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论文_周智飞

(湖南省涟源市人民医院 417100)

摘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开展循证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护理手段(对照组,n=40)与引入循证护理模式(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基础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循证护理,可防范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水平。

关键词:循证护理;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髋关节置换术现阶段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受术后制动引发血流缓慢、静脉血管内皮受损等多因素影响,有较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开展循证护理,对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意义显著[1-2]。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此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4-77岁,平均(61.2±2.6)岁;股骨头坏死14例,股骨颈骨折23例,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4-76岁,平均(61.2±2.8)岁;股骨头坏死15例,股骨颈骨折23例,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两组均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骨科置换术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引入循证护理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1.2.1 提出循证问题

深静脉血栓多在下肢发生,且髋关节置换术后多见,与血流缓慢、静脉壁受损、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相关;分析问题原因,具体包括:(1)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常有多系统多器官器质性病变或生理性退变合并,加之手术创伤侵袭,促使血液表现为高凝状态;(2)患者卧床期较长,加之术后麻醉或疼痛作用,肢体活动受限,进一步减慢了静脉血流流速;(3)髋关节置换术易对髋臼内壁构成损伤,进而引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流减慢,导致血栓形成。

1.2.2 循证支持

依据所提问题对关键词制定,经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面的文献检索,就循证支持证据进行寻找,采取科学评价法,系统的评价所获证据的可靠性、实用性,对最佳证据制定。

1.2.3 护理措施设计与实施

参考最佳证据,并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对预防和护理方案制定,并督促落实,具体措施包括:(1)术前干预:心理干预: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具体的预防方法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以获得积极配合,增强遵医依从;术前对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进行监测,做好充分准备;健康指导:宜食富含纤维素、低脂饮食,强调多饮水重要性,并对腹部按摩,预防便秘,禁烟;功能锻炼:可指导患者行足趾伸屈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关节踝泵运动、小腿下垂床边踢腿运动等。(2)术后干预:待患者返回病房,即取间歇充气压力装置应用,每次时长0.5-1h,间隔6h 1次,共用3-7d。麻醉过后,即指导患者行主、被动功能锻炼,包括足趾伸出运动、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等,并按摩下肢肌肉,术后5d取仰卧位,鼓励做直腿抬高运动;抬高患肢,取一20-30cm软枕置于患肢下,以减轻局部压迫,确保引流管通畅;向患者强调,卧床期间需做好体位更换,加强健侧肢体活动,以为早期离床提供良好条件;避免反复对一侧下肢穿刺,患肢侧不可输注具较强刺激性的药物;控制同侧肢体的连续输液时间,需在48h内;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等需定期复查,依据结果对适宜的药物选择,予以预防性抗凝,开展用药治疗时,需对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有无血尿等密切观察;术后对患者主诉认真倾听,对双下肢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运动情况、肿胀程度观察,依据需要,测定两侧下肢不同平面相应周径;出院指导:就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向患者及家属指导,膳食方案需科学合理,并加强下肢情况观察,若有肿胀等异常,需及时到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对比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应用自制调查量表,总分100分,分值≧85分为知晓;(3)对比护理满意度:应用自制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分值≧85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数资料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基础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为新型整体制护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求证或实证性质,是通过对现存研究资料、患者具体愿望、专家研究资料进行整合,形成有力证据,再结合患者情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服务[3-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所选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通过总结循证问题,包括血流缓慢、静脉壁受损、血液高凝状态等,对支持证据进行查找,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就护理方案进行制定,再督促实施[5-6]。术前包括心理干预、凝血情况监测、健康指导、功能锻炼等;术后包括应用间歇充气压力装置、功能锻炼、体位干预、凝血状况复杂、出院指导等,对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意义显著[7-8]。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基础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循证护理,可防范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瑛,杨新明.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6,32(2):27-31.

[2]金树敏,孙彦冰.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1):74-75.

[3]黄德伍.整体护理模式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与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9(5):672-673.

[4]吴雪梅,朱蓓.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7(8):1389-1390.

[5]许晓萍,汤美秀.护理路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6,6(18):1690-1692.

[6]缪晓雁.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12(1):1882-1883.

[7]程艳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流程联合利伐沙玉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学,2016,22(4):618-620.

[8]王娟.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4(68):223.

论文作者:周智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论文_周智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