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想与事实的差距——对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试题25A的评阅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差距论文,事实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9-0048-03
笔者参加了200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25A的阅卷工作,得知本题得分在6道主观题中最低。现把我参加批阅该题时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做一介绍,供诸位同仁参考。为便于阅读,笔者将原题及答案摘抄如下: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要点:(10分)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1分);苏轼:主张考诗赋(1分);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1分);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1分)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2分);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2分)
一、命题构想
据命题人透露,本题的命题构想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规定,“王安石变法”是今年新增的考点,而变法所涉及的“科举制”也是必修一教材的新增考点。第二,高三师生在复习“王安石变法”时往往关注的是变法的背景、措施,对变法失败的原因常忽略。实际上,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恰恰在于缺乏人才。而变法中兴学校、变科举的目的就在于为变法培养人才。本题命题就是直击教学中的弱项。第三,本题预测难度为0.70,根据所学知识可以轻易作答。第(1)问中的“经济”在古汉语为“经邦济国”之意,依据语文课上所学知识,不难答出“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王安石)“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是人教版教材的原话,人民版教材中也有“改以经义取士”的表述,据此,不难概括出“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的结论。对于第(2)问第一小问的答案,考生答题的依据是:人教版教材的表述“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主持编纂了《三经新义》,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注释);人民版教材表述“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撰注《诗义》《书义》《周礼义》(合称《三经新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第(3)问的两个答案要点——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考生依据人民版教材中的表述“要统一思想,造就改革派人才,还在于学校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也较易答出。
二、答题情况
统计今年23万份试卷的结果显示,该题的得分情况如下:最高分为8分,最低分为0分,平均分为2.10分,得分率为21.0%。
据笔者批阅的16000多份试卷统计,在回答第(1)问范仲淹的主张时,只有两位考生答出“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答对率只有0.01%;约95.40%的考生把“经济”理解为现代汉语的“经济”之意,认为北宋缺乏经济人才,就由此回答“主张培养经济人才”;约23.30%的考生对苏轼主张的科举选才答为“反对诗赋”或“废除诗赋取士”,该部分考生依据“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认为用诗赋选拔人才过多,应该废除以诗赋选才的科举制,或对“负于天下”“必欲废之”断章取义,没有注意和领会“何负于天下”中“何”字的含义,以及其后的反问句,从而理解偏差。对王安石的主张,约67.20%的考生回答“办私学”“考道德”或“改变贡举法”,约7.00%的考生回答“反对科举取士”,能够概括出“考经义”的极少;对司马光的主张,约16.40%的考生错答成“反对王安石一家私学”或“主张考儒家经典”。另外,约有4.50%的考生全部或大部分照抄材料甚至留下了空白。
第(2)问的第一小问约0.30%的考生能答出“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得2分);约3.60%的考生能答出“考儒家经典”(得1分);约76.00%的考生回答反对考(或反对学习)儒家经典或“用自己的学问代替儒家经典”,恰好理解反了;约20.00%的考生答“学习程朱理学”“学习朱熹理学”“学习《四书》《五经》”等;约0.08%的考生留下空白;第二小问约0.40%的考生能答出“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第(3)问约36.00%的考生误答为“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约92.00%的考生没有答出“统一思想”。
三、失分原因
1.考生主干知识把握不牢,存在认识上的漏洞。这就造成知识混淆和记忆不扎实,对历史事件、概念、结论等理解不到位、记忆不准确、掌握不全面。如命题人预想,依据教材可以归纳出王安石对科举制的主张和“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教材都有直接表述,但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大多数考生没有答对。再如,对第(2)问的第一小问有的考生答成“学习朱熹理学”。很明显,王安石生活在北宋中期,而朱熹生活在南宋,考生缺乏基本的历史知识,把前后时间颠倒了。
2.考生的历史概念不清。解答第(1)问中范仲淹的主张的关键是理解“经济”的含义,大多数考生望文生义,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理解,故答成“培养经济人才”,而古汉语中的“经济”含义是“经邦济国”和“经世济民”,只有个别考生能够从其本意来理解。当然这种情况主要是命题教师高估了考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说明教学中没有注意古今概念的辨析。再如,有部分考生将“王安石变法”大概念和变法中的“兴学校、变科举”具体措施相混淆,结果把“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答成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3.考生审题不清。阅读能力欠缺,抓不住关键字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问题所在,如第(1)问中“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不少考生没有抓住关键词“内容”,而理解为有关人物对科举制的主张,答成了“反对科举制”或“赞成科举制”等。第(2)问中“它”是指“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而不少考生理解为司马光的主张,结果导致失分。
4.答题的格式不清晰,文字表达不准确。不少学生没有使用专业语言答题,还出现错别字,如有的考生回答第(3)问“目的”时,写了“培养自己一伙的人”,意思虽明确,但用了口语,没有用历史术语答题;有的考生把苏轼“主张考诗赋”写成“主张考词赋”或“主张考文学能力”,用语不准确;有的考生把《三经新义》写成了《三经新意》或《三精新义》。
5.教师对教材资源利用不充分,处理不到位。缺乏学法的指导、思路的梳理、解题能力的训练,致使学生眼高手低,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能力较弱。许多教师把重点放在了王安石变法中的经济、军事改革,而忽略了“育才”方面的改革,这就导致学生在复习中对这部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考前的模拟练习(包括各市的模拟试题)中多为“富国”“强兵”,即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极少关注“育才”方面的改革,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再如,对王安石变法中极具创造性的“改以经义取士”(人民版教材),教师如果不强调其提出是由于原有的科举取士侧重考诗赋、记诵词句,存在选拔的人才缺乏治国才能等弊端,便会导致考生对第一问理解不透而答不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点明:“经义”就是“三经新义”,是根据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重新解释后撰注的《诗义》《书义》《周礼义》,王安石变法的科举改革只是在儒家经典的框架内加入了有利于变法的成分。就不会出现众多考生回答第二问的第一小问时,作出“王安石废除儒家经典”“王安石反对考儒家经典”“王安石用自己的学问代替儒家经典”等与答案相反的回答。而如果这一小问答如此回答,下面的一小问“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就必然会跟着错下去。总的来看,第(2)问是本题中等分(4分)和高等分(6分以上)拉开档次的区域,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恰当处理,对学法的正确引导以及有效的基础训练无疑是提升层次的关键所在。
除上述原因外,命题失误也是该题失效的重要原因。高考命题要充分考虑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但如果过难,好学生也答不出来,试题就无效。该题的命题人认为学生不难回答“经济”的含义,结果全省23万考生只有三四十人能够正确回答,这就使本小问成了废题,起不到选拔的作用。命题教师在命题时没有预料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才会出现这种结果。如果命题预测难度比较准确就会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收稿日期]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