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姜辉

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姜辉

利越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东阳 322100

摘要:公路路基高填方施工建设是保证工程建设使用安全性的关键,因而,研究人员应以施工技术应用要求为准,通过优化填石材料的使用、提高准备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以及完善碾压施工的顺序流程等,来降低高填方路基给工程项目建设使用带来的一系列不稳定性因素。本文对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高填方路基在公路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因而熟悉施工技术要领,按规章制度和手册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即便如此,施工中的某一细微操作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通过结合施工的具体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计划,才能保障高填方路基施工的最终工程质量。

1公路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应用要求

研究表明,公路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应用要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强度和稳定性。在强度方面,由于公路路基高填方结构长期处于受外界压力影响的状态下,因此,路基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否则,路基结构就会在公路工程建设使用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变形。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可采用强度检测技术,使在高填方施工技术应用环境下,仍满足结构强度的设计目标。在稳定性方面,由于路基在投入使用后,要长期承载巨大的负载力,这就对结构作用的稳定性设置提出了要求。然而,路基结构在公路工程中的作用稳定性,会随着时间长短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问题。为此,研究人员应结合工程所述的施工环境与条件,来保证公路工程建设使用的稳定性。例如,在控制水温稳定性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考虑工程所处地下水或是地表水的活动影响,进而避免给整个强度作用效果带来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对工程所处的地下水温度进行观察控制,即在满足施工建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填筑公路路基前,施工技术人员要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并经过监理审批后认真实施。高路堤填筑除做好原地面的清理工作外,重点要抓主粒径、分层和压实三个环节,要严格控制石料的最大粒径,石料的最大粒径在底层(路底面1.5m以下)不超过分层厚的2/3。提高压实能力,完善压实工艺,以高标准进行路基的压实,以保证路基应有的强度和稳定性。

2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之前应该选择200m以下的地段开展填方试验,给以后的材料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取、施工方案设计带来有效的支持。填方试验可以协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该地区的施工条件,协助施工人员更好的明确每一层材料的松铺厚度以及含水率等,更加规范了施工环节与施工技术,给施工质量带来良好的基础。但是工作人员不可能仅仅凭借一个试验就可以整体掌握施工条件与地质条件,还应该在结束试验之后开展细致、全面的勘察工作。除此之外,在施工之前需要确保施工路段的整洁,彻底去除路面上的积水或者是杂物。如果是地面有一定的坡度,可以首先挖出宽度1m以上的台阶;假如是特殊的区域,一定要结合有关的施工规定开展施工。

2.2填料选择

通常的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的填料会选取具备优良透水性的,比如砾石、卵石等等。在公路工程对于土质的含水率没有明确规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进行施工。假如填料的透水性比较差,就应该更好地限制土质的含水率了。高填方路基的填料通常会选取砾石土、粗砂土、碎石土等,因为它们在路基压实之后可以改进路基的稳定与强度。在选取填料的时候,不能利用粉性土,这是因为它含有众多的粉粒,并且毛细作用太过强。如果施工过程当中遇到多雨天气或者是施工土质的含水率自身就很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土体的强度,进而严重影响到施工的整体质量以及后期的使用质量。

2.3基层处理

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将施工范围内的植被、杂草、碎石等清除干净,若在基层深处存在树根,还需采用推土机将其铲除,避免对施工操作造成影响,及时将清理的杂物运送至指定的堆放场地。对于基层坡度超过1:5的路段,应采取开挖台阶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质土层较弱的部分应采用换填的处理措施,提高其承载能力。

2.4铺筑试验路段

为了保证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需要选取适当的长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确定在施工所需的最佳的碾压次数、组合方式等相关要素。在铺筑试验路段的过程中,需要配备工作人员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积极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2.5填方区上料

首先是对于填料质量的检验,确保其粒径大小以及硬度与施工要求一致,避免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其次是对填料的运输,采用自卸车辆开展运输作业,在运输的过程中应防止出现材料倾洒的现象。待填料运送至填方区域之后,应由专人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指挥卸料,卸料的密度由每层松铺的厚度决定。

2.6填料的摊铺及平整

在高填方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分层摊铺的方式,每层的摊铺厚度保持在50cm左右,待填料卸载完成之后,采用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将填料摊铺平整,在路基两侧的边角地带可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人工摊铺。摊铺作业完成后,通过推土机的碾压作用对摊铺面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填料的密室程度。在此过程中注意对路拱的设置,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的确定路拱的坡度,保证排水的通畅性,避免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在表层出现积水的现象,对路基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

2.7填方碾压施工

在进行碾压施工时,一般情况下采用由两侧至中间的碾压方式,在曲线路段先进行路基内侧的碾压,随后逐渐推移至外侧,根据铺筑路段得出的参数确定碾压的次数。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压路机运行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应保持在4km/h左右。为了保证碾压的质量,在进行纵向碾压时需要有40—50cm的轮迹重叠部位。若施工路段存在机械设备施工不到位的地带,应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强夯处理。

2.8压实度检测

压实程度是决定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每层碾压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压实程度进行检测,必须保证压实的程度能够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压实度不符合要求的地带,应及时进行再次的碾压作业。其次是对于含水量的检测,实际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的误差应控制在2%的范围内。

2.9沉降稳定观测

首先需要在沉降区域以外的稳定地带预埋观测基点,一般情况下设置3个观测基点即可,其位置分布于路堤的坡脚处及坡脚以外的地带,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观测点的标高进行确定,每个观测点的位置间隔为200m,能够有效的保证检测的全面性。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沉降程度的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记录下来,若在此过程中出现沉降不稳定的情况,应及时停止施工作业,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路基处于稳定状态之后方可继续施工。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高填路段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工程问题。因为这样的路段的危险性很高,所以我们需要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严格要求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以此来使得路段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昌裕.三峡库区百米超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7(14).

[2]赵国峰.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06).

[3]罗明坤.包茂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J].珠江水运.2017(05).

[4]袁昕,段少华,李尹超,夏杰.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J].湖南交通科技.2016(01).

论文作者:姜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姜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