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东县吴集完全小学 421400
广泛的语文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堂阅读,则是许多小学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渔歌子》的课堂教学为例,让小学生从阅读到悦心的学习过程,从而总结出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四读”领略声韵美
古典诗词的声韵有着高低抑扬之美,引导学生反复吟咏,从声音上感受到诗词的声韵美,同时也促进了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深刻对话,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渔歌子》声韵优美,全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词人以舒缓的语调,描绘了西塞山前美丽的风光,表达了词人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情感境界。
为此,我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引领学生领略到了词的声韵美。
1.“教师范读”。
要求其余学生仔细听“老师在读词时,句子中间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可作如下总结: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声调是第一声的字音读得轻而长;同时古诗词的朗读要注意节奏。
2.“评价读”。
要求其余的学生对参与“朗读秀”的学生进行点评。老师要求: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字音读准了没有。”“你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在读词时,句子中间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3.“圈读”。
“圈读”即学生通过朗读,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或在相关字词旁质疑问难。
4.“悟读”。
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这首词时,想一想你仿佛看到哪些颜色,听到了哪些声音?闻到了什么气息?又有怎样的感受?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吟咏”是诗词教学之根本。在古诗词朗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朗读指导必须要有层次型,要体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认识过程,每次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前两个层次——读正确,把词读得字正腔圆;读流利,读得抑扬顿挫,有板有眼。第三次的“圈读”、第四次的“悟读”是一个学生自我欣赏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全词内容思考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悟,积蓄学习的动力,真正达到了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的学习境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找词感受形象美
阅读教学应遵循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在初读的基础上再细读,品味语言特色。小学古诗词往往平实浅显,耳熟能详,如果教师仅仅以古诗词的意思为重点,那样的教学往往是索然无味的,根本无活力可谈,正如钱正权先生所说:“古诗词教学讲意思是最没意思的。” 如果能巧挖词眼,就能引领学生更好地感受形象美。
关于“词眼”一词,最早出现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由于有了词眼,而使词中的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富于艺术魅力。而从把握诗眼来体会意境、感受诗情,是古诗词钻研、教学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是教师课前钻研古诗,进行备课的活力所在。
三、相互体会语言美
中国古典诗词简约唯美,时空跌宕,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字字唯美,境界超然。在这样的境况下,教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联想走进诗词的意境、词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再现春水碧绿、桃红柳绿、鱼儿跃动、风吹花动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
《渔歌子》的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体味到古词的语言魅力。为突破这一个重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下教学环节:“西塞上、白鹭、桃花……这些字,可不是僵硬的符号,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再次朗读这首词,你看到哪些颜色,听到了哪些声音?闻到了什么气息?又有怎样的感受?”接着,预设看到的颜色:
绿色:“流水”。这绿色的“流水”使我们想起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著名诗句。“西塞山、青箬笠、绿蓑衣”。山是绿的,水是绿的,一切都呈现出绿茵茵的一片,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啊!
红色:“桃花”。课件出示桃花和相关练习。这绽放的桃花,色彩多么丰富,有这么多的桃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真是“可爱深红爱浅红”。
感受到的温馨——斜风细雨,又让人想起了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你。”
阅读教学应遵循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先初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思路;再细读,品味语言特色。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参考文献
[1]倪静川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J].小学语文教学,2014(06)。
[2]王世永 小学语文阅读实效性初探[J].学周刊,2016(01)。
[3]王凤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曲”[J].吉林教育,2014(13)。
论文作者:胡小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学生论文; 古诗词论文; 声韵论文; 过程论文; 教师论文; 读得论文; 有板有眼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