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究周铁彬论文_周铁彬1,鄢德伟2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究周铁彬论文_周铁彬1,鄢德伟2

周铁彬1 鄢德伟2

1身份证号码:21012119700522XXXX;2身份证号码:21011319690312XXXX

摘要:我国现在大多数高等公路基层使用的都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因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的板体性和力学性能相较于其他技术来说都较好,并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在早期能够具有较强的强度,随着龄期的不断增加,其强度还会逐渐提升,还可以根据路面工程的需求对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强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公路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构建起完善的公路运输网络,有效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由于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目前机动车已达2.9亿辆,公路工程在运营过程中承担了更大的交通压力。因此,必须在充分掌握实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相应施工技术,严格规范施工操作行为,尽量减少质量隐患。作为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整体强度较大,能够有效提升路面的承载能力,以满足车辆通行需求,在公路建设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为保证基层施工质量,必须充分掌握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加强质量控制措施,减少潜在安全隐患。

1水泥稳定碎石的作用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是我国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为了满足公路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需要,保证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整体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行性,质量合规,方案科学,已经成为了公路路面工程的关键。水泥稳定碎石的骨料一般情况下选择的都是级配碎石,再利用适当的凝胶材料和灰浆来将这些骨料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这种填充的方式是根据嵌挤原理,而且一般的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和密实度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公路路面施工前期水泥都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随着龄期的逐渐增加,就需要对水泥进行增加强度的板体结成,而根据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的相关规范和规定,水泥稳定碎石必须要拥有3%~6%的水泥混合料来进行施工。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基层施工厚度的重点是底基层的高程控制和处理与基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认真彻底的清扫底基层,清扫宽度大于基层的施工宽度,清扫出必要的施工段落后,及时处理发现不合格的底基层,底基层合格后,实施施工前的放样,放样时首先中线在已铺筑的底基层上恢复,再实施边线放样,直线段每10m设一桩,曲线段加密到5m一桩。并指示桩设在两侧边缘外0.3~0.5m;之后实施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方依据设计标高和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设置摊铺机水平传感导线,使用直径2~3mm的不锈钢丝为导线,用张紧器张紧,不小于800N的张紧力,并方向导线依据摊铺机特点设置,要在每次摊铺前与摊铺过程中实施复核测量导线。保证施工的正确性。

3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

3.1水泥稳定碎石的配比设计

在设计水泥稳定碎石的配比阶段,需要重点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和易性、抗冲刷能力、变形干缩、温缩和稳定性等指标。当前,我国主要是根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来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配比的。①成型试件使用的是振动实验法;②水泥稳定碎石的标准密度采用的是振动成型试件的最大干密度;③选择满足实际需求的设计配合比,还需要按照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法来进行试验。

要在水泥稳定碎石配比设计阶段注意控制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才能避免水泥稳定碎石出现干缩裂缝或是温缩裂缝:①要在满足级配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限值粉料和粒径小于0.075mm的细集料用量;②要在满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的前提下,对水泥的用量上限尽量地控制;③要在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更换原材料或是调整级配的方法,尽量避免依靠仅仅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还要控制水泥的用量在3~6%之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

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为了避免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离析,摊铺要求使用2台摊铺机并行摊铺,混合料为7m的摊铺宽度,并需要2台摊铺机之间维持距离5-10m实施摊铺行走。把混合料依照试验所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厚度实施平均摊铺,并使用做标高线的办法运用摊铺机探杆自动控制路面纵、横坡坡度。摊铺机作业时要持续不间断作业,平均行驶,通常控制在1-2.5m/min的速度。防止间断作业导致底基层表面形成波浪与施工缝。当拌合站相对低的生产能力时,经过调整摊铺速度的办法来防止摊铺机发生停机待料的情况。同时,在摊铺的时候避免出现离析情况与含水量改变过大,特别是高温施工时,含水量的变化要随时注意,并及时使用措施。

碾压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结束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可以推动碎石的结板,使施工效率提高。碾压施工的整个过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就是先两边后中间、先低后高、先轻后重,这样的施工过程可以确保公路的稳定性与质量,同时还可以使碎石结板的硬度加强。在施工时要依据不一样的施工质量要求与投入资金选取合适的碾压机。在一次碾压结束以后,一定要依照施工原路返回,而且碾压工序一定要在水泥终凝时间内完成,以保证碾压的平整度。

3.3养生作业

为提升基层的稳定性及施工质量,应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养生,在工作面表层加设土工布、塑料薄膜等遮挡物,尤其注重两侧的遮挡工作,不得存在缝隙,防止工作面含水量蒸发过快,影响基层的整体强度。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定期洒水养护,确保工作面处于湿润状态。根据施工现场气候、温度等条件,确定洒水次数,通常情况下,养生时间应在7d以上。在此期间加强交通管制工作,禁止车辆通行,待养生结束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保基层质量达到设计标准方可开放交通。

3.4碾压的接缝处理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作业时,要遵循由低向高、先轻后重和重叠碾压的原则,并控制碾压段落在25m左右。在碾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时,压路机要首先静压一边,再低频率地振动一遍,之后才大振碾压和收光碾压。还需要在碾压作业结束之后再检测其压实度(尤其是边部),以便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满足公路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要求。对于需要设置纵向接缝的较宽路面,应当使用同步碾压作业的施工方式,两台摊铺机相互间隔5~10m,同步开展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工作,以便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间是垂直相接的。在设置水泥稳定碎石的横向施工缝之前,就要把没有经过碾压的水泥稳定碎石从摊铺机下铲出,把已经碾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端头的断面挖成垂直向下的形态,重新在接缝的端头铺筑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3.5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养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路面施工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才能保证效果的最优化,与此同时,这也是对各个施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节问题较多,比如说水泥搅拌的速度、均匀性、搅拌后的散热时间控制等等,还有就是钢筋的绑扎和弯曲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参与,彼此探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思考能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使用范围最广的公路基层形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对于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而,作为相关施工企业及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规范要求,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获取良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利民.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6(03).

[2]范文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合理施工养生温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09).

[3]李发展.南邓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10).

论文作者:周铁彬1,鄢德伟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究周铁彬论文_周铁彬1,鄢德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