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车辆段基地高标准作业环境施工组织关键理念论文_李爱家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从近些年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段基地建设过程中来看,由于都是短时间、快增长的过程,加上其具有占地面积广,专业众多等特点,各参建单位往往处于迫于被动完成其项目局面,施工组织理念不明确,建设标准要求、施工作业环境定位低。据了解,车辆段基地建设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一套系统的作业执行标准,作业环境往往容易处于非受控状态,场区内经常出现无序、严重的空间交叉作业,安全风险极高,场内作业区域泥泞不堪,常常出现挖了填、填了挖的重复返工作业,施工形成的扬尘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基于此,文章就车辆段基地建设常见的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以期能够为同类似工程提供一个借鉴。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强,地面城市公共交通、私有车辆的增加已不能完全解决人们出行交通需求。我国的各大城市已正在采用经济又适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并通过快速增长运营里程的方式解决这迫在眉睫的城市交通压力问题。然而,每座城市在线网规划时会根据线路功能设置停车场或者车辆段基地,车辆段基地的主要功能定位为线网大、架修基地,承担配属车辆的大、架修、定修、临修及周月检、停放、运用等任务,因此,其在整个线网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车辆段基地涉及到众多专业,主要包括土建、房屋结构、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给排水及消防、通风空调、动力照明、轨道工程、桥涵工程、道路、综合管线等工程,另外还有供电、信号、通信、工艺设备安装等系统专业工程。因此,要想在有效的时间内协调好现场各专业平行、流水作业关系,控制、保持好现场作业环境,只有通过公司以往的相关建设经验,前期策划地系统分析,过程中地精心组织,才能保证整个建设项目地顺利进行。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地界范围内,红线内用地约33公顷。站场整体处于南北段挖方,中部填方,路堑、路基边坡均采用锚杆框架梁、植草进行护坡;库前采用强夯、强夯置换、砼素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库内基础采用工程桩。

段内以综合楼、运用库、检修主厂房为主体进行总平面布置,采用顺向并列式布置。运用库和检修主厂房并列布置于车辆段的南端,顺向接轨;为实现车辆段的列车停靠、调试、检修等功能,场内配套生产及办公房屋总约14万m2(不含OCC控制中心、主变电站及公安派出所),还包括列检库、运转综合楼、检修主厂房、物资总库、蓄电池间、污水泵房、调机工程车库、洗车棚、材料棚、牵引降压所、空压站、综合楼、食堂及公寓等单体建筑。

车辆段基地配套室外且与室内接驳的综合管线包含给排水专业(生活给水、中水、消防(自喷、室内外消防管)、污水、生产废水、管沟废水、雨水),弱电(信号、通信、安防、综合监控),接触网、35KV环网供电、110KV主变电站供电、燃气、空压管道、动力与照明管线、防雷接地设计专业,涉及管线种类20有余。

2 施工组织关键理念

根据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地铁建设工程标准化管理手册》 “永临结合、先下后上、分区推进、绿色施工”车辆段(停车场)16字指导方针,结合本公司以往车辆段基地建设经验教训,结合当前车辆段工程内容和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策划、总结出32字施工组织理念:“消除干扰、路水先行、紧盯关特、分区推进、永临结合、样版引路、先上后下、绿色施工”。

2.1 消除干扰

主要解决车辆段东高西低、南北向地势起伏不定形成站场内3条东西向地表水系以及东西向3条、南北向1条村道交通的干扰。

理念目的:“消除地表水系对施工的干扰,提前探明地表淤泥层厚度,量化换填、加固方案;分阶段隔断既有村道,保通临时道路,迅速实施打围,形成封闭施工区域,减少施工机械与社会车辆交叉干扰,控制交通事故风险”。

2.2 路水先行

结合车辆段土石方分布、进场道路规划情况,策划以“生活办公区”为中心逐步形成二区环形路网,并向一、三、四区弧线扩展,为站场内道路创造有利条件,并为“生活办公区”集中房建区域赢得时间先机。

在消除地表水系同时形成1、2#箱涵南北向的主要排洪通道,同时完善站场坡顶截洪沟、截水沟、站场内排水沟等排水路径,从而形成合江车辆段永久截、排水体系。

理念目的:“稳固中心环向路网,通过弧线扩展支路,提高站场运输通行能力;减少施工抽排、增强本体防洪度汛能力”。

2.3 紧盯关特

充分解决“库前轨行区”强夯、强夯置换、CFG桩地基加固面积大,加固设备低日产量之间的矛盾,促进“库前轨行区”作为填方区域具备充足的日填筑面来保证 “生活办公区”、“检修区”挖方区域的土石料挖、运顺畅,盘活整个站场内部土石方调配体系。

理念目的:“剖析关键线路,根据倒排工期节点,投足前期机械、设备资源,缩短机械化作业项目时间;控制后期密集型人工作业项目程度,降低人员管理难度;提高周转材料使用次数,避免资源浪费”。

2.4 分区推进

综合车辆段建设用地面积大,土石方分布情况、建筑物功能特性显著的特点,将站场划分为四个施工区域,即“预留用地区”、“生活办公区”、“库前轨行区”、“检修区”。

理念目的:“分块征拆、分块推进”,“以征拆面保施工区域,以施工区域工程保站场整体工期”,形成“区域作业空间独立,统一协调区域资源”的“安全封闭、集中开放”的作业环境和施工管理办法。

2.5 永临结合

综合管沟能解决常规敷设、架空临时用电路径,减少用电线路被碾压、挂断的风险;边坡支护结构分段分层完成同时设置永久性绿化植物,减少密目网覆盖面积,打造“园林式”施工作业环境;利用场内永久道路路径、结构层,规划、铺设临时通道,避免资源浪费。

理念目的:“减少临建工程量,减少二次开挖、破坏,促进永久工程在施工期间提前实现功能效益,助推整洁、有序、优良的作业环境”。

2.6 样版引路

通过实训基地实物体,钢筋加工、成型展板,试验样版段等手段,明确产品标准,为后续大面积开展类似工程提供充分准备和依据。

理念目的:“实现规范、标准的可视化管理,总结、优化施工工艺技术参数、经济指标,创造经济合理的优质产品”。

2.7先下后上

只有坚持先施工道路及轨行区的直埋管线,然后综合管沟,最后永久道路及填方区路基段的先下后上原则,才能有效地避免相邻工程立体空间的交叉干扰。

理念目的:“避免二次开挖,避免下穿成型面”。

2.8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主要体现在自动冲洗设备、道路沿线喷雾降尘、建筑集中喷雾降尘手段,土石方工程湿法作业,8小时绿网覆盖、3个月永久绿化等方面。

理念目的:“严格执行上级单位对裸土覆盖、扬尘治理的管理规定,打造绿色作业环境”。

结束语

由于车辆段基地工程量大、施工系统专业多、交叉作业频繁,而施工空间有限,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施工组织理念,形成系统的作业标准,科学进行项目总体筹划管理,才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有序、均衡生产,保证车辆段基地各专业施工进展能够顺利进行。在作业期间,施工企业也只有采取点、线、面全方位的环保措施、手段,才能创造更标准、更环保、更绿色、更舒适的车辆段基地现场施工氛围。

论文作者:李爱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创建车辆段基地高标准作业环境施工组织关键理念论文_李爱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