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措施_党性修养论文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措施_党性修养论文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干部论文,举措论文,潮流论文,党性修养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举措。中国和世界格局的发展,正在孕育和形成一次新的时代发展潮流。中国共产党应认真研究和把握此次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研究自身队伍建设的现状,努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一、中国新的发展周期迫切需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30年”,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大幕已经徐徐落下。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30年,这是中国的一个新的发展周期。这一新的发展周期,正在孕育一次新的时代发展潮流。

实际上,中国的每一个发展周期,都在构成一次时代潮流,而且一次比一次气势磅礴。从1949年秋新中国建立,到1979年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刚结束,是中国的第一个“30年”发展周期。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分析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中国与前苏联共同引领了国际社会主义发展潮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形成了各自发展、又相互斗争的两大时代潮流。但从1945年秋到1953年的八年时间里,斯大林同志基本上处于“英雄暮年”。抗美援朝的重任主要是中国承担。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时代潮流的生死搏斗中,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挺立“潮头”。之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建国初,国家贫穷至极、破败凋零。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有62亿元人民币②,1952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70亿美元。当时,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4,而经济总量却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外有帝国主义封锁和抗美援朝战争,内有五亿多贫苦的民众,汪洋大海般的落后的农业经济,低文化、低技术含量的工农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落后的经济社会基础。在这火柴称“洋火”,自行车称“洋车子”和水泥称“洋灰”的年代,中国共产党正视一穷二白的国情,靠着坚定的信念,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30年,建立起了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和一套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到1979年底,国家财政收入达到1146亿元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美元,排世界第32位,为下一个发展周期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1979年初到2009年初,是中国的第二个发展周期。在这三十年的发展周期中,由于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谷中,中国仍然引领了社会主义发展潮流。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创造性地运用于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这30年中,中国共产党也从传统的“一个先锋队”、“一个代表”、“一个核心”发展为“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的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国家的经济实力建设,从1979年春到即将到来的2009年春,也在两个一千亿的基础上③,中国国家财政税收超过6万多亿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3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4.5万亿美元)④,经济总量和日本持平,并列世界第二位。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个发展周期,即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个30年”,从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财政税收6万多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起步,再艰苦奋斗30年,中国将彻底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仅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达到了20%。很明显,中国的现实基础和蓬勃的发展势头,正在孕育一次新的时代发展潮流。在第一个发展周期,中国挺立“潮头”,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博弈力量。在第二个发展周期,中国毅然决然进行改革开放,显示出了突破资本主义“围剿”,挺进世界前两名的势头。如果说前两个发展周期,中国重在于引领社会主义时代潮流。那么,在第三个发展周期中,中国将参与引领整个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从目前的格局分析,在新的30年发展周期中,美国仍将是重要的力量。中国将更加日益强大。俄罗斯和印度将实现崛起。欧盟将日益整合,形成一个强大的“版块”。可以说,在未来的30年,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欧盟,将逐步形成世界五大强势发展的“版块”。彼此之间,既有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有相互之间深度的合作以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既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之间的反复较量,也会有相互之间的借鉴吸收与合作。而世界各国,会因这五大强势发展“版块”力量的引领帮助、投入拉动、渗透浸染、局部战争、区域结盟等,一方面会逐步整体走向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另一方面会因制度体系、国家利益、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而显得更加曲折复杂。总之,新的发展周期,中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也将沧桑巨变。这将是一个新的时代潮流,中国共产党应当顺应潮流,努力参与引领新的时代潮流。

新的历史时代和新的时代潮流,是因中国的崛起和日益强大而逐步孕育和形成的。反过来,引领潮流和顺应潮流,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干大事业者必须有大智慧大修养。所谓“宰相肚子能撑船”,就是说大的领导者,必须有大修养。所谓“泰山崩溃于前而不变色”,“兵在夜而不惊、将闻变而不乱”等,都是指领导者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修养。没有这些,干不成大事业。未来的30年,中国的发展将辉煌壮丽,同时也将更加艰巨复杂;世界格局的发展,同样也是灿烂辉煌的前程和曲折凶险复杂的过程并存。所有这些,都需要中国共产党从新30年的开局起,必须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未雨绸缪,做好眼前,准备未来。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发展周期的前夕,就重视和开始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重读毛泽东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我们会有一番新的认识和新的体会。他指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质也是党的思想路线、思想作风与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问题。今天,在中国第三个发展周期到来之际,在中国改革开放新30年起步之际,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之举。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抓好。

