城市现代部门、国营大中型企业在体制上落后(行政化的管理多、保守僵化),而技术设备落后的传统部门、集体乡镇企业在体制上先进(市场调节、经营灵活)。这种错位反映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生产关系运行与生产力发展极不适应的状态,构成了民族地区最大的现实区情。
在当前经济过渡时期,民族地区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二元结构是双轨体制存在的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二元结构必然有什么样的双轨体制与之相对应,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另一方面,双轨体制对二元结构转换也具有促进和制约作用,传统条块分割、城乡分离的双轨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产业重组,造就了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断裂型二元结构。推动以集权计划为主的双轨体制向市场经济为主的双轨体制转变,就会有力促进城乡、农工、条块向二元结构的开放化、协调化和高级化。在价格扭曲,市场功能不健全的条件下,对二元经济中的轻工、加工企业、地方中小型企业、集体乡镇企业松绑放权后,有些政府部门曾过多地依赖于市场调节,忽视了必要的计划调节。而对能源、原材料行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则过多地实行了计划调节,忽视了必要的市场调节。由此造成沿海地区比重较大的重型产业投资不够、活力不足、效益不佳,进而使二元经济部门之间呈现不同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
二元经济和双轨体制错位客观上造成了计划机制的摩察,引起了改革和发展的矛盾,这些矛盾表现在资金问题上就是资金来源分散倾向与资金使用集中要求的矛盾;表现在产业上就是结构重型化与结构协调化的矛盾;表现在企业规模上就是企业小型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表现在地区发展上就是要素流动东向化与东西部均衡发展的矛盾;表现在经济管理上就是微观经济搞活与宏观控制的矛盾。这些现实经济和战略决策上的问题既是中国发展和改革陷入不良循环怪圈的原因,也是资源产业、重工业、大中型国有经济比重大的民族地区在改革中陷入发展困境的症结所在。
民族地区改革和发展战略失误的思想根源在于实践和理论上存在的两种不良的极端化倾向:一是“改革决定论”,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归结为体制问题,奢望脱离经济发展——结构转换而单纯通过改革体制来解决所有问题,放弃在现行体制未变的情况下优化结构、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积极努力。另一论点是“经济发展决定论”,就是离开变革传统体制,试图通过单纯的转换二元结构而发展地方经济,这也是徒劳的。例如,如果我们不改变中型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分配关系和经营机制,而片面强调增加投资和政策的倾斜,这虽然短期内有助于其生存和发展,但同时会扩大“大锅饭”规模,加剧存资产凝固化,延缓市场化发展和改革的进程。
那么,走出民族地区发展和改革循环怪圈的出路在哪里呢?
1、要以过渡经济学为理论依据,树立发展和改革相互协调的指导思想。因为在计划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传统计划经济学已不合时宜,西方市场经济学又不服水土,而过建经济学正是联结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理论桥梁。只有在过渡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民族地区才能避免盲目冒进和畏缩不前的错误思想,抛弃计划与市场非此即彼的单一选择,树立发展和改革相互协调的思想,从而找到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之路。
2、以民族经济繁荣、稳定为目标,选择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互相协调的战略,并在战略的设计、规划和实施上加以协调,在战略实施的时间、空间、结构上进行衔接。双轨体制中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增减变化、组合方式和运行时序必须与二元结构中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增减变化、转换方式和发展时序相互协调,避免步调不一。在改革和发展中探索适应二元经济特点的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寻求符合双轨体制的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协调方式。
3、经济过渡中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和地方分区改革相结合,微观改革与宏观控制相结合。改革不可能搞“大一统”、“齐步走”,要鼓励民族地区条件成熟的城市、部门和企业自主推进改革开放,大胆进行局部的单项或综合改革试验,中央和地方政府要为其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强化宏观控制、引导和监督。同时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实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我们相信,只有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下,民族地区才能跨越二元经济的“鸿沟”,走出传统计划经济的泥潭,共同奔向城乡融合、条块结合、繁荣稳定的市场经济的光辉未来。
*这方面的数据分析可参见姜月忠文章《中国不发达地区二元经济错位研究》载《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二元经济论文;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二元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双轨制度论文; 资金计划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