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理性:解读社会传媒的两把钥匙论文_王荣尧

思辨•理性:解读社会传媒的两把钥匙论文_王荣尧

王荣尧 浙江省临海市临海师范附属小学 317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1-018-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传媒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新闻传媒类的样式变得异常丰富,除了新闻、通讯、消息、调查、访谈、述评、手记、编者按等传统媒体样式,还出现了大量的新媒体,这种新媒体,既有借助舞台或电视、电台展开的主持、演讲、讨论、抢答、听写大会,也有依托互联网、电脑、手机进行的网络新文体,如发帖、回帖、博客、微博、QQ、微信等新型文体,还包括比较复杂的以碎片化、数据化、图表化、非连续性等为特点的非连续性文本。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记者,都能够自主编写、迅捷而广泛地发布新闻。

在这样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时代,由于运营载体丰富,新闻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广,社会传媒出现了截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征。传统媒体时代,各种新闻的出炉受作者自身的道德与纪律的约束,还有编审的把关,新闻出版署的监管。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同为新闻的阵地,谎言与真理往往并存,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谎言也许比真理传播得更快、更多、更广,错误的信息也许会比正确的事实更让人相信。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不少声音里掺杂着个人片面的看法。究其原因,除了采编者的粗疏外,从主观层面而言,这种片面的看法源于几个层面的因素:

一是哗众取宠,为了吸引读者眼球。2013年的余姚大水,有些小报的记者以“余姚大水,神仙也救不了”“余姚大水书记表示无能为力”等为题,大肆渲染,引发了许多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显然,这里记者是为了所谓的发行量,利用部分民众对政府官员的不满心理,断章取义,刻意为之。

二是带着有色眼镜,以自己的偏见看待某个群体。如有些记者就流行感冒的问题采访医生,医生回答流行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有些病人可能会因为病毒感染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继而发生死亡,记者就以“造谣者何止度娘?庸医蓄意散布恐慌称:感冒只有死路一条”为题报道新闻;医生回答如果辅助检查到位,病情诊断明确,治疗措施及时的话,感冒导致死亡的几率很小,记者就以“小小感冒成‘绝’症:过度医疗贯穿检查、诊断、治疗全过程,不交钱就交命!”为题报道新闻……面对这些无良记者,医生不管如何回答,最终都会堕入骰中。这样的报道,往往会使当下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走向更加恶劣。

第三种情况相对复杂,他们往往是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各媒体阵营为自己的利益集团摇旗呐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军”,或叫“五毛党”。比如柴静的新闻调查《穹顶之下》演讲视频播出后,短短几天之内点量达到几个亿,唤醒了国民内心深处对绿水青山的向往,一些网络水军马上冒了出来。有些拿柴静的私生活说事,说柴静自己也吸烟,自己也开着大排量的汽车;至于柴静女儿的发病,很有可能与她无规律的生活作风有关……抛开专业等因素,我们应该看到,柴静为了《穹顶之下》,走访了无数的大学、科研单位与基层组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调查了许多城镇与厂矿,请教了大批专家,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现象,让我们认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环境一旦彻底破坏,将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吹毛求疵?

真正的新闻,应遵循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原则,不能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要把评论事实的权利全部交给读者。显而易见,传统媒体分析新闻“倒金字塔”结构、导语、正文、结尾的那一套,已很难适应当下的时代。学习社会传媒类文章,我们需具备两样本领:

一是思辨。思辨意为“思考,辨析”,指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思考、辨别、分析新闻,不轻信,不盲从,读出背后的真相,辨出作者的立场。具体而言,包括两点:

1、辨别新闻的真假。自媒体时代,各种监管很难到位,假新闻的制作者未能得到及时或应有的惩罚,假新闻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我们需要炼就一眼慧眼,辨别新闻的真假。不妨来看一则2015年的假新闻:6月12日,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栏目新闻称:32岁的长沙股民侯先生股票连续两个跌停,170万本金全部亏光。事实上,我们根据报道中的“侯先生股票连续两个跌停,170万本金全部亏光”就知道,新闻显然不实,因为两个跌停不可能将本金全部亏光。

2、辨别作者的立场。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需秉持公允的立场。但媒体(包括自媒体)属于社会团体或者个 人,往往有其价值取向,不可能完全独立。新闻由所属媒体控制,也都会有各自的立场和态度,这种立场决定了新闻往往带有某种倾向,需要我们仔细辨别,从而还原新闻的事实。2016年5月,在魏则西事件之后,网络上一篇《比承包医院更黑:莆田人承包了中国90%的寺庙!》奇文也频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作者是站在批判蒲田系的立场上,这立场决定了他的新闻很难做到客观,比如,90%的数据怎么来的?该文还引用了几年前的网络旧帖和图片,网络上仍有当时媒体的相关报道,只需根据网帖配图,按“图”索骥,即可知晓这些事件的真相,根本不值一驳。

二是理性。所谓理性,指判断、推理的思想活动,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与感性相对,其本质是否定与怀疑。

理性首先要做到客观,今年五月的“雷洋事件”引发了许多媒体的讨论,有些观点片面偏颇偏激,有些则较为客观。我们就下面这些标题作简单评析:

1、《“涉嫖被抓身亡”:以公开守护公正》(人民日报)

评析:希望警方及时公布信息,还原事实,很客观。

2、《雷洋参与了常州“毒地”监测?难怪!》(网络)

评析:因为雷洋参与了常州“毒地”监测(这一点也被证实是假消息),便对警方的做法进行臆测,失却了客观。

3、《有道德没法制的社会,因打飞机而死的公民》(爱思想)

评析:借雷洋事件思考道德与法制的关系,相对较为理性。、

在每个人都是评论者的自媒体社会,我们尽可能让自己的立场客观些,用事实来描绘新闻,理性地辨析新闻,用理性的语言客观地评论新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更清晰地看见眼前纷杂的世界。

论文作者:王荣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思辨•理性:解读社会传媒的两把钥匙论文_王荣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