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论文

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郭洁玲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血液净化室,广西 梧州 543002)

摘 要: 目的 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法纳入我院于2017 年2 月至2018 年3 月间收治的68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流程;同时与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间收治的68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进行对比,评估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 例(2.94%),低于常规组8 例(11.76%),(χ2=5.71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65 例(95.59%),高于常规组53 例(77.94%),(χ2=13.564,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满意度

0 引言

维持性血液透析适用人群包括尿毒症、终末期肾病、严重的酸中毒等疾病患者;该类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是替代肾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帮助调节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从而延长患者生命[1-2]。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生命线指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包括临时性与永久性的血管通路,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属永久性血管通路,而长期使用过程中如何保护内瘘,最大限度上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内容[3]。文章分别纳入我院于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与2017 年2月至2018 年3 月间收治的各68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在公司整个ERP系统、MES系统未完整搭建的现状下,实现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基本满足公司目前物资管理需求。每个模块基本的功能业务框架及需求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时间2017 年2 月至2018 年3 月;2016 年1月至2017 年1 月;分组:观察组68 例与常规组68 例,观察组:男40 例、女性28 例,年龄范围在30-70 岁,平均为(51.4±5.8)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25 例、高血压性肾病19 例、尿毒症24 例。常规组:男42 例、女性26 例,年龄范围在32-71 岁,平均为(52.0±6.0)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26 例、高血压性肾病20 例、尿毒症22 例。两组患者疾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①科室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组员包括血液净化中心的医生、护士等,所有组员均接受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培训,查阅持续性血液透析相关文献,掌握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知识与护理预防要点等证据,评估证据的真实性,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循环管理法对患者进行干预。②计划:小组明确管理目标,制定详细的管理流程和内容;定期组织组员与科室护士参与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和护理规范、功能评估等。③实施:科室专人负责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工作,每位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坚持8 h在班,24 h 负责制度;护理的同时重视为患者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动静脉内瘘维护的重视心理,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视频等多种途径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护能力。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护士每日观察伤口与血流

情况,术后2 周开始带领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内瘘成熟;术后4 周开始由穿刺护士进行评估,判断新瘘是否可以使用,对于可以使用的内瘘严格遵照新瘘使用规范[4]。重视透析过程中内瘘管理,包括穿刺前评估内瘘与皮肤表现,决定穿刺部位与方式,严格坚持无菌原则,拔针后正确按压。④检查:检查内瘘使用情况,评估功能与并发症情况,了解患者对内瘘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风险,及时通知医师处理。⑤处理:小组召开会议总结患者内瘘使用情况,列出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常规组:提供传统内瘘维护流程。

1.3 观察指标。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观察项目包括3 个方面,分别为流程管理、护理操作、风险评估;每项分满意、一般、不满意3 种选择,将结果转化为百分率计算满意度。

分析其原因,起试件质量发生变化主要有两个因素:试样在随着时间不断浸水饱和的过程中伴随着岩石内孔隙充水和部分矿物溶解,孔隙充水使试件质量增加,矿物溶解使试件质量减少,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盐岩的质量增大,但二者对于岩石的强度都是产生负作用,孔隙水溶解内部矿物结构导致盐岩内部结构破坏致使盐岩强度降低。试件质量增加愈多对应含水率愈多,因此,同样的含夹层条件下的盐岩,含水率越高,强度越低。

2 结果

2.1 评估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而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前提,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一种永久性的血管通路,因机体可供使用的血管通路部位有限,因此维护血管通路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5]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比较两组满意度

3 讨论

2.2 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0.05;分析原因发现,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管理方法,指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6];让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在科室建立一种新型学习型护理制度管理模式,科室定期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与应变力,提高其专业素质,让每位护士均树立并发症预防意识,日常执行内瘘维护工作时早期评估危险因素,护士主动进行分析、全程监控,改变传统护理工作的被动性,将并发症发生后补救转变为发生前预防,所有护士均主动参与管理,形成一体化质量改进模式,提高护理质量[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在消费不再仅限于物质方面的消费,对文化消费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河北农村为例进行分析发展,当下农村文化消费水平较低,消费形式较为单一,因此需要大力改善当前不健康的文化消费现状,推动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程丽娟,景月娟,李元红,等.持续质量改进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11):1390-1392.

[2]路遥,李思怡.持续质量改进对减少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98-100.

[3]沈伟玲,林志瑜,吴丽婷,等.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6):236-238.

[4]曾剑慧,何志兰,陈晓芳,等.PDCA 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内瘘失功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8):182-183,185.

[5]陶珍晖,郭学,宋妍,等.Donabedian 质量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8,17(2):102-106.

[6]吴秋芝.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6):48-49.

[7]郑伟,付慧,罗倩,等.持续质量改进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效果观察[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9):71-73.

中图分类号: R33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050

本文引用格式: 郭洁玲.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83+85.

标签:;  ;  ;  ;  ;  ;  

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