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宏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 30017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自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是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患者,随机选择200名,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常规护理运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个性化护理运用于观察组患者中,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改善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关系,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个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心肌缺血时间延长,若不及时的给予急救措施,患者极易出现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极为不利,因此在接收到患者后,应立即为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而在为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十分必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自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是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患者,随机选择200名,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有53人,女性有47人,年龄区间在46-67岁,平均年龄为(51.92±2.8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55人,女性有45人,年龄区间在43-67岁,平均年龄为(51.27±1.74)岁。符合实验要求的200名患者,必须通过以下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的全部过程处于知情状况,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体力状况、精神状况、交流状况均属于良好;排除标准:不得同时伴有恶性肿瘤、传染疾病、携带传染病毒、精神疾病、重大器官衰竭等疾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按照上述要求将选出的参与实验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收集,使用软件进行处理,上述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护理人员让对照组患者接受简单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护理计划,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营养状况不佳,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疾病状况,了解患者的饮食口味,让患者多进食一些营养价值加高,低盐、低脂的食物,多让患者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二便的通畅。部分患者担心疾病会影响自己的寿命,进而过度担忧自身的疾病状况,护理人员应及时的为患者制定心理护理计划,让患者知晓疾病相关知识,嘱咐患者应按时用药,定期接受复诊,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1】。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所涉及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则由科室自制,制作后将表发放至每位参与研究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表中评估内容有:护理人员是否认真的履行自身的职责、患者是否知晓自身的责任护士、护理人员是否及时的给予帮助、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对科室的整理满意度等,分为四个等级,90-100分为十分满意,70-89分为较为满意,60-69分为满意,0-59分为不满意。同时护理人员统计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将数据收集整理,使用Excel表进行分类后使用软件进行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的观察指标使用Excel表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数据分析软件使用SPSS20.0,若最后得出P值<0.05,视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4±1.8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2.84±4.8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现如今,急性心肌梗死【2】患者的人数也不断的增加,该疾病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还会加重家庭与社会负担,加之该疾病的病死率较高,因而给予患者院前急救患者十分必要【3】。而在实施急救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则能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该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升,(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改善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关系,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向静,龚焰,史钰芳,等.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5):4-7.

[2]曹敏,黄俊婷,姚晚侠.以时机理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3.

[3]蒋进枝.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121-123.

论文作者:张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