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新华中学 261041
古人把诵读视为语文学习的至妙之法,古代的私塾教育就是先从诵读开始启蒙的,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记叙。宋代朱熹也说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它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之法。
现在中学生,对文学作品往往流于“快餐式”阅读,不注重朗读,思维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发掘其深层内涵,有时只凭主观兴趣了解情节,获得暂时的心理愉悦。作为语文教学,不能只固守“无声文字”。
“语文”:语,即言语,这应是有声的语言;文,即文字,这才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用以记录有声语言的符号。文字流传到现在,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得益于它是一种符号。语不能流传,是由于声音的特质决定的。语言学习必须将无声的文字“还原”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表达其内涵。
现代心理学明确地指出了听知觉对于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性。人们接受信息75%以上靠视觉获得,人们通过视觉形象去辨认事物,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进行艺术欣赏及创作活动。语言视觉就是对文字的辨认,掌握书面文字语言对学生来说十分必要。同时,人们10%以上的信息是靠听觉获得的,而诵读,就是把视知觉与听知觉有机结合的最佳方式。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才能做到视知觉与听知觉的有机结合,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益的有益途径之一。
诵读,就是将文字“还原”为有声语言,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文章的音韵美、情感美,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拓展思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形成语感。
诵读,是对文本感知体验的第一步。要读出声音,读出感情。先读准字音,疏通字义,流畅地朗读;再在老师的示范中,有所悟,对不明白的地方反复读。对出彩的地方,共读欣赏,在读中体味,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欣赏,这样反复读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体味、体验理解的过程。
《醉翁亭记》作为文言文,确实有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但是,在学生的自读、朗读、反复读的抑扬顿挫中,去粗求精,学生在头脑中对那优美的山水画面有了深刻的印象;对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实现“大治”的理想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诵读,可以加深读者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在开始时还达不到预期的朗读效果,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可以从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的性格及思想感情来加以点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变色龙》一文中,奥楚蔑洛夫的多变善变,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上都能体现出来,但对于学生,读出这样一个人物是有难度的。要把作品的写作背景向学生作介绍,然后让学生诵读体会,只有切入作品所塑造的生活情境,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特定氛围中,才能透彻地理解人物的个性和作者寄托的思想内涵。在老师的引导下,试读,自读体会,分角色朗读,一个活生生的奥楚蔑洛夫才能淋漓尽致地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
诗歌的诵读更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古诗词学生很难把握作者的感情,因此需要教师的点拨来进行朗读。
范仲淹的《渔家傲》,在学生读前,引导学生体味:离家万里之遥的边关,苍凉空旷,与江南的美丽景色迥然不同,只有一座孤城。由于战事吃紧,傍晚时候城门就紧闭了,常年戍守边疆,怎能不思念家乡亲人?无奈国家现在正是需要边防将士献身的时候,两种矛盾心情交织,就有“将军白发征夫泪”。
诵读,可以使学生在读中获得审美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体验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只有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体验、感悟、思考,获得启迪,才能享受文字与声音双重乐趣。
在抑扬顿挫间,在轻重缓急中动情动色,读人使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使人如临其景,把书面上的文字演绎成鲜活的生活画面。“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是生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棵树……我能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山教育我昂首屹立,我便矢志坚强不移;海教育我坦荡磅礴,我便永远正直生活……”。这些诗,只有反复吟读,体会感情,才能体味出作者字里行间热爱人民、为人民献身的强烈感情。感情充沛,情绪激昂,才能自豪地喊出“我属于人民,属于历史”。也正是在诵读的过程中,才能领会到诗的韵律和节奏,得到美的享受。
朗读,可以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语感。教师教学课文,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如何运用语言来体现这些内涵。
叶圣陶曾就“习惯成自然”做过深刻地阐释,“习惯养成的越多,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重要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必不可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种语感的培养,必须经过长期的朗读才能形成。
让语文课堂读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出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在情意,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深层体验,“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生灵光”,诵读,就是为了让“水”有涟漪,让“石”产生灵光。
论文作者:孙建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文字论文; 语感论文; 感情论文; 内涵论文; 知觉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