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737100)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46-0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基础上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
Cirrhosis is a common caused by different etiology of liver chronic diffuse lesion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s fibrosis in the liver cell necrosis, and the generation of fiber wrapped abnormal liver cell nodules.
1 病因病机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在国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其他可见慢性酒精性中毒;遗传和代谢性疾病,长期胆汁淤积;肝脏瘀血;化学毒物和药物、免疫紊乱等。
中医认为肝硬化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黄疸”、“积聚”、“症瘕”、“膨胀”等范畴。本病多为情志抑郁、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或肝病失治,伤害肝脏,累及肾脏,形成肝脾肾俱损,血瘀症积,气血搏结,三焦失司,水泛络伤。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是综合性的。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酒精性肝硬化者必须戒酒;代偿性乙型及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一般治疗一是肝功能代偿期 病人参加轻工作,失代偿期或有并发症者须绝对卧床休息。二是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宜,严禁饮酒。如肝功能显著减退或有肝性脑病严格限制蛋白食物。有腹胀者应予少钠盐或无纳盐饮食。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避免进坚硬粗糙食物。三是药物治疗。在抗纤维化药物方面,秋水仙碱剂量为1mg/d,主要用于血吸虫病者;肾上腺皮质激素仅用自身免疫性肝病;林乙等(1),用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49例,给100mg/d口服,每日一次,结果HBVDNA阴转率55.81%。纤维化指标好转,血清胆红素下降,血蛋白升高。虞望东(2)用前列腺E、脂微球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30例,在综合治疗前加前列腺E1脂微球注射液10ug静滴,疗程2个月,结果显示有一定抗纤维化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许扬(3)等用核糖核酸和苦参合用对慢性乙肝纤维化的影响,核糖核酸90mg+10%GS250ml,Qd,苦参素注射液400mg,每日肌注1次,30天为一疗程,结果血清Ⅲ型前胶原(PCIII),层粘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明显降低,可减轻肝细胞损伤,减慢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进展。辛以法(4)甘利欣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90例,以甘利欣注射液150mg,丹参注射液20ml加5%GS250ml静滴,结果肝功恢复正常率(95.6%)和肝纤维下降幅度明显。陈银石等(5)用丹参合用硝苯地平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结果各项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IV-C、LN)均降幅较大,说明丹参与硝苯地平 配伍有协同治疗作用。吕强(6)等用促干细胞生长素在失代偿肝炎后肝硬化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清指标显著改善。故目前国内研究肝纤维化转向肝硬化的三个基本现象一是肝细胞基质(ECM)增加;二是肝星状细胞转变为肝纤维母细胞。三是星状细胞浆内视黄核减少。如前所述,治疗从多个环节入手,表现为一是保护与阻止肝损伤,二是抗炎治疗,三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或促进减亡主要为干扰素。四是拮抗细胞因子及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合成分泌或降解这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7)。
中医治疗肝硬化有辨证治疗者;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者;有专方专病治疗者;或单味药物研究治疗者。现综述如下:
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提高了肝硬化的好转有效率,申氏(8)用保肝散(三七、赤芍、丹参、茵陈、板蓝根、垂盆草、黄芪、灵芝。黄疸深加用基黄、大黄;腹胀甚者加木香、大腹皮;腹水加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门脉高压加龟板、鳖甲)3个月为一疗程,西药对症治疗,治疗54例,显效15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88.9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毕氏等(9)用加味佛手散治疗104例早期肝硬化,药用(当归、川芎、黄芪、薏苡仁、泽兰叶、郁金、柴胡、三七),西药对症治疗3个月,显效51例,好转44例,总有效率91.3%。王氏(10)用青蒿鳖甲汤治疗75例肝硬化,药用(青蒿、鳖甲、生地、丹皮、知母,气滞血瘀型加丹参、山甲、桃仁、红花、柴胡;湿热内蕴加茵陈、车前草、泽泻、川楝子、赤芍;肝郁脾虚去生地、知母,加人参、茯苓、川楝子、白术、厚朴、焦山楂;肝胃阴虚加龟板、石斛、麦冬、枸杞子、丹参),结果,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血清透质酸、Ⅲ型前及Ⅳ型胶原、层粘蛋白) 6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5.33%;金氏(11)用(黄芪、丹参、水牛角、大腹皮、海藻、佛手、柴胡、薏苡仁、泽泻、白术、猪苓、防己、泽兰、焦山楂、陈皮、制附片、川椒随症加减)及西药对症处理治疗39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9.5%。李氏(12)用软肝缩脾片(含当归、赤芍、白芍、元胡、桃仁、红花、五灵脂、生地、熟地、川芎、鳖甲、柴胡、茵陈、黄芪、甘草、三七、丹参)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4克,每次7片,3次/日,治疗120例,用半年,西药对症保肝,显效27例,有效72例,总有效率82.5%,以上是因以治则以立为不变随症加减,灵活化裁运用,抓住肝脏纤维化及硬变的实质为主要矛盾而应用。
辨证论治方面:朱氏等(13)认为肝阴脾阳亏虚是本,湿热瘀毒为标,治疗以“柔肝阴,和肝血、运脾阳”为立法,立议清热和除湿,治病和治证结合,主方用(首乌、白术、五味子、甘草、丹参、土茯苓、白茅根),阴虚合加一贯煎合四逆散;肝郁脾虚用丹栀逍遥散;肝脉瘀阻加复原活血汤;肝脾湿热加龙胆泻肝汤;脾虚湿困加胃苓汤;中焦湿热加茵陈蒿汤或黄连解毒汤;蒋氏(14)分为基本证型:脾胃不足、血瘀血热、湿热久稽、三焦阻塞;各进行了辨证施治均取得了一定疗效。我国前辈名医姜春华治疗肝硬化以下瘀血汤为主方(大黄、桃仁、蛰虫)配合其他活血软坚药,并分为9种证型施治:一是湿热内蕴;二是脾虚气滞;三是气虚;四是肝气郁滞;五是肝络血瘀;六是肝经郁热;七是阴虚;八是阴虚火旺;九是脾肾阳虚。赵绍琴采用疏肝调郁为主,配合活血化瘀、散寒软坚、调整阴阳,分阶段论治。(15)我省著名肝病专家裴正学依据肝郁脾虚的基本病机,确立疏肝健脾为治疗大法,常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又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注重活血化瘀,又因临床表现复杂,不拘一方一药,而是辨证治疗,随症加减,对肝硬变各种辨证均取得较好疗效(16)。
单味中药研究方面:丹参甜素可明显抑制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使Ⅰ、Ⅲ型前胶原的合成减少,具有保护肝毒素性肝损伤和肝纤维化作用,氧化苦参碱(苦豆子或苦参根)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因此减轻肝脏炎症活动,抑制肝内胶原合成及抗纤维化;牛磺酸、川芎嗪、黄颜木素(皂角刺),灯盏细辛黄酮、丹参酸A等研究有 成分抗肝纤维化,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基质蛋白合成与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基质蛋白降解,来治疗肝纤维及肝硬化。
3 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有了长远发展,从基础保肝到分型论治,专方专药,进而到中西医综合治疗。手段不断创新,方法不断改进,疗效不断提高。广大中西医工作者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治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标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并从多项生化指标及组织学观察,进一步肯定了中西医结合疗效,使得一些有效方剂得到了开发。同时也可培养凝聚一大批有志之士献身于中西治疗肝病的事业中去。但就一些存在的问题是,随机双盲与安慰对照工作尚不足,其疗效的可靠性相对减少,缺乏长期、大样本并有对照观察随访、方法学尤其是先进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与提高,深入的机理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要按循证医学要求进行临床试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应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方法,找出有效方法,服务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林向乙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华肝病杂志,2002,10(4):304
[2]虞生东 前列腺素E,脂微球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观察,中华新医学,2002,3(7):605
[3]许扬 核糖核酸和苦参合用对慢性乙肝纤维化的影响;江西医药,2002,37(5):365
[4]章以法 饮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7):538-539
[5]陈银石 丹参合硝苯地平抗慢性乙肝纤维化观察;临床荟萃,2002,17(22):1331-1332
[6]占强 促干细胞生长素在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4):225-226
[7]安永 江正辉 肝纤维化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中西结合肝病杂志;2000,10(6):1-2
[8]申屠新明 保肝散治疗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54例临床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9):564-565
[9]毕建忠等 加味佛手散治疗104例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2001,21(6):24
[10]王宏论等 青蒿鳖甲汤与大黄蛰虫丸抗肝纤维化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肝病杂 志,2001,11(6):324-326
[11]金生源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长期 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1):4
[12]李家富等软肝缩脾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3):188-189
[13]朱慧 肝硬变防治疗机理探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0,10(6):56-57
[14]蒋森著 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2-232
[15]陈泽霖 宋祖愗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上中海医学院出版社 1978.70-81
[16]裴正学 裴正学医学经验集,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53-356
论文作者:王得文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肝硬化论文; 丹参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疗效论文; 湿热论文; 鳖甲论文; 乙型肝炎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论文;