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论文_项玲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职工医院 153011

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措施,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SAS以及SDS评分更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复查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依从性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广泛的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心理状态;依从性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多见于老年人群。冠心病患者多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多的影响,治疗依从性也较低[1]。我们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护理模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1-84岁,平均年龄(61.02±8.36)岁,病程4个月-21年,平均病程(10.15±2.06)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0.96±8.41)岁,病程7个月-20年,平均病程(10.19±2.1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 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向其讲解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危害,促使其主动的释放心理的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默想松弛法以及渐进放松疗法等,可以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松弛患者的紧张的精神状态。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通过宣传手册、宣传栏以及视频讲座等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治疗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提高其认知能力以及治疗的依从性。③行为调节。指导患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告知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不可过量,活动后的心率比休息时增加 30 次/min为适宜,以患者无胸闷、心悸以及气短等临床症状为宜。④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指导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参加户外运动,多与人交流,保持低盐低脂富含营养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②依从性。主要包括服药依从性、复查依从性以及生活习惯依从性3个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当P<0.05时,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如表1所示,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SAS以及SDS评分更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x±s,分)

3 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多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良情绪,抑郁不仅与冠心病相关,而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冠心病,治疗周期长,且效果不十分显著,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较低,更加影响了治疗效果[2]。优质护理的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着想,为患者考虑,在实施高质量的基础护理的同时,围绕着患者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SAS以及SDS评分更加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复查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依从性均明显提高。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广泛的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军,王伟,周建芝,等.冠心病患者心理抑郁状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6):3148-3152.

[2]陈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8-69.

[3]胥加艳,龚晓霞,张莉.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1):2984-2986.

论文作者:项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论文_项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