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气类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建设论文_李祖明

浅析电气类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建设论文_李祖明

东莞市东力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523412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的建设背景,并且针对这一专业的创新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设等环节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电气类;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建设

引言

本世纪以来,我国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掌握电力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且还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知识,能够胜任电网运行维护、供电管理、电力营销以及电力项目开放等工作。现阶段电力经济工作的从业人员很多本来都是电力行业的工作者,具备电力系统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较为欠缺;或者经管方面的人才在进行电力经济的工作时,由于对电力知识的缺乏,其工作成果往往也难以令人满意。我校所开展的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是电气类抓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主要以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为主,并且以电力经济管理分析相关的课程为辅,其专业课主要由电子工程专业的讲师进行讲授,而且与实际操作相联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设

以下几点为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一)我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为:培养知识面广、素质高、具备创新能力、具备实践能力、能力强的高技术专业人才。

(二)各个专业应当在根本目标为基础,结合各自专业的学术地位、发展状态、专业特征,对各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确立。

(三)运用“合格+拓展”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具体是让大多数的学生满足毕业的要求,并且对这些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包括对提升能力、拓展知识以及培养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的要求,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提升。

针对本专业的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电力企业对于这一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并且资料的搜寻,学习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确立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电力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且具有经济管理知识基础,能够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来解决电力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能够对电力方面的设计、经济、规划与运行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能够进行教育科研、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

该专业的人才应当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技能:

(一)对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并且有效的掌握经济薛理论知识,并且具备人文社科素养,精通外语。

(二)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并且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效把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与最新动态。

(三)具有很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并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能够有效的解决工作实际问题。

(四)能够合理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具备创新与科研的能力,并且能够快速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有着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而且拥有组织管理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建设

应当对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有效的确立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构筑完善的课程知识结构,并且持续性的进行课程内容的革新。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系统的分析各项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设置,认真的进行分析。包括对实践环节与课程内容环节的有效建设。本专业的主要特征是既要熟悉电力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还应当熟练的掌握电力系统的知识,并且能将各项知识融会贯通,有效的应用于电力工业中的实际工作中,解决电力企业的技术经济问题。基于此,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电力经济模块、电力系统模块、经济管理模块,并且还应当使学生对电力经济、经济管理、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操作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电力技术基础、经济学原理、电力经济学基础、电力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电力市场运营理论与技术、市场调查与预测、技术经济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气工程概论、电子技术基础、电路理论等。主要的实践内容包含: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发电厂或变电站方仿真实习、经济学认识实践、电力零售市场仿真实验、发电市场仿真实验、电力市场课程设计、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计算等。

(一)电力模块优化

进行学时的缩减,比如讲模拟电子以及数字电子等一百多课时缩减为六十四课时,将于本专业没有太大关联的课程去掉,例如信号分析处理课程以及工程电磁场课程等。应当增加电力系统的实践课程,并且应当结合电力系统分析的内容来进行,例如配电网运行管理以及电网运行技术等课程。

(二)经济管理模块优化

增设财务会计学、风险管理以及能源经济学等课程,并且将以往的两门经济学课程转变为西方经济学一门。

(三)电力经济模块优化

1.对电力经济学的课时进行挑战,增加电力营销、发电厂经济管理运行以及电力统计预测分析等课程。

2.对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调整,增加电力经济综合实验、发电市场仿真实验、发电厂经济运行设计、电力工程与经济拓展研究。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

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善,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应当通过一定的措施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应当分层次进行设计,实验教学应当根据综合与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以及研究性实验等三方面进行教学实验内容的设计。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之中,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性设计、经济拓展研究、电力工程研究、毕业设计、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实验等。通过较为系统的实验,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之间的联系,由单项课程向多项课程进行发展,使学生逐渐具备实践能力与一定的创新意识。

四、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

通过创新实验平台的有效建设能够使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变成课程教学内容,对本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且能够使实践素质教育的水平得到提升。创新实验平台主要来源于教师对科研项目的研究,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创新实验平台研发出了发电市场的年/月度交易仿真软件,该软件包含着年/月度评估、信息发布、年/月度数据申报、考核结算、交易计划制定、安全校核等方面的内容。

(二)通过创新实验平台研发出了教员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学员考勤、学员实验效果评分、学员实验进度跟进等方面的内容。

(三)通过创新实验平台研发零售市场仿真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零售电价仿真、零售模式仿真、零售商报价仿真等方面的内容。

(四)应当设计新的实验内容、效果评价系统以及试验方法,充分发挥本专业的创新性质,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的保证。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

电力工程师资队伍的领头人是国内电力经济领域知名学者,并且很多青年骨干在各方面领域中也具有极高的成就。正承担着很多项国家基金资助科研项目,政府机构咨询与科研项目、国家科学技术支撑项目,各级发电、电网公司所委托的科研项目。建设师资力量的重点内容是运用科学研究来带领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操作方面进行科研成果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张云生.电力工程建设电气专业项目施工管理探析[J].机电信息,2016(36):128-129.

[2]麻秀范,张粒子,王雁凌.电气类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32(S1):50-52.

[3]麻秀范.电气类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A].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2017:4.

论文作者:李祖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浅析电气类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建设论文_李祖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