二、世界发展重心转移迫切需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

世界发展重心的转移、中国新30年的起步和我们党的自身状况,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足下”也正面临两个实际问题。一是世界发展重心的转移。世界金融危机,正在深度影响世界的发展。各国虽然都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但世界经济的发展重心,也正在悄悄地从美国向以中国和印度为基点的亚洲“版块”转移。中国是一个着力点,但中国也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有些放缓,企业出现了转移。紧接着,就是中国大众提高收入与就业的压力。中国改革开放新30年的起点处,遇到了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开局,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沉下心来,寻求科学发展的方略,耐心应对。所谓沉下心来、耐心应对,就是一个党性修养问题。二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领导作风与时代发展要求有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新30年发展周期的起点处,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和作风总的是好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2008年应对重大挑战、完成重大任务的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党内党外也清楚地看到了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问题仍然突出,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两年,发生了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山西襄汾溃坝事故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了三鹿奶粉、齐二药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了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甘肃陇南等重大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这些事故和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突出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问题相当严重。当前,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为:

第一,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不强,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甚至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置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

第二,有的领导干部理论和实际脱节,理论学习、新知识、新文化学习不扎实、不深入;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能力不强,遇到具体问题就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更是束手无策;甚至把学习理论和学习新知识当作装潢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第三,有些领导干部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对工作不负责任,作风飘浮,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贪图安逸,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享乐主义严重。

第四,有的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重自己“政绩”、轻百姓疾苦,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尊重规律,乱上项目、乱铺摊子,做表面文章,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第五,有的领导干部个人主义严重,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新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亲友谋取私利。

第六,有些领导干部纪律观念淡薄,自恃地位特殊,放松纪律约束;对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规定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是长期执政中权力侵蚀和金钱侵蚀的具体反映,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对领导干部自身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并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难以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实现;而且党的执政地位、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发展周期暨中国改革开放“第二个30年”,都将遭受重大的挫折。对此,绝不可等闲视之。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事实充分说明,领导干部作风与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性是党的根本属性,是政党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及社会政治团体的本质特征。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作风和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我们党始终强调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始终保持先进性。

为了胜利推进新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⑤。积极投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砥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正确途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尤其需要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坚定信心,夙兴夜寐工作。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过程中,努力培养群众感情、增长工作才干;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经受锻炼,增强党性。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一定要把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查找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各方面工作给以有效地解决。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身飞跃迫切需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飞跃,也迫切需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以与党的自身变化相适应。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外交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随着这些变化而不断增加自己的内涵,以适应和领导外界的新变化。从19世纪中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21世纪的今天,一个半世纪多的发展,世界发生了复杂曲折的重大新变化。那些固守自身不会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都落后于时代,并纷纷失去了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于21世纪初依据国际国内的新变化新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政党传统的“一个先锋队”、“一个代表”、“一个核心”的基本属性,发展为“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⑥的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内涵和党的性质的这种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和领导未来的事业,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展现了一个灿烂的前程。党的性质,是党的建设之根。对党的性质内涵的新发展,可以说,为党的建设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党的性质的理论上的新突破,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在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和党性教育方面,要有新的内容、新的理论、新的实践和新的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新的武器,紧紧围绕坚持党的性质、锤炼党的宗旨意识,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迎接这一全新的历史课题。

党的性质内涵的新飞跃,客观上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有些党员走上了领导岗位和不断晋升到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职务变了,并不意味着其党性觉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有些干部不但没有提高党性修养,反而逐步滑入了腐败犯罪的深渊。如果中国共产党人忽视了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我们党必须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深入探索新时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的新路子。党的组织要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只要党员领导干部有了坚强的党性,就能对一般党员的党性修养起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就会推动全党的进步。

中国改革开放新的30年发展周期,是要以科学发展为主旋律的。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要依据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推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保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同时,还要依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落实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和措施上,围绕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民主团结、相互促进、奋发向上的组织氛围。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实践中,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利于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把外在环境压力转化为内在修养动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从教育培训、培养锻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作风要求、纪律规定等各方面制定科学衡量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具体要求,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

总之,时代的发展需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中国改革开放新30年的开局需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的自身飞跃,更需要加强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只有把这项工作抓好了,才算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注释:

①胡锦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09年1月14日。

②《新中国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539页。

③即,1979年国家财政收入1146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000亿美元。

④中央电视台2009年1月末《新闻联播》公布:2008年,中国财政税收超过6万多亿元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3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4.5万亿美元)。目前美国第一,12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中国与日本并列第二,4.5万亿美元。

⑤胡锦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09年1月14日。

⑥“一个核心”,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两个先锋队”,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个代表”,指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标签:;  ;  ;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措施_党性修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