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及其时代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价值论文,时代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08)11-0016-06
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科学地阐明了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关意识形态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强调执政党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积极作用。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对于新世纪新阶段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的观念形态上层建筑,反映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为维护、加强或推翻一定的阶级统治服务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阐述了意识形态的起源、特征、发展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围绕夺取和巩固政权这个根本问题开展意识领域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是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邓小平意识形态观的基本点是:
(一)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阵地的伟大旗帜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这一点本来不成问题,但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了一种极其错误而危险的思潮,就是有极少数人公然反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或者口头上拥护马列主义,但反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这是对我们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直接关系到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些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及时而严肃地指出,我们必须反对这种错误思潮。他强调:“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至于个别的论断,那末,无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1](p.171)这里,邓小平严谨而又科学地把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分开来,敏锐而有力地抓住了极少数人借口毛泽东晚年错误而否定毛泽东思想的要害问题,也为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邓小平的这些科学论断为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供了根本的思想理论指导,解决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在意识形态领域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前进的大问题,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引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二)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意识形态观的精髓,体现在包括意识形态工作在内的党的全部工作中,是贯穿于这些工作的根本思想路线。对于思想路线的根本性意义,邓小平有一个经典论断:“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1](p.191)粉碎“四人帮”后,在“两个凡是”一度盛行之际,邓小平重申要恢复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还创造性地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强调要通过解放思想达到实事求是,阐明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p.279)邓小平重申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当时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拨乱反正的先声,为党今后的意识形态工作规范了根本性准则,对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三)把清除思想战线的精神污染作为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必要手段
思想战线也就是意识形态战线,改革开放后思想战线曾一度出现软弱涣散的倾向,发生一些混乱,其主要问题就是精神污染。所谓精神污染,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用“三个不健康”,即不健康思想、不健康作品、不健康表演来污染人们的灵魂,其实质是“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对于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2](p.40)邓小平提到相当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主张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对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表示淡漠,热衷于写阴暗的、灰色的以至胡编乱造、歪曲革命历史和现实的东西等。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2](p.39)“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2](p.44)他强调党必须大力加强对思想战线的领导,要求坚决克服思想战线上的软弱涣散状态和自由主义态度,同时按照“双百方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战略举措
邓小平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1](p.342)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向人民传播和灌输我们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促进社会成员政治意识的社会化。在改革开放带来思想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邓小平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一项战略性举措,要求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阐述了一系列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论断,强调要加强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等,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五)把国家利益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意识形态关系的基本原则
邓小平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2](p.330)这是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在对外关系中的体现和运用。国家利益是一个多元构成,意识形态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应当影响到国家间的关系,因为对国家间关系来说更重要的是主权和安全,和平时期则主要是经济利益和发展利益。在对外关系中不以意识形态画线,反映了邓小平务实的客观态度,有利于为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争取宽松的外部环境。当然,不以意识形态画线并非不重视意识形态问题。邓小平对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攻击我国的行径就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指出搞强权政治的国家根本就没有资格讲人权,它们是以人权做幌子损害我们的国权。在对外关系中既不以意识形态画线,又不回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给意识形态因素以恰当的定位,这是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务实性和原则性的统一。
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系统化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石。它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核心,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精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指向,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如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是一个以坚持和捍卫主流意识形态为基本点的多方面的思想展开,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对于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时代价值
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伴随着复杂而深刻的时代背景。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思想领域也出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这些新变化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是既要巩固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又要勇于正视和科学应对意识形态复杂化的客观现实。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是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挑战,确保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富有强烈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是当今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反映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强烈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集中体现在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将其提升到四项基本原则的高度来认识和强调,不允许有丝毫的动摇。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1](p.298)他还指出:“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1](p.172)邓小平强调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不仅因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结晶,而且在于这是意识形态内在规律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要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就要巩固统治阶级思想的地位。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是邓小平意识形态观表现出来的高度理性自觉,是对意识形态内在规律的自觉遵循。
现阶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指导地位的问题尤为重要和紧迫。苏东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图谋转向中国,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而颠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则是其要达到的一个主要目的。现在一些俄共人士分析苏共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抵制不力,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最终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列主义。①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学派论”、“破产论”、“乌托邦论”等论调,漠视甚至公然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错误思潮和观点如任其泛滥,势必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否定,造成苏联悲剧在中国的重演。邓小平意识形态观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它要求我们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要有清醒的头脑和自觉的意识,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仍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2](p.382)对于历史的曲折“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1](p.383)这都表现出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强决心。
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强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并非一种教条主义式的坚持,而是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邓小平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会由科学的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的社会主义,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所以我们反复说,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p.179)马克思主义不是自我封闭的体系,它从来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实践中汲取不尽的活力。一方面,它要求我们坚决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它要求我们在抵制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思潮时,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式的坚持上,而要善于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作为批判的武器。苏共失去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很大程度上就是党的理论没有创新发展,却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而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不了重大现实问题的,也无法应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继邓小平理论之后,相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呈现出勃勃生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因此,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发展更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像邓小平那样勇于解放思想,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正确阐明意识形态的作用,为我国在改革和现代化条件下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理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居于次要地位,但这不等于意识形态问题不重要,而是需要对其作用作出正确阐释和恰当定位。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正确阐明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就是要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服务。邓小平所阐述的四项基本原则,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都体现了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意识形态作用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意识形态观这一基本思想,在现阶段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这关系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究竟如何认识和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问题。对于意识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西方学术界曾提出一种“非意识形态化”的理论,认为意识形态作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对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来说已经失效,不再适应科技革命时代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和性质,它已让位给“技术”的解决办法,由此进一步提出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3](p.543)这种观点反映出意识形态的掩蔽性特点,把本来存在的意识形态及其影响问题硬要说成子虚乌有,显然是一种欺人之谈。受西方“非意识形态化”理论的影响,国内也出现了所谓“消融意识形态”的论调,其实质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为强调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先入为主”的“偏见”,不利于文化的发展,甚至把它与“文化专制”划上等号。有人公然打出“复兴儒学”的旗帜,以儒家原教旨主义的姿态提出应给予儒学以“一元”的地位。这些错误思潮和观点会瓦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危害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引起高度警惕。我们应当遵循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切实重视并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
邓小平意识形态观不仅阐明了改革和现代化条件下仍要重视意识形态的问题,而且还特别强调要运用好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批判功能。邓小平反复强调不允许用错误言论、有害作品、低级庸俗的表演侵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特别是不能容忍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来腐蚀青年,都是这种革命批判精神的体现。在现阶段,我们仍需要发挥意识形态的这种批判作用,学习邓小平的这种革命批判精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思潮,存在着腐朽思想文化对人们的侵袭,存在着对西方思潮不分析、不鉴别而盲目崇拜的倾向。不能认为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只是革命党的职能,而执政党则是加强建设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它的这种特性决定无论革命党或执政党都不能放下批判的武器,问题在于批判什么、怎样批判。应当指出,不能把运用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视为“左”。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而不能人为设置批判对象,并要把握好“度”。邓小平是坚决反对搞“左”的,然而他又是敢于和善于运用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这说明二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三)邓小平意识形态观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社会成员政治意识社会化具有重要而长久的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工作有弱化的倾向。邓小平在1989年曾指出这个问题,他说:“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2](p.290)从客观上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容易导致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忽视,而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更重要的则是主观上对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看到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意识形态观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阐述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和论断,如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保证全党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等,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这也是其优势之所在。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强调要利用好这种资源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包括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五种革命精神”的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这些优良传统大都是党在以往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概括的,就其形成的时代背景来说今天已经时过境迁,但其精神内核却仍不过时,富有长久的生命力。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强调进行优良传统教育,并不只限于继承党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着眼点在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所具有的重要的现实价值。比如艰苦奋斗,邓小平认为这是中国从几十年建设中得出的经验,“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2](p.306)我们应当按照邓小平意识形态观的要求切实抓好优良传统教育,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善于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赋予优良传统以新的科学内涵,使优良传统教育成为当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时代亮点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一面高扬的旗帜。
三、结合当代中国新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邓小平意识形态观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这就要在坚持邓小平意识形态观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邓小平意识形态观,使意识形态工作更好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服务。
(一)结合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邓小平意识形态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结合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就要把握好邓小平意识形态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对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提升和拓展。要以邓小平意识形态观为基本立足点,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高度,切实抓紧抓好现阶段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坚持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起来,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加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结合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邓小平意识形态观
现阶段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总体上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是巩固的,安全状况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警惕的问题。比如,不赞成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鼓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迷信西方发达国家反映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企图以这些思想理论替代马克思主义或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仍以“左”的、僵化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理解,甚至怀疑和反对;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等。这些思想观点或思潮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极不和谐的,其中有的思想观点或思潮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公然挑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胡锦涛同志曾深刻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紧密联系意识领域的这些重大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邓小平意识形态观,进一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一方面,要坚持邓小平意识形态观鲜明的党性原则,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阵地高扬的旗帜,特别是要发扬邓小平意识形态观的革命批判精神,坚决抵制新形势下的各种精神污染。另一方面,要根据新的实践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回答当代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善于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三)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邓小平意识形态观
要以邓小平意识形态观为指导,努力探索改革开放条件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关于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关于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关于意识形态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关系,关于意识形态的反倾向问题,关于意识形态功能在国际事务中的运用等,都是带有根本性、规律性的问题,需要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新形势下,要善于运用邓小平意识形态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及国家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意识形态观,用以更好地指导新的实践。要以邓小平意识形态观为重要基石,夯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在实施这项伟大工程中,充分发挥邓小平意识形态观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注释:
①参见《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与教训——全国党建研究会考察团赴俄罗斯、古巴考察报告(节选)》,《党建研究内参》2004年第5期。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邓小平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政治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