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规律及其在综艺节目中的呈现方式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规律及其在综艺节目中的呈现方式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规律及其在综艺节目中的呈现方式

段世敏

(作者单位:普洱学院)

摘 要: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直至今日,仍然对民族精神传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及深远意义。传统音乐在当下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这同传统音乐本身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有一定关联,如何在不改变传统音乐内容原貌的基础上,通过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传统音乐传播,从而普及民族文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力图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规律来探寻其在当下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呈现方式,为传统音乐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媒介参考依据。

关键词: 传统音乐;民族文化;媒介;综艺节目

1 传统音乐的电视化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

1.1 传统音乐的电视化发展背景

在电视荧屏上传播传统音乐,能够使其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方式更多元化。这一现象与受众日益提升的物质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大,过度娱乐的节目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观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恰好是丰富的节目创意资源,所以,各电视综艺节目开始将传统文化植入综艺节目,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音乐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综艺节目中。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曲调、器乐、民歌等都展示着我国绚烂的音乐文化。因此,中国传统音乐与综艺节目之间存在天然的融合之路,传统音乐文化的电视化传播,也有利于其在当前媒介时代的普及与发展。

1.2 传统音乐电视化发展研究现状

传统音乐流行的时代,是以唱片的形式传播,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欣赏音乐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通过各种媒体而不是购买唱片的形式接受音乐的熏陶,传统音乐的传播如果能够借助媒体来传播会让更多受众接触到传统音乐。

综上所述,知网上关于传统音乐和综艺节目研究的文献很多,国内学者对传统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传播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和研究,但是与具体媒介相结合,探寻传统音乐文化的媒介呈现方式及媒介传播模式,以及在微观上具体分析各类型综艺节目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运用,尚未出现具体研究案例。本文将通过学习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流行的赛制类、体验类、晚会类、文化类、观察类等各类型的综艺节目,对其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运用进行系统化研究,力图探寻传统音乐文化在媒介传播大环境及大语境氛围中的发展趋势。

2 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界定及发展流变

2.1 传统音乐的概念界定

在中国音乐研究领域中,传统音乐这一概念早已被界定。王耀华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界定是“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1]。沈洽则在《民族音乐与文化国策》一文中提出:“我们可以把现在的中国音乐大致上分为两类或是三类。分成两类,一类是指中国在本世纪以前历史上就存在并存活至今的那种音乐,曾有人称其为旧音乐,后来改称‘民族音乐’。”作者这里所说的“民族音乐”,一般也通称“传统音乐”[2]

二者对传统音乐的界定方法不同,前者认为所有采用民族方法、固有形式,且具有民族特征的都是传统音乐。而后者则是按照时段来划分,20世纪以前的音乐就属于传统音乐的范畴。我们一般所说的“传统”是一种相对的历史概念,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3]

最后,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不仅仅是节目表演的呈现,而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播、人物访谈、植入传统音乐内容的短片等多样化模式,传统音乐文化甚至利用人物和地域风情参与节目叙事,与节目之间的粘性更强,共同建构节目审美,形成一种包含或特有的与传统音乐密切关联的文化类综艺。

2.2 传统音乐文化的电视化发展现状及相关特征呈现

本文结合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现状和实际需求,研究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空间电场的关键特征量和分布规律,建立基于电场测量传感器的动态距离计算模型,实时计算大型机械设备吊臂距离高压输电线的距离,实现输电线线路防外力破坏的实时预警,在智能检测、智能预警和远程监控等方面有重要创新,研发的预警系统在无锡供电公司进行了户外现场测试试验。

考虑如图1所示的Internet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网络动态模型,这里制造商不仅通过传统的实体分销渠道,即制造商通过零售商卖货给消费者,还通过电子商务渠道直接销售商品给消费者,这两个渠道同时满足消费者的总体需求。这里考虑的逆向物流部分包括消费者的无缺陷退货和回收再制造。无缺陷退货可以作为新商品再次直接销售,消费者通过原销售渠道进行退货;废旧商品可通过双回收渠道进行回收,作为原材料通过再制造生产出新的商品。

首先,传统音乐文化在电视节目中早期以背景声音素材的面貌出现,不参与节目叙事,也不参与节目形态,声音素材和画面素材共同建构节目的视听语言,制约着节目的风格。

当下的传统音乐节目在播出形式、自身风格以及编排效果上一直固守着旧模式,且播出时段欠佳,通常是非黄金时段,再加上传统音乐节目定位不够合理,定位过高,而大多数受众在传统音乐方面并没有很高的接受程度,日常接触也不多,所以经常出现对传统音乐节目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这就限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如何突破上述困境,在电视或互联网媒体中为传统音乐找到恰当的传播模式,是传统音乐人及媒体人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具体来说,传统音乐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呈现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在媒介时代的电视综艺节目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可以直接将音乐作为视听元素进行植入,也可以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综艺节目的主题,围绕该主题进行节目形式的创造。也就是说,传统音乐要想有更好的发展,绝不能固步自封,对于传统音乐自身而言,其今的发展形势也需要考量当代大众为什么不喜欢传统、民间的音乐文化,而对流行音乐文化更为迷恋。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哪些元素可以与当今时代的综艺节目相结合,以获取更广泛的受众,并同流行音乐文化一样,具有较为广泛的乐迷圈层,对于电视综艺制作群体而言,需要将这一问题纳入策划流程之中。

其次,传统音乐文化在后续的发展阶段则更体现出强大的节目参与性,但参与方式是直接的,直接表现为利用传统音乐表演形式进行某些综艺节目、晚会和真人秀的参与,传统音乐文化集中体现为传统音乐作品的表演,是整个电视节目中的有机环节。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解读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它是经历漫长的历史形成的具有厚重审美底蕴的文化符号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特定时间地域文化色彩的本质呈现,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音乐文化的沉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现代人所传作的,具有强烈传统音乐织体色彩的作品,也可以被纳入宏观的传统音乐概念中。当代的创新运用应不单单局限于传统音乐本身,而应更多面地挖掘传统音乐器具、文化内涵、表现形式等,传统音乐元素取代单纯的传统音乐进入到各个文化创作领域。

千百年来,音乐以其独具的魅力,给人以美的感受,《毛诗序》中写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这一内容可以解读为音乐能够促使人们爆发强烈的思想感情,一旦音乐成为视听语言的组成部分,在媒介中展开,必然会建构与人类情感同质的审美情境。

3 媒介时代综艺节目中的传统音乐发展规律

3.1 电视综艺节目中的背景音乐替换

Q:上海印刷业近年来获得了众多国内外的印制大奖,这是否代表上海印刷的水平达到了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在最高分为5分的标准下,G省Z地区公立医院医护工作者职业认同水平较高(M=3.701 3)。其中职业期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维度得分较高,其次是职业认识、职业情感维度,而职业意志维度得分相对较低,说明医护工作者可能出现职业倦怠,有离职意向。调查对象职业期望维度得分最高,说明医护工作者普遍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优秀的医护人员,希望在职业活动中取得一定成就。

将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流行音乐替换成传统音乐,仅限于音乐作为常规听觉元素的情况,对于音乐本身而言,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渲染氛围,并不具备信息传播功能和叙事功能。诸多电视综艺节目采取过此类做法,这与流行音乐较传统音乐而言有更多的受众,更好的收视效果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在各类型电视综艺节目中,大部分节目运用的音乐元素是外来音乐、流行音乐,而传统音乐元素在综艺节目的运用少之又少的原因。

3.2 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传统音乐主题策划

对于以流行音乐为主要内容的电视综艺节目而言,上述做法难以有效实现,特别是信息全球化时代,西方音乐对我国的传统音乐也有一定的冲击,位于我国收视率前列的电视音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中国最强音》《蒙面唱将猜猜猜》《蒙面歌王》《我是歌手》等,这些节目模式大同小异,过度推崇外来音乐文化,节目中都含有大量的日韩嘻哈以及欧美风格的流行音乐曲目,这也是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因此,开创属于本民族传统音乐范畴的电视综艺节目内容及传播模式,是传统音乐融入电视综艺的最佳选择。

4 传统音乐在综艺节目中的价值体现

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综艺节目的平台渠道中进行传播,增加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展示平台与渠道,也扩展了传统音乐不断发展的空间,并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传统音乐的机会,从而提升音乐受众的素养。综艺节目通过可视化形象来展现传统音乐中的音乐内涵,将传统音乐元素呈现在全国受众面前,既能够提升节目的文化价值,又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的电视,与传统表演艺术形式音乐之间的融合,从来都值得相关从业者进行探索,也应成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互动发展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1999.3.

[2]沈洽.民族音乐与文化国策[J].中国音乐,1998(3):27-29.

[3]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625.

基金项目: 本文系普洱学院专项规划项目:《跨境特色民族民间古乐舞的文化异同及对民族团结的促进和影响》(XJGH20180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段世敏(1978—),女,云南普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标签:;  ;  ;  ;  ;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规律及其在综艺节目中的呈现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