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尧

克拉玛依市工程建设管理局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现如今的很多工程项目都没有使用传统的工艺和管理手段,传统的管理手段和工艺降低了工程开展的效率,而且也很难满足施工质量的提升。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施工工艺、管理者具有与时俱进的管理头脑以及对于施工环境的保护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促进施工水平的提升。此外,整个建筑行业对于施工项目质量及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对于施工管理办法的创新非常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技术;应用研究

1导言

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水平和技术的创新和变革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而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重要性

2.1满足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建筑行业不断进行管理技术的创新。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的投入,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推动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2.2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各个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但是建筑行业的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不是十分理想,部分小型的建筑企业经常不按常理出牌,按照挂靠资质的方法获得建筑项目,对建筑市场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施工管理技术的创新,有利于提高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引导建筑企业通过正当的市场手段获得竞争成果,维护建筑行业的市场稳定。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安全意识宣传很不到位

安全意识的提高需要配以相应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目前建筑工程的使用者们对于工程质量十分关心,但是许多建筑工程的建设者对于生命安全常常处于漠不关心或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的混沌状态。施工工地安全风险系数极高,作业难度大,而安全意识的缺失使得保障措施十分有限,及时配备了保障措施,也很难面面俱到,因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常常受到威胁,极易遭遇安全事故,这也为建筑施工的组织者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铭记,无论何时,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这样的想法应该不断普及推广,落实到每一位建筑建造的参与者中。

3.2施工资料管理不完善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分工多样,需要配备的建筑也应该根据其承担的职能做出不一样的调整,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也导致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设计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复杂,难度偏大,需要准备并保存的资料也就相应增加。但目前,对于这些日后可能会成为经验或者是事故证据来看待的资料,并没有相关部门进行尽善尽美的保存,必须及时成立管理资料的相关部门,对于每一份施工资料都进行妥善保存。

4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4.1管理机制不健全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标准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标准越来越高,因此以往的重建设而轻管理的模式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已经不相适应,而对施工进度的盲目追求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理都对整个工程建筑产生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固守以往的落后的管理机制就必然会被市场抛弃,另外,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制,而且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也非常欠缺,所以很难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很难保障其在具体施工中的规范性,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不仅返工问题比较严重,而且还会出现工期延长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还导致资源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首先,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与大规模企业相比,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的基础较为薄弱,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依赖于单机版软件,这种单机操作既不能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又无法实现自动传输的效果;其次,建筑工程单位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重视,导致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范围较为狭窄,如资料管理、施工流程、设备采购、信息发布等都没有在网络信息技术中完整备份,这也是导致预算成本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仅依靠于现场人员的经验实施管理手段,如果管理人员的技术一直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中,那么信息化管理技术就很难在建筑企业中落实。

5建筑工程创新技术的应用策略

建筑工程创新技术的应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通过结合多年的整个建设工程建设经验,最终可以找到的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只能依靠长期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深入的实地研究,探索建筑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发展合理性、科学性、适应性和目标性,确保建筑工程的坚实发展路径,最终找到建筑技术创新应用的捷径,有效利用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各种建筑工程高效率的动力。

5.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加强创新建筑理念的建立

社会生产力的实际发展和民族文明创新的发展,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要求,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保障。因此,社会生产力不仅反映了基层不同就业关系的生产效率,而且客观地反映了各生产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在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最新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创新建筑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应用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与发展技术创新保持同步,要与时俱进。独立于工程之外的劳动科学与创新政策的制定,使创新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应用服务的价值。例如,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在有限的区域和空间内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生活工作需要,它必然会成为高端的主流发展市场。积极运用混凝土建筑创新技术的概念,对混凝土建筑技术进行创新,混凝土表面不是直接与原始铸造表面装饰,它体现了施工过程的简洁性和工艺,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简约、清新自然、创新的建筑风格,简化了施工过程和施工难度,同时显著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5.2遵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建筑技术创新的应用

今天,在信息时代,各种文化交流的融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创新变化。是我国逐步走上了新的经济增长时期,形成了新的科技知识,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此期间,所有生产和建设工作,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最大化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则,一旦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原则发生偏离,建筑公司就会被残酷的市场淘汰,不可能找到稳固的立足点,被行业所抛弃。因此,施工管理建设不仅要遵循创新的施工技术,还要遵循工程需要,遵循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即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践,立足于发展目标,大力构建建筑技术创新应用模式。

5.3满足市场竞争机制改进的需要,实现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竞争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坚定地建立逆境生存法则,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之路,塑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发展潜力。通过对整个行业的详细总结的讨论和分析,使建筑行业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竞争机制。改善和坚持利用技术推动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建筑技术能够充分整合市场的发展需求,学习全球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学习先进的建筑技术,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创新,培养创新科技人才,塑造自己的创新路线。从建筑公司到建立自主创新的最终推动,创新技术在建筑企业的实际应用,使企业始终站在行业的最前沿,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建筑质量。

6结语

总之,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水平和技术的创新和变革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而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世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消费导刊,2018,(45):8.

[2]王玲.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1203.

[3]刘菊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砖瓦世界,2018,(13):251.

论文作者:陈